侵染黃瓜的病害竟有這麼多,你知道幾個?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1

果腐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春越冬菌產生孢子引起花或幼瓜發病。

病部產生的孢子借風雨、昆蟲傳播。病菌腐生性較強,只能由傷口或生活力衰弱的部位侵入。

18~25℃,相對溼度90%以上,弱光,是發病適宜條件。管理粗放,生長衰弱,傷口多時病重。

防治方法:

1、徹底清除田間病殘株並隨之深翻土壤,以減少田間初侵菌源。

2、推廣高畦覆地膜或滴灌栽培法,密度適宜,及時綁蔓,加強放風排溼,降低溼度。

3、施足農家肥,注意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

4、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果;農事操作時要精心,儘量避免碰傷瓜果。

2

灰黴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

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著在病殘體上,或遺留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隨氣流、雨水及農事操作進行傳播蔓延,黃瓜結瓜期是該病侵染和爛瓜的高峰期。

高溼(相對溼度94%以上)、較低溫度(18~23℃)易發病;春季期間陰天多,氣溫不高,棚內溼度大,結露持續時間長,放風不及時,發病重。

防治方法:

1、生長前期及發病後,適當控制澆水,降低溼度,適時放風,提高棚溫。

2、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果。

3、發病初期,可選擇以下藥劑進行防治: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1200~2000倍液,或42.4%唑醚•氟酰胺懸浮劑1500~2500倍液,或25%戊唑醇水乳劑1000~1500倍液,或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保護地腐黴•百菌或百•異菌等煙劑煙燻。

3

軟腐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細菌性病害。病原菌在病殘體上或土壤中越冬,經傷口或自然裂口侵入,靠接觸傳播蔓延。

早春溫暖多雨或夏季連陰雨後驟晴,秋季多雨多霧、重露或寒流早時,易發病;

連作地,地勢低窪積水,排水不良,或土壤黏重,偏酸,栽培過密,透風、透光性差,施肥過多,植株生長過嫩,蟲傷多,發病重。

2、加強田間管理,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通風透光和降低田間溼度,減少田間侵染。

3、及時拔除病株,用石灰消毒減少田間初侵染和再侵染源。

4、採收時輕拿輕放,減少傷口;採後貯藏在低溫冷藏庫中。

5、種子處理: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後冷卻催芽,或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500倍液浸種4-8小時後,洗淨催芽。

6、發病前,噴灑:77%氫氧化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60%三氯異氰尿酸片劑15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隔7-10天1次,連防2-3次。

4

黑星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內于田間土壤中或附著於架材、大棚支架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也可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表面,或以菌絲潛伏在種皮內越冬,病菌可直接侵害幼苗。

發病的最適溫度為17℃,相對溼度為90%,但溫度9-30℃,相對溼度85%以上都可發生。

病菌主要從葉片、果實、莖蔓的表皮直接穿透,或從氣孔和傷口侵入。

溫度低、溼度高、結露時間長,最易發病;重茬,種植密度大,光照少,通風不良,肥料少,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

①徹底清除田間病殘株並隨之深翻土壤,以減少田間初侵菌源;加強田間管理,升高棚室溫度,及時通風降低溼度。

②種子處理: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後冷卻催芽,或用8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20分鐘,洗淨後催芽。或可用多菌靈處理土壤後播種,大棚可用硫磺粉燻蒸消毒。

③發病初期,可採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20%腈菌•福美雙可溼性粉劑1500—3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對水噴霧,視病情間隔7-10天1次。保護地可用百菌清等粉塵劑或煙霧劑煙燻。

5

綿腐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

腐黴菌是一類弱寄生菌,但有很強的腐生能力,普遍存在於菜田土壤中、溝水中和病殘體中,可以在土壤中長期存活。

病菌通過灌溉水和土壤耕作傳播。由於它的寄生力很弱,一般不能侵染未成熟的無傷瓜果。

一旦瓜果成熟,特別是貼近地面的部位,表皮又受到一些機械損傷或蟲傷時,病菌就可以從傷口處侵入,侵入後其破壞力很強,因其能分泌果膠酶使細胞和組織崩解,瓜果很快軟化腐爛。

一般地勢低、土質黏重、管理粗放、機械傷、蟲傷多的瓜田,病害較重。高溫、多雨、悶熱、潮溼的天氣有利於此病發生。

防治方法:

①加強肥水管理,高畦深溝種植,雨後積水排水,避免大水漫灌;配方施肥,防治偏施氮肥。

②種子消毒:採用溫湯浸種或藥劑浸種的方法進行種子消毒,浸種後催芽。

③發病初期噴:58%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60%三氯異氰尿酸片劑1000-1500倍液,每10天噴1次,連噴2—3次,重點噴地表。

6

菌核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

病菌以菌核隨病殘體遺落在土壤中,或混雜在種子中越冬,翌年遇適宜條件,萌發出子囊盤,待子囊孢子成熟後由子囊噴霧釋放,成為當年的初次侵染源.萌發的子囊孢子,多從寄主下部衰老的葉和花瓣侵染,使其腐爛、脫落。

溫度20℃左右,溼度98%以上發病重。

保護地黃瓜放風不及時,灌水不適時、不適量,連作地,易發此病。

防治方法:

1、徹底清除田間病殘株,深翻土壤,灌水悶棚1個月,可減少田間菌源。

2、地膜覆蓋高畦種植,勤中耕,鬆土,澆水後注意放風排溼;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果。

3、種子處理:用52℃溫水浸種30分鐘,把菌核燙死,然後移入溫水中浸種。或用10%鹽水漂洗種子2-3次,可除掉混雜在種子裡的菌核。或用種子重量0.4-0.5%的50%異菌脲懸浮劑進行種子包衣。

4、發病初期,可採用下列配方進行防治:

50%乙烯菌核利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腐黴利可溼性粉劑800-1500倍液+36%三氯異氰尿酸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

7

褐斑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種子可帶毒。

病菌可以分生孢子叢或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飛濺傳播,進行初次侵染,初侵後形成的病斑所生成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向周圍蔓延。

病害以25~28℃,飽和相對溼度下發病重,晝夜溫差大加重病情。

植株衰弱,偏施氮肥,微量元素硼缺乏時發病重,磷、鉀肥有減輕病情的作用。

防治方法:

1、發病田應與非瓜類作物進行2年以上輪作。

2、徹底清除田間病殘株並隨之深翻土壤,以減少田間初侵菌源。

3、施足基肥,適時追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鉀肥,適量施用硼肥。

4、澆水後注意放風排溼;及時摘除病葉、病花、病果。

5、種子消毒:用55℃溫水浸泡黃瓜種子和嫁接用的黑籽南瓜種子30分鐘後冷卻催芽。

6、發病初期,及時噴: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5-7天一次,連噴3次。

8

枯萎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主要以厚垣孢子和菌絲體隨寄主病殘體在土壤中或以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越冬。

遠距離傳播主要藉助帶菌種子和帶菌有機肥,田間近距離傳播主要藉助灌溉水、流水、風雨、小昆蟲及農事操作等,從傷口或不定根處侵入致病。

發病適宜土溫為20-23℃,低於15℃或高於35℃病菌受抑制,在40℃以上,病菌幾天就可全部死亡。空氣相對溼度90%以上易感病。

連作,低窪潮溼,水分管理不當或連綿陰雨後轉晴,澆水後遇大雨,土壤水分忽高忽低,幼苗老化、連作、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雜肥,蔬菜根結線蟲皆易誘發並可以加劇該病的發生;

有機肥不腐熟、土壤過分乾旱或質地黏重的酸性土是引起該病發生的主要條件。

防治方法:

1、實行與非瓜類蔬菜2年以上輪作。

2、加強田間管理,黃瓜拉秧時,及時清除病殘體,減少田間菌源。

3、增施有機底肥,結瓜期應分期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配合施用磷肥和鉀肥。

4、加強管理,小水勤澆,避免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適當多中耕。

5、種子處理:用高溫乾熱處理法消毒,或2-4%漂白粉液浸種30-60分鐘,或用25g/L咯菌腈懸浮種衣劑5-7.5ml/100kg種子拌種。

6、苗床處理:用70%惡黴靈可溼性粉劑對細沙,播種後均勻撒入苗床作蓋土,或用1000倍液對苗床進行噴施。整地或播種時用多菌靈、甲基硫菌靈、福美雙與細土配成藥土後撒施於床面。

7、易發病區可採用下列藥劑進行灌根:

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60%琥•乙膦鋁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30%惡黴靈水劑2000倍液,或2%惡黴•甲霜水劑300-400倍液,每株灌200ml,視病情隔7-10天灌1次,可以控制病情發展。

9

腐黴根腐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卵孢子和厚垣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

病菌在田間主要借雨水、灌溉水傳播。發病適溫25-30℃。主要通過根部傷口侵入,土壤黏重,透水性差,地溫較低,棚室栽培遇有連陰雨天或經常大水漫灌容易引起發病。

防治方法:

1、輪作倒茬;採取覆膜栽培;高畦栽培,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嚴防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延長放風時間,降低溼度。

2、定植前,用64%惡黴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灌根,或拌藥土撒在定植穴中。

3、發病初期,及時拔除發病植株,在病穴周圍撒施石灰,並選用以下藥劑防治:

72.2%霜黴威鹽酸鹽水劑500-800倍液,或60%三氯異氰尿酸片劑1000-1500倍液,或53%精甲霜•錳鋅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及生根劑交替灌根處理,每株300-500ml,5-7天1次,連灌3-4次。

10

斑點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越冬。

南方溫暖地區,苦瓜週年生產,病害無明顯越冬期。條件適宜病菌即形成侵染,發病後產生分生孢子借雨水濺射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高溫潮溼有利於發病。

4~5月份溫暖、多雨天氣易發病。長期連作,地勢低窪,或田間積水或植株鬱蔽,偏施氮肥等病害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

1、實行與非瓜類蔬菜2年以上輪作;加強田間管理,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減少田間菌源;增施有機底肥,避免偏施氮肥,配合施用磷肥和鉀肥;加強管理,雨後及時排水。

2、發病初期,可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40%苯醚•嘧菌酯懸浮劑1500-2000倍液,7-10天一次,連防2-3次。

11

黑斑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或以分生孢子在病組織內,或豁附在種子表面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

借氣流或雨水傳播,分生孢子萌發可直接侵入葉片,條件適宜時3天即顯症,很快形成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

種子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重要途徑。坐瓜後遇高溫、高溼該病易流行,特別是澆水或風雨過後病情擴展迅速,土壤肥沃,植株健壯發病輕。

防治方法:

1、輪作倒茬;清潔園區;翻曬土壤,採取覆膜栽培;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嚴防大水漫灌,雨後及時排水,延長放風時間,降低溼度。

2、種子處理:播前用55℃熱水浸種15分鐘,也可用種子重量0.3%的50%拌種雙可溼性粉劑拌種。

3、發病初期,選用以下藥劑防治:

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7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1500-2000倍液,對水噴霧,視病情隔7-10天噴1次。代森錳鋅每季只能用一次,防止錳離子超標。

12

疫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

病菌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或土雜肥中越冬,主要藉助流水、灌溉水及雨水濺射而傳播,也可藉助施肥傳播,從傷口或自然孔口侵入致病。

發病後病部上產生孢子囊及遊動孢子,藉助氣流及雨水濺射傳播進行再侵染,蔓延。病菌發育最適宜溫度為28-30℃。

雨季來得早,雨量大,雨天多,該病易流行;澆水過多,土質黏重,不利於根系發育,抗病力降低,發病重;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重茬連作,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種抗性品種;與非瓜類作物實行5年以上輪作;覆蓋地膜;加強田間管理,採用高畦栽植,合理控水;發現中心病株,拔除深埋。

2、土壤處理:苗床用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拌藥土或噴淋苗床。

3、種子處理:用72.2%霜黴威水劑或25%甲霜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浸種半小時後用清水浸種催芽,或用40%拌種雙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重量0.3%拌種,也可用3.5%咯菌•精甲霜懸浮種衣劑每50kg種子用藥200-400ml,對水l-2L,快速攪拌,使藥液拌到種子上,然後攤開晾乾後播種。

4、發病初期,選用以下藥劑葉面噴霧和根部澆灌齊下:

58%甲霜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72%霜脲腈•錳鋅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烯酰嗎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聯600-1000倍液,連用2-3次。

13

猝倒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

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cm表土層越冬,並在土中長期存活。翌春,遇有適宜條件萌發產生孢子囊,以遊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管侵入寄主。

病菌侵入後,在皮層薄壁細胞中擴展,菌絲蔓延於細胞間或細胞內,後在病組織內形成卵孢子越冬。

病菌生長適宜地溫15-16℃,溫度高於30℃受到抑制;適宜發病地溫10℃,低溫對寄主生長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動,尤其是育苗期出現低溫、高溼條件,利於發病。

此外,在土中營腐生生活的菌絲也可產生孢子囊,以遊動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當幼苗子葉養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紮實之前是感病期。

該病主要在幼苗長出1-2片真葉期發生,3片真葉後,發病較少。

防治方法:

1、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出苗後儘量不澆水,必須澆水時一定選擇晴天噴灑,不宜大水漫灌。育苗畦(床)及時放風、降溼,嚴防瓜苗徒長染病。

2、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0.3-0.4%的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或65%代森鋅可溼性粉劑,或40%拌種雙可溼性粉劑拌種。

3、苗床處理:用38%甲霜•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或15%惡黴靈水劑製成藥土,上覆下墊。

4、發病初期,及時拔除發病植株,選用以下藥劑防治:72.2%霜黴威鹽酸鹽水劑500-800倍液,或64%惡黴靈錳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每隔7天噴灑1次,連噴2-3次。成片死苗的地方,可灌根。

14

蔓枯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隨病殘體在土中,或附在種子、架杆、溫室、大棚棚架上越冬。翌年通過風雨及灌溉水傳播,從氣孔、水孔或傷口侵入。

病菌喜溫暖、高溼的環境條件,溫度20-25℃,最高35℃,最低5℃,相對溼度85%以上時發病較重。

保護地栽培通風不良,種植密度大,光照不足,空氣溼度高時發病重。

露地栽培時,北方夏、秋季,南方春、夏季流行。

連作地、平畦栽培,排水不良,密度過大、肥料不足、植株生長衰弱或徒長,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要適當配合使用磷鉀肥,增強植株長勢;陰天不澆水,晴天多放風,降低溫室或大棚的相對溼度。

2、種子處理:用55℃溫水浸種15分鐘,直播種子可用種子重量0.3%的50%福美雙可溼性粉劑拌種。

3、發病初期,可選用以下藥劑防治:

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6000倍液,40%苯醚•嘧菌酯懸浮劑1500-2000倍液。

15

白粉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北方以閉囊殼隨病殘體在地上越冬,南方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或越夏,翌年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通過氣流或雨水傳播侵染。

該病喜溫暖溼潤、耐乾燥,適宜溫度為20—25℃,相對溼度為25%—85%均能發病,高溼情況下發病較重。高溫、高溼又無結露或管理不當,黃瓜生長衰敗,則白粉病發生嚴重。

雨後乾燥,或少雨,但田間溼度大,白粉病流星的速度加快,尤其是高溫高溼和高溫乾旱交替出現,又有白粉病病源時很易流行。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在土質疏鬆、肥沃,排灌方便,通風良好的地塊種植;要適當配合使用磷鉀肥,增強植株長勢;陰天不澆水,晴天多放風,降低溫室或大棚的相對溼度。

2、在黃瓜白粉病發病前期或未發病時,主要是用保護劑防止病害侵染髮病。定植前,晚上密閉溫室,採用硫磺粉和鋸末屑混合點燃燻蒸一夜。

3、發病初期,可採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

42.8%氟菌•肟菌酯5000-10000倍液,或35%氟菌•戊唑醇5000-10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750-1200倍液。

16

炭疽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真菌性病害。

主要以菌絲體附著在種子或病殘上在土壤中越冬,葉可在溫室或塑料大棚的骨架上存活,越冬後的病菌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通過雨水、灌溉、氣流傳播侵染。

高溼是該病發生流行的主要因素,氣溫在24℃左右,相對溼度70%以上時,有利於病害發生,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發病盛期在5—6月和9—10月。

一般高溫高溼、地勢低窪、大水漫灌、排水不良、通風不良、氮肥過多、植株衰弱的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擇無病種子,或對種子進行處理,可用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種30分鐘,或用冰醋酸100倍液,浸種20—30分鐘,清水沖洗乾淨後催芽。

2、栽培選擇排水良好的瓜田;施足基肥,增施鉀磷肥;注意通風排溼。

3、發病初期,可選擇以下藥劑進行防治: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劑4000-6000倍液,或42.8%氟菌•肟菌酯懸浮劑2000-3000倍液,或35%氟菌•戊唑醇懸浮劑1750-2100倍液,或50%咪鮮胺錳鹽可溼性粉劑800-1600倍液。

17

細菌性角斑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為細菌性病害。主要通過種子或病殘體帶菌越冬,通過風雨水流傳播侵染。

一般為系統性發病,即一株黃瓜從下部到中部都有症狀,且隨著葉片增多,病葉增加,病原可在維管束內移動。

適宜溫度20-28℃,相對溼度大於70%,所以棚內溼度大,光照不足或長時間陰雨,有利於病害蔓延。

防治方法:

1、培育無病壯苗;選擇無病田種植,與非瓜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輪作;及時清除病葉,燒燬;注意避雨,通風控溼。

2、發病初期,可採用下列殺菌劑進行防治:

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20%噻菌銅懸浮劑500倍液,或45%代森鋅水劑1000倍液對水噴霧,連防3-4次,交替噴施。

18

紅粉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是真菌性病害。

以菌絲體隨病殘體留在土壤中越冬,翌春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風雨或灌溉水傳播侵染。

病菌發育適溫為25—30℃,相對溼度高於85%,所以該病在春季溫度高、光照不足、通風不良的大棚或溫室裡易發生。

防治方法:

1、合理密植,一般在3500株/畝左右;適時綁蔓,及時整枝,摘除病、老、黃葉和新發側枝;合理灌溉,及時通風,降低溼度。

2、發病初期,可採用下列藥劑進行防治:

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40%苯醚•嘧菌酯懸浮劑1500-2000倍液,或8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對水噴霧,每7-10天噴灑一次,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

19

霜黴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該病是真菌性病害。在保護地內越冬,翌春傳播。

病害在田間發生的氣溫為16℃,20—24℃適宜流行。

病菌孢子囊在日平均氣溫為16℃開始發生,在日平均氣溫在18—24℃,相對溼度在80%以上,迅速擴張。在多雨、多霧、多露的情況下,病害極易流行。

防治方法:

1、選種抗性品種;瓜地要選地勢高,排水較好的地塊;控制施用氮肥,加施磷、鉀肥;雨後注意排水,保持通風透氣降低溼度;在病害發生後,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燬,並且可實行“高溫悶棚”,即上午10點澆水,中午不通風,讓棚內溫度保持在42-44℃,2小時後逐漸通風降溫,可有效抑制病害。

2、在溫室,澆水前或澆水後一定要噴藥;露地,在雨後一定要噴藥預防。藥劑可選用70%丙森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

3、發現病株後可採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

8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200-40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或50%烯酰嗎啉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47%烯酰•唑嘧菌懸浮液1000-1500倍液。

20

靶斑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病原具有喜溫好溼的特點,病菌侵入經潛育6~7天后發病,高溼或通風透氣不良的條件下易發病;氣溫25~27℃,溼度飽和的條件下發病重;溫差大也有利於發病。

肥力不足,土壤貧瘠,植株長勢較弱,葉片色黃,質地較薄,則發病嚴重。

大水漫灌,放風不及時,田間溼度較大的田塊,往往發病較重,例如灌後遇雨。

靶斑病對目前一般真菌性藥劑產生了很強抗藥性;要爭取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為輔的策略。

防治方法:

1、種子消毒

黃瓜靶斑病病原菌的致死溫度為55℃,可採用溫湯浸種的辦法:種子用常溫水浸種15分鐘後,轉入55℃至60℃熱水中浸種10至15分鐘,並不斷攪拌,然後讓水溫降至30℃,繼續浸種3至4小時,撈起瀝乾後置於25℃至28℃處催芽,可有效消除種內病菌,用溫湯浸種最好結合藥液浸種,殺菌效果更好。

2、加強栽培管理,適時輪作

發病田應與非寄主作物進行2年以上輪作,及時清除病蔓、病葉、病株,並帶出田外燒燬。

控制空氣溼度,實行起壟定植,地膜覆蓋栽培,於膜下溝裡澆暗水,減少水分蒸發,要小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注意通風排溼,增加光照,創造有利於黃瓜生長髮育,不利於病菌萌發侵入的溫溼度條件。

3、可選藥劑

50%甲基託布津、80%福美雙、65%炭疽福美、75%百菌清、80%大生、25%溴菌腈等預防效果不錯,但真正發生了建議用好一點的藥劑,比如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42.4%吡唑醚菌酯·氟唑菌酰胺。

21

病毒病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黃瓜種子不帶毒,靠桃蚜、棉蚜傳毒。

桃蚜、棉蚜主要在多年生宿根植物上越冬,每當春季發芽後,開始活動或遷飛,成為傳播此病主要媒介;汁液摩擦也可傳毒。

發病適溫20—25℃,氣溫高於25℃多表現隱症。

高溫、乾旱、日照強的氣候條件下,缺水、缺肥、雜草多的管理粗放地,蚜蟲發生嚴重,植株的抗病能力弱,所以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1、注意種子和苗床土壤消毒(0.1%高錳酸鉀溶液或10%磷酸三鈉浸種消毒);育苗時可用遮陽網降溫、遮光;利用防蟲網阻避蚜蟲;遠離病害株;控制施用氮肥,加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雨後注意排水,保持通風透氣降低溼度;在病害發生後,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燒燬。

2、及時防治蚜蟲,可選藥劑:

20%啶蟲脒可溶粉劑5000-7500倍液,或48%噻蟲啉懸浮劑6000-10000倍液,或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4000-6000倍液噴灑。

3、發病初期可選藥劑:

2%寧南黴素水劑500倍液,或植物病毒疫苗期在苗床500-600倍液噴霧,或20%嗎啉胍•乙酮可溼性粉劑500倍液噴灑防治

侵染黄瓜的病害竟有这么多,你知道几个?

信息來自農人農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