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廣州被全球權威機構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每年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吸引了大量客商以及大量外資企業、世界500強企業的投資。廣州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8700多家,總量居全國前三。廣州集結了全省80%的高校、70%的科技人員,在校大學生總量居全國第一。廣州市總面積7434平方公里,轄11個市轄區,人口達到2015萬,是華南地區最大的城市。

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越秀區是廣州最古老的中心城區,自秦朝在越秀區境內設南海郡治起,西漢南越王趙陀建南越國宮署,南漢國劉龔建廣營宮室。自東吳設廣州起,歷朝所設軍事、行政中心均在越秀區域內。越秀區匯聚了8個朝代2000多年的文物古蹟,五羊石像、鎮海樓、千年古道北京路、中山紀念堂、五仙觀、六榕寺、光孝寺、石室聖心大教堂、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等均在該區。越秀區作為廣州行政、商貿、金融、文化中心,形成了以第三產業為主體,特色經濟為帶動,商貿服務業為支撐的產業格局。中山五路一帶是廣州最繁華商貿中心和古城文化旅遊區,有北京路、海印地區、英雄廣場、一德路等一批知名商貿區,有環市東國際中央商務、東風路現代服務、流花會展等商務區。

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荔灣,俗稱“西關”,因區內有“一灣青水綠,兩岸荔枝紅”美譽的“荔枝灣”而得名,素以“西關”、“荔枝灣”和“水秀花香”著稱,有著“體味嶺南文化到廣州,不到荔灣就不算到過廣州”的美譽,是廣州老三區之一。明朝時,這裡已是中國對外通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清朝時曾有一百多年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窗口,著名的外貿商埠——十三行所在地。荔灣區是廣州市中心城區和廣佛都市圈的核心區,擁有“一街、二路”、上下九商業步行街,康王路和中山七、八路三個重要的商業地帶。

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海珠區位於廣州市中部,北部與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隔珠江相鄰,東部、西部、南部分別與黃埔區、荔灣區(含芳村)、番禺區相望,全區總面積90.40平方公里。區域的主體為海珠島、河南島,此外還有官洲島和丫髻沙島。

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天河區是廣州市的新城中心,位於廣州市新中軸線上,是廣州市東進軸與南拓軸交匯點。轄內各種交通資源高度聚集,擁有地鐵、快速公交系統(BRT)等多層次城市交通體系,承擔廣九線的廣州東站也坐落在此。廣州市標誌性建築廣州東塔、廣州國際金融中心、中信廣場、廣州大劇院、廣東省博物館等重要文化設施均在區內。石牌到五山一帶,集中著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多所高校。全國六運會、九運會和2010年亞運會主賽場及開、閉幕式舉辦點都在此。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區。

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黃埔”地名的由來,一說環繞南海神廟前的珠江河段,古稱為“黃木之灣”,整個河段稱為“黃木河”,沿河兩岸都稱為“黃木”,由於鄉音的關係,“黃木”遂轉變成“黃埔”。黃埔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以“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的南海神廟、“中國將帥搖籃”的黃埔軍校及華南第一大港——廣州港所在地而聞名。

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番禺始建於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有2200多年的歷史,農業頗具特色,工商業發達,為歷代的通商口岸,著名的“魚米之鄉”,也是嶺南文化、廣東音樂的發源地之一;文教鼎盛,素有“文化之鄉”的美譽。到近現代,番禺更湧現出一大批出類拔萃的學者、名流,有“人民音樂家”冼星海,開創嶺南畫派的畫壇三傑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詩、書、畫名家葉恭綽、趙少昂、李天馬、麥華三、周千秋,建築工程界泰斗羅明熵,地質學家何傑,教育家許崇清等。

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花都區,有廣州市北大門和後花園之稱。花都區轄新華街道、新雅街道、秀全街道、花城街道、花山鎮、赤坭鎮、炭步鎮、獅嶺鎮、梯面鎮、花東鎮,有華僑、海外華人和港澳同胞近50萬人。花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泥塑、盤古王誕、客家山歌、中彩琺琅製作技藝、花都元宵燈會、南獅、粵劇、瑞嶺盆景等。

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南沙區,廣東省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州市最南端、珠江虎門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彙集之處;東與東莞市隔江相望;西與中山市、佛山市順德區接壤;北以沙灣水道為界與廣州市番禺區隔水相連;南瀕珠江出海口伶仃洋。地處珠江出海口和大珠江三角洲地理幾何中心,是珠江流域通向海洋的通道,連接珠江口岸城市群的樞紐,廣州市唯一的出海通道,距香港38海里、澳門41海里。

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增城建縣於東漢建安六年(201年),隸屬南海郡,因南海郡原轄6 縣,新設一縣,增多一城,故曰“增城”。轄區內的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廣州市三個國家級開發區之一。增城區是全國著名的荔枝之鄉、牛仔服裝名城、新興的汽車產業基地和生態旅遊示範區,先後榮獲“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從化區以珍稀溫泉聞名於世,有“中國溫泉之都”之美稱,且素有“北迴歸線上的明珠”和“廣州後花園”之譽。境內有100多個湖泊水庫,12萬公頃青山,森林覆蓋率67.2%。有旅遊景區近20處,包括碧水灣溫泉度假村、廣州抽水蓄能電廠旅遊度假區等國家4A級和3A旅遊景區,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石門國家森林公園、流溪溫泉旅遊度假區和抽水蓄能電廠旅遊區等4個廣州重點生態旅遊區以及廣裕祠、五嶽殿等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新石器時代的呂田獅象巖人居遺蹟、明朝時期的眾多古村落文物古蹟、世界最高的北迴歸線標誌塔等一批文化景觀。

劃分為11個地區的廣州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廣州從東漢時期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