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安全问题不断的智能合约

很多人因为区块链技术,了解到了智能合约,其实智能合约的想法,早在1994年就已经被提出。

智能合约的想法出现在传统合约有部分弊端的背景下,传统合约需要交易双方有独立于双方之外的第三方的存在,这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交易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工作效率的高追求,传统合约的方式不可避免的会带有某些滞后倾向。

浅析安全问题不断的智能合约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出现,点对点的特性,让智能合约有了可以实现的契机。然而当前智能合约依然不成熟、问题不断。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安全问题。近日,EDU和BAI的智能合约先后遭到黑客攻击,其重大安全漏洞所造成的损失让人瞠目结舌。当前大部分的智能合约应用都是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上线,其中不乏有些开发团队技术水平不过关以及圈钱跑路的行为,此类开发团队自然不会在智能合约的安全性上下太大功夫。同时,以太坊区块链处于一个分布式的运行环境中,在保证无篡改、可信任的条件下,比如交易顺序依赖合约、时间戳依赖合约都存在有被攻击的风险。而且对于某些安全漏洞无法做到实时全面的升级,安全漏洞容易被黑客盯上。

但是尽管智能合约存在许多安全漏洞,但是其应用前景依然很乐观,区块链技术保证了智能合约的数据的去中介化,最大限度的做到点对点交互,减少复杂性和成本。

在传统领域中充分利用智能合约,或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的。比如将其运用于商品的溯源,可以完全的保证商家和消费者对于商品的知根知底,解决其信任问题。同样,在许多领域中,都可以保证其网络流程有序、公开、安全、可追溯、可验证的方式顺利进行,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但是智能合约虽好,有些问题在当前必须正确看待,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安全问题。还有当前社会的数字化程度不足,大规模配套化运用尚不可行。以及使用代码对于数据的控制是否真的可行,倘若一开始上传的数据就存在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智能合约有较大的应用场景,可以在传统领域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其弊端是当前必须迈过的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