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改革,工资将有三大变化!

关于教师工资的话题一直备受大家关注,近期,一则关于提高教师待遇的消息引起教师们的热议。而关于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的规定再次被提出。这次教师工资改革将会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进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其实只要对教师的工资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变化,一线教师的工资将会增加不少。

教师改革,工资将有三大变化!

另外,还采用绩效增量工资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这样一改,教师不仅能把原来被扣的30%的绩效工资全部拿到手,还能再次通过考核拿到绩效增量工资。这使教师的收入将会增加不少。

既然绩效工资有进行改革,那教师职称肯定也会变化。教师职称一直对教师工资的影响很大,职称高的教师与职称低的教师,在工龄相同的情况下,工资收入差别过大。这次改革将会减少职称对教师工资的影响,加大教龄对工资的影响。众所周知,高级职称名额有限,造成目前教师评职称比登天还难,不但教龄二、三十年的教师评不上职称,而收入无法提高,新进的年轻教师工资收入也不高,想要提薪又因为职称看不到希望。教师现在普遍工资不高,广大教师怨声载道。目前,教师职称改革制度正在改革中,五年内将完成。今年教育部已发文明确,今后评职称将加大对教师实际工作年限的考核。而且,从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以来,这几年教师工资调整政策已经加大了教龄对工资调整的影响。

教师改革,工资将有三大变化!

学校各类管理人员的津贴要占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总额的很大一部分。比如:班主任津贴;骨干教师津贴;学校领导加班费,教师加班费等等都要从中支付。在支付完以上项目后,剩下部分再按教师的工作量多少发放,因此一线普通教师拿到的绩效工资就会少很多。长期以来,教师们就感觉干的多、拿得少。

据了解,一些地区学校已考虑,从今年起各级学科带头人津贴、骨干教师津贴将不再从教师们的绩效工资总额里发放,而由教育局另外划拨资金单独发放,不再占用教师们的绩效工资。

教师招聘面试技巧之如何改变外在

在教招面试过程中,考官会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来对考生进行打分。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考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问题,今天我们具体的来看看外在。

内在,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部分,所有学科都有一个总的框架,那就是教学三部曲。教学三部曲每个环节的细化设置以及一些具体细节和注意事项,掌握这种思路,对于自己的课程设计也就游刃有余了。

然而好的思路,需要呈现出来,这就依靠语言的表现力以及流畅程度。除此之外,考场之中,决定我们得分高低的还有我们的外在。那么外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可以怎样去提高呢?就这两个问题,按考试的流程来看,刚走进考场,考官首先关注的是考生的走姿,站姿,当考生开始说话之后,又开始关注考生的声音,语言表达,教姿教态等。

首先,说一下走姿站姿。进入考场的时候,是大步向前昂首挺胸还是拖沓着鞋毫无精神的向前走,给考官传达的是不一样的信息。前者体现了考生的自信,大方。而后者会让考官觉得你这个人不自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考生就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走路的时候不要用鞋子和地面摩擦出很大的声音,走路时抬头挺胸。如果有低头等习惯的,可以让身边的朋友及亲人给予及时的监督。

第二,是站姿,有些考生会有腿抖,乱晃,紧张时甚至紧握拳头等不自然的状态。对于腿抖乱晃的这种情况,可通过头顶一本书说话,或者每天靠墙站等方式得到改变。

第三,语言的洪亮程度。考生应聘的是教师的岗位,在课堂中会有很多学生,所以洪亮的声音是成为一名老师的必要条件,因为这是让所有学生听清你说话内容的基础。此外,一个声音洪亮的人,不仅能够让别人很容易就听清他所表达的内容,而且会给别人信服的感觉。考官信服你,才会青睐于你。

第四,教姿教态。我们常说教姿教态自然,指的就是肢体语言协调,有手势,互动等肢体语言,而不是在考场中杵在那,呆呆的站着。这点可以在生活中多进行些课堂环境的模拟,或者看一些演讲视频帮助自己去提高自己的肢体协调能力。

最后一点,就是眼神的交流。教招面试,无论是试讲还是说课,我们与考官都需要有眼神上的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与考官眼神的碰触,不仅可以体现你的自信还有真诚。有些考生会害怕眼神碰触,面试过程中一直看着教室后面的墙和考官无任何的眼神交流,或者考官看着他的时候,考生因为害怕就迅速的转移视线,不敢进行对视,这些都是要避免的。这些就是在面试中,外在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大的方面,希望广大考生能在平时就从这几个大方面着手,去改变自己外在上的不足。相信大家做到以上内容并多加练习,考试所遇到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教招面试说话失误补救:很多考生会在试讲过程中出现一些非逻辑性的语言错误,但是自己瞬间发现之后就会懊恼自己当时是怎么想的。就会绞尽脑汁想补救办法。这里给大家举一些试讲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语言错误,大家可以注意一下。

第一个案例:理科得数由于自己紧张算错了或者没有算出来。在这个时候建议大家在这个时候可以用纠错环节进行补救。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把错误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并且设置一个问答请同学们来说结果。但是这里面可以用“好的大家还有没有不同意见”这样纠错环节的常用语来过渡一下,因为这样的设置日常授课过程当中老师已经讲授过,所以我们不用太多思考就能够自然说出来,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大脑空间去想一想这道题的正解是多少,能够给自己扩充一些时间。如果还没有想出来,这个就可以打一个问号,先继续讲,用“好像大家对于这道题有很多不同意见,这样,大家课后先进行一下讨论,可以各抒己见,仔细思考一下”变成课后作业,但是这个风险就比较大了。

第二个案例:语文生字词读音错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意识到了刚才的读音出现错误其实比较尴尬。我们如果意识到了错误的出现,首先不要做鬼脸或者说对不起,这里面两种补救措施:其一是再带着大家用正确的读音读一遍,不用说多余的话语进行解释。一般考官不会过多进行追究,如果扣分也只是扣除小分。其二是设置错解,“哦这位同学这么读,那有没有不同的意见?对,这个音应该这样读。”进行过渡,但是灵光性明显没有上一个案例具有说服性。毕竟读音是语文老师的基本素质,我们在这里只能将错误设置成最小化呈现。

第三个案例:英语课堂导入中唱歌是一个比较亮点的环节,但是忘词了也会相当尴尬。这里根据你唱歌的长短来衡量,如果已经唱了好几句了,适当停止进行总结导入就可以,如果第三句就开始忘词,可以用如下方式补救:设置及时互动,把手伸出来示意同学来唱,然后自己“啦啦啦啦….”哼唱曲调就行,但毕竟容易让考官觉得你已经忘词,可总比挂在讲台上要好了很多,导入部分看的更多是你能不能把课堂气氛弄活跃,能不能做到跟课程紧密联系,之后对于疑问导入的设置,如果比较完美,还可以算是一个好的导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