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工智能經過3次興衰,才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

學徒愛科技

核心原因是數據的變化和計算能力的變化。


人工智能主要來自三方面力量的推動,算法,算力和數據。算法是AI的各種數學模型,算力是計算機的處理數據和計算能力,數據是指用來訓練AI模型的數據量。這三個因素當中,其實算法的變化並不是太大,甚至有人說,越古老的算法,效果越好。但是計算力和數據的變化就太大了,尤其是數據量的變化。


在前不久由至頂網和希捷共同主辦的活動上,有一組來自國際數據公司(IDC)發佈的數據。這個數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圈將擴展至163ZB,相當於2016年所產生16.1ZB數據的十倍;屬於數據分析的全球數據總量將增長至原來的50倍,達到5.2ZB;而認知系統“觸及”的分析數據總量將增長至原來的100倍,達到1.4ZB。


同樣的模型,不同的數據量來訓練得到的結果完全不同。實際上,正是近年來源源不斷的數據量,讓AI越來越聰明,模型越來越可靠。這就像教小孩子讀書一下,一個好的教材,是無價的。對AI來說,數據就是教材。


正因如此,現在AI的競爭到了生態競爭階段,巨頭們希望把持更多的數據,AI創新公司希望把應用盡快承載於有海量用戶的平臺。


科技行者

之前因為算法模型不成熟,計算力不足等原因都是大家熟知的,還有一個很核心的問題是,前兩次興起都是科學界實驗室主導,科學家容易樂觀評估技術的力量。

而這一次AI的興起,明顯特點是數據驅動,應用驅動,在互聯網的推動下,分佈式計算(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讓本次浪潮湧現出來的人工智能應用,可以落地,真的在應用場景下解決了關鍵問題。而且本次浪潮掀起於創新型企業,更加靠近市場。

為過程鼓掌,只為結果買單。人工智能真的有用了,才會有發展的空間。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互動溝通。馬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