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到用時方恨少,別在關鍵時刻才後悔當初語文課在睡覺

書到用時方恨少,別在關鍵時刻才後悔當初語文課在睡覺

傳媒內參導讀:為什麼要學好語文?在網絡文化盛行的當下,每當有像《同一堂課》這樣的文化類綜藝播出後,都會引發類似的討論——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提筆忘字,到《見字如面》的寫信障礙,都讓人們意識到國文教育的缺失。

試想一下,當你和妹子一起欣賞黃昏,你想讚美眼前的勝景,可你並不知道“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只能脫口而出:“哎呀,太美了!”。妹子的眼神恐怕會讓你無地自容,你也會陷入深深的悔意——我當年語文課都在幹啥?

語文真的那麼重要嗎?作為一箇中國人,這個看似廢話的問題,卻通過一檔綜藝節目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看到一群小學生們在知名學者張大春的循循善誘下,寫出了一首像模像樣的七律古詩,網友們感慨,“如果你不想用‘啊啊啊啊啊’來表達心情,就快點看看《同一堂課》”。

為什麼要學好語文?在網絡文化盛行的當下,每當有像《同一堂課》這樣的文化類綜藝播出後,都會引發類似的討論——從《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提筆忘字,到《見字如面》的寫信障礙,都讓人們意識到國文教育的缺失。

事實上,在最近流行的網絡熱詞“隱形貧困人口”之外,文化類綜藝也讓公眾關注到另一個更值得討論的群體——“隱形文盲人口”。

你是不是也和他們一樣,每天通過手機獲取大量碎片化信息,但看見書就煩躁;網絡段子背得滾瓜爛熟,卻記不得幾首古詩詞;人前總能高談闊論,落於紙面卻不知何處下筆……如果真有這些“症狀”,那就真得通過《同一堂課》這樣的節目,重新思考一下漢字語文的意義了。

這檔節目讓你想起,

當年上語文課的經歷

在《同一堂課》的首期節目中,來自內地的主持人孟非和來自臺灣的作家張大春,給兩群讀小學的孩子,上了一堂關於古詩詞的語文課。

孟非從一首李白的詩為切入點,教授學生們從幾個地名出發,對詩歌進行自我理解和創新演繹;張大春則通過讓孩子們自己寫古詩的方式,瞭解故事中平仄的規律,生動的教學方式,有趣的知識普及,都讓人耳目一新。

書到用時方恨少,別在關鍵時刻才後悔當初語文課在睡覺

看著孩子們在語文課上有說有笑,學得不亦樂乎,我就想起了當年上語文課時“痛苦”的經歷。那時候上語文課,嚴厲的語文老師讓我們挨個背古詩文,從《愛蓮說》到《陋室銘》,從《兵車行》到《長恨歌》,無一不得全文背默,一字不差。那時候看到古詩詞就頭疼腦熱,完全不如節目中的孩子們學得那樣開心。

書到用時方恨少,別在關鍵時刻才後悔當初語文課在睡覺

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我們當年是任務大於興趣,我們並沒有從語文學習、從古詩文裡找到樂趣。功利性極強的語文學習,讓我們在完成所謂的“任務”後,就隨手將語文、將那些古詩詞棄之如敝履,等需要使用或想要撿起來時,語文早不知哪兒去了。

書到用時方恨少,別在關鍵時刻才後悔當初語文課在睡覺

這就是“書到用時方恨少”,我們這才意識到,那些年我們上過的語文課,我們背過的古詩詞,並非只是應付考試的折磨,其實,學習語文真的很重要。

“隱形文盲人口”最為致命,

《同一堂課》幫你“掃盲”

很多人離開學校進入社會後,都覺得“我們為什麼要學語文呢”。在知乎上,這個問題一經拋出,就得到了許多精闢的回答。

書到用時方恨少,別在關鍵時刻才後悔當初語文課在睡覺

書到用時方恨少,別在關鍵時刻才後悔當初語文課在睡覺

比如說,當你看到祖國的大好河山時,想要由衷地讚歎,從你嘴巴里說出的應該是“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而不是“啊,山真高,水真美啊。”

現在的社會,網絡流行語鋪天蓋地,人們選擇性地使用流行語表達自己的感情。高興就說“爽”,難過就說“喪”,讚美時用“厲害炸了”,批評時就用“爛透了”。這些詞雖然好玩逗趣,但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發現,當我們想要表達一些特定的情感時,這些詞就不行了。

當意識到這點時,你就會發現,如同最近的流行詞“隱形貧困人口”一樣,還有一群“隱形文盲人口”就在我們身邊。

是什麼造就了這樣一群“隱形文盲人口”呢?自然,輸入法的發明與網絡化的普及,讓現代人越來越少地提筆寫字,物慾橫流的社會也讓人們將“文化”自動視為無法套現的“沒用”之物,但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說到底,“隱形文盲人口”打心底裡缺乏對文化的重視,他們不屑於此。他們的存在,加重了社會上“輕文重利”的風氣。

此時,《同一堂課》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一檔文化類綜藝的社會意識,以其獨有的節目形態給社會注入一股清流,並促使我們對語文教育的意義有了新的認識。

“邊玩邊學”、“走出去學”、“言傳身教”等理念都在第一期的節目中得以體現,也讓觀眾們眼前一亮。

張大春與孩子們泛舟作詩,從一句“四面八方都是風”講述古詩詞的平仄韻律;孟非讓孩子們從詩中幾個地名為中心,通過自己編排的表演展現對這些地域的印象。這些新穎的教學方式,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賦予了孩子們獨立思考與靈活思維的能力。而這,恰是“隱形文盲人口”最需要的。

書到用時方恨少,別在關鍵時刻才後悔當初語文課在睡覺

書到用時方恨少,別在關鍵時刻才後悔當初語文課在睡覺

可以說,《同一堂課》、《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文化類綜藝,實際上都是面向全社會“隱形文盲人口”的“掃盲節目”。它們通過“以小喻大”的方式,將這一社會現象擺到我們面前,在讓我們捫心自問“我是‘隱形文盲人口’嗎”之餘,也給出瞭解決之道——那就是紮紮實實學習,靈活多樣思考,只要你願意來補課,總還是有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