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進口關稅下調的真影響:特斯拉和塔塔才是最大受益者

特斯拉和塔塔分別代表新能源和平民車,這次關稅下調對他們將是最大的機會。

進口車關稅從25%降到15%,到底會對中國汽車市場有哪些影響?很多媒體帶著大家算大奔、寶馬到底會降價多少。【大出行/讀行君】認為:大家理解錯了。本輪關稅調整,影響最大的不在豪華品牌,而在於給很多還沒有進入國內市場的中低端進口車型降低了市場門檻兒;加大刺激特斯拉等新能源車進入中國市場。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的真影響:特斯拉和塔塔才是最大受益者

目前中國市場進口車售價中,很大一部分是關稅和消費稅,消費稅是根據排量標準計算的。大部分豪車、超豪車排量都在4.0L以上,這些車售價中消費稅佔大部分比重,單一關稅下調10%,對總體車價影響不大。

而對於小排量中低端車、新能源車(新能源車排量以0核算的)計算,附加稅中,關稅比重佔比大,新能源車沒有消費稅。所以本次關稅下調,主要惠顧的是新能源車和小排量的進口車。

中低端進口車企利好

目前主流品牌,進口車以高端為主,中低端車型大部分已國產化。但對於菲亞特、道奇、塔塔,鈴木、大發、東南亞青年等品牌確實是正在打開機會。如:以前像印度塔塔這樣的低端車品牌,在印度生產,如果出口到中國市場銷售,價格因關稅和消費稅,使得毫無市場價格優勢了。所以塔塔一直被關閉在中國門外。

汽車進口關稅下調的真影響:特斯拉和塔塔才是最大受益者

關稅的下調,使得塔塔等中端車型進入中國市場獲得了機會。這也勢必造成國內中低端車型的價格的下降。打擊最大的不是合資品牌,對自主品牌的壓力將會更大,目前國資委主管的自主品牌國家隊大部分處於虧損狀態。長遠市場影響勢必要倒逼這些車企業調整。

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任何一個品牌都不會放棄這塊市場,但在關稅稅制約下,除了高端品牌有一定市場外,中低端車型如果不在中國生產,實際沒有市場發展空間。很少有人花30萬去買一部與合資品牌15-20萬的車型定位一樣的車。可以說通過官稅,換取了技術進入中國發展製造業。

關稅下調,將讓更多國外車企更容易以售車方式進入中國市場。特別是新能源車市場,相對而言,因關稅下調降價幅度最大。

近年來中國持續降低對個人首次購買新能源車的補貼額度,中外新能源車已經在接近同賽道競爭,即:在無補貼保護下進行。隨著關稅降低、新能源補貼降低,豐田、奔馳為代表的傳統車企得以快速在中國發展新能源車市場。

敲響自主車警鐘

北汽紳寶、華晨中華、上汽榮威等這些自主車項目,目前一直處於虧損。上汽去年前九個月自主車虧了39億人民幣,而從通用和大眾合資中掙了223億人民幣。2014年,北汽自主品牌虧損約19億元,2015年北汽自主品牌虧損超過33億元,2016年,北汽自主品牌虧損超過27億元,三年累計虧損額度高達79億元。

從數據乍一看,自主車企看似沒有降價空間了。現在都虧損,再降價豈不是更虧。但有業內人士指出:"為啥私企都在掙錢,國企背景的車企自主造成卻鉅虧?"這實質說明其中有行業潛規則,未來在國家倒逼下,勢必逼迫這些企業改善經營,壓低成本,減少沒必要的浪費。

近日業界傳出吉利和北汽聯姻的消息,儘管當事雙方否認,但依舊被媒體不依不饒的追訪,其背後就是用混改思路激活自主車的大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