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從不做這三件事!

英國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約翰·洛克曾經說過,“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逗趣,質樸就會成為粗魯,溫厚就會成為諂媚。”可見教養之重要。

現代社會,舉手投足、待人接物皆能見一個人的教養如何,對於給別人留下怎樣的印象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教養卻也不是場面上的形式主義,而是深到骨子裡的尊重和溫柔,有自己的堅守也有自己的禁區。

一、真正有教養的人,不隨意評價他人

在生活中,我們看到濃妝豔抹的年輕女子難免會為她打上“不知自愛檢點”的標籤,看到化著眼影口紅的男星們就會覺得這個人“不男不女”——在我們潛意識裡面,總是有太多理所當然的認知,常常會先入為主,往往又不吐不快。

清代金纓在《格言聯壁》裡面寫道,“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一個人有教養與否,在與其閒談中就能看出一二。

我的舅媽在每年過年的時候,都會在茶餘飯後,問一圈家裡面小孩今年的期末考試成績。若是有哪個小表妹考了100分,她會說一句“孩子聰明就是不一樣,平時不學光玩也能考高分”;若是誰家的男孩連個及格也沒拿到,她又會說一句“嘖嘖嘖,這孩子以後上個本科都難,以後考慮去上個技校學個技術吧!”

而舅媽不知道的是,每一個孩子成績好的背後,不僅有聰明才智的先天優勢,還有熬夜到凌晨的孜孜不倦;每一個60分的背後,都或許有一顆不服輸的倔強心,足夠支撐這個孩子走進名校。

馬克·李維在《偷影子的人》一書中寫的那樣:“你不能干涉別人的生活,就算是為了對方好,這是他的人生。”很多事情因為我們不瞭解,所以我們不能隨意妄加評論,更沒有橫插一腳的資格。大抵“三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說得就是這個意思,這也是細微之處所能見的深到骨子裡的教養。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從不做這三件事!

二、真正有教養的人,不讓別人難堪

教養簡而言之,就是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尊重,是一種圓潤不刺人的溫暖,是竭盡全力不讓別人感到難堪的體諒。

《紅樓夢》中賈雨村因貪酷徇私被革職後,到林如海家給黛玉做家塾教師。之後得到了能有官復原職機會的消息,於是求林如海幫忙說說好話、拉拉關係。

林如海是怎麼說的呢,他說“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前已道了男女船隻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尚未行,此刻正思送女進京。”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從不做這三件事!

講清緣由,拜託賈雨村送林黛玉上京投靠她的外祖母,但是一應事物賈府已然打理好,不必賈雨村太過費心,只需要跟著去就行了。

又說“因向蒙教訓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

感謝賈雨村對於黛玉的教導之恩,正好藉此機會表示感謝。這就是擔心賈雨村心裡有些難堪,便說是知恩圖報,給了賈雨村足夠的面子。

最後說“弟已預籌之,修下薦書一封,託內兄務為周全,方可稍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弟於內家信中寫明,不勞吾兄多慮。”就連推薦信林如海也已經提前準備好了,見賈政也主動安排好了,哪怕是路費盤纏都不需要賈雨村操心。

本來求人幫忙是個頗為難堪的事情,很多時候拉下臉去求人,卻往往會產生與有權有勢者相比較下的低人一等感。可是林如海教養之高,高在所做所言沒有一丁點兒的高高在上的優越感,用體諒和理解圓了賈雨村的難堪,用尊重和周到身體力行了一番何為真正的教養。

深到骨子裡的教養,是從不做這三件事!

三、真正有教養的人,懂得換位思考。

高考完的暑假為了體驗,我曾經在家鄉的一個飯館打了兩個月的工。

一般去那個飯館吃飯的大多是附近國企的一些中年男人,喝喝酒侃大山一轉眼就得到大半夜。等到他們吃飽喝足走了以後,我和其他服務生還得收拾一個多鐘頭,回到家就差不多凌晨了。

有一次,又是一桌把酒言歡的中年人推杯換盞,似乎在慶祝其中一個稍微年長的男人當上公司一把手。原本我們一看這架勢不得喝到下半夜啊,結果沒想到在將近10點的時候,那位一把手領導起身感謝大家今天的慶賀,“時間也不早了,咱們也得讓服務生趕快收拾咱的殘局然後早回家啊,要不這麼晚了女孩子一個人回去擱誰也不放心啊是吧”,說完一飲而盡杯中酒,帶著大夥散了場。

那是我人生鮮有的感受到陌生人的善意和關懷,真正體驗了一把一個人的教養究竟能有多大的力量。那位在臨出門之前還不忘對我低聲道一句“辛苦你們了”的叔叔,從顧客的角度換位思考了我們這些小服務生的感受和需求,比別人多給予了一分理解和寬容,正恰恰是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莊子和惠子同遊,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短短小故事告訴我們,處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活,多多換位思考是有教養人的長項。

或許在意想不到的時候饋贈就會悄然而至,這就是教養能帶給你的最大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