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管理线:确保流程简洁高效——(二)采购物流管理线建设

物流管理自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美国,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已被各国所认同。精益物流是起源于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一种物流管理思想,其核心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并围绕此目标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它是从精益生产的理念中发展而来的,是精益思想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

物流作为生产的重要支撑对生产效率和效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益物流要求从供应商物料接收、包装存储、内部加工搬运直到成品运输的全流程,应用精益理念来消除浪费,从而改善物流运作中的安全、品质、交货期和成本。精益物流的实质是JIT(Just in time)既不早,也不晚,恰好及时地完成供—产—销的物流过程,特别是其中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目标。

采购物流管理线具备如下特点:1.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在物流管理线理念中,顾客需求是物流管理的原动力,是价值流的出发点。当顾客没有发出需求指令时,上游的任何部分不提供服务,而当顾客需求指令发出后,则快速提供服务。简而言之即根据需求提供精益物流服务,而不是根据物流服务的程度来调整需求。这里的顾客需求有两方面:一是生产车间的生产需求;二是产品的交付需求。2.准时。大多数企业对于物流准时化的概念停留在物流送料的准时,而忽视整个体系的准时化,反而会导致不准时问题大量出现或为了准时增加了过多的物流人员。物料在流通过程中能够顺畅有节奏的流动是物流管理线的目标之一,而保证物流的顺畅流动最关键的是准时。3.准确。包括准确的信息传递,准确的库存,准确的客户需求预测,准确的送货数量等,准确是保证物流精益化的重要条件之一。4.快速。精益物流系统的快速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是物流系统对需求变化的反应速度;第二是保证物资精益化的重要条件之一。5.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精益物流系统通过合理配置基本资源,以需定产,充分合理地运用优势和实力;通过电子化的信息流,进行快速反应、准时化生产,从而消除诸如实施设备空耗、人员冗余、操作延迟和资源浪费等,保证其物流服务的低成本。6.系统集成。精益物流一般首先将企业内部各职能整合成一个统一的价值链,再逐步把企业上下游供应链成员的价值整合为一个端到端一体化运作的增值链。7.信息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有赖于信息的电子化。物流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项目,涉及大量繁杂的信息。电子化的信息便于传递,这时信息流动迅速、准确无误,保证物流服务的准时和高效;电子化信息便于存储和统计,可以有效减少冗余信息传递,减少左右环节,降低人力浪费。

精益物流是客户拉动的物流系统,其与企业的精益化生产紧密结合。精益化生产意味着小批量,其优势在于减少在制品库存,降低原材料库存,易于管理。制造企业作为精益生产的实施者和精益物流的最直接需求者,其供货政策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整个精益物流系统的运作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