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上海精神”和“絲路精神”在這裡交融

6月8日,隨著幾聲汽笛鳴響,第3050列和3051列中亞班列(青島號)分別於上午和下午從位於膠州的中鐵聯集青島中心站啟航,約12天后,它們將抵達目的地——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在此次運輸的貨物中,有一種由青島企業製造的人造草皮引人注目,因為它將在抵達哈薩克斯坦後再轉運至俄羅斯,用於即將召開的世界盃迷你互動區域的場地。

青島:“上海精神”和“絲路精神”在這裡交融

把青島和這兩個國家連接起來的並不僅僅止於此。就在一天後的6月9日,上海合作組織擴容後的首次峰會在青島召開。青島是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鎮。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召開為這座“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之城帶來了全新機遇。在這裡,以“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為內涵的上海精神與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鑑、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交相呼應,為中國與世界合作帶來了新的契機、也為山東省的開放發展掀開了新的一頁。

歐亞大陸和亞太地區的連接點

2015年,青島市與上合組織實業家委員會簽署共建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誕生於“一帶一路”的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在2018年又有了新的內涵與功效。以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為契機,青島正把歐亞經貿合作產業園區建設成為中國首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

在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魏華祥看來,該示範區的規劃建設,將把山東(青島)作為上合組織有關國際、中亞地區面向亞太市場的“出海口”,也為日韓等亞太國家商品進入中亞地區、輻射中東歐、西歐地區提供重要平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物流合作新模式,打造貫通歐亞大陸的國際貿易物流通道,進一步彰顯山東在‘一帶一路’開放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再造山東對外開放的新優勢。”他說。

山東省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黃海下游,與日韓隔海相望,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匯點。據悉,在6月8日啟航的第3050列中亞班列(青島號)上,共載有50個集裝箱,貨源主要以日韓過境的潤滑油、銅製品、塑料顆粒、傢俱和輪胎等物品為主。貨物大多從日韓而來,到達青島港後,運至膠州,再由中亞班列經由新疆阿拉山口和霍爾果斯離境口岸出境,發往中亞。

“班列全程4000餘公里,運行時間比海運節省約30天,極大提高了運輸效率。每個標準箱可以節約大約2000美元運費。”中鐵集裝箱青島中心站常務副總經理魏學倫說。

助力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企業先行

在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強與上合組織合作的過程中,山東省的企業發揮著獨特優勢。

在2015年正式成為上海合作組織觀察員國的白俄羅斯,由中白兩國共同建設的“巨石”工業園迄今已經吸引了來自多個國家的30多家企業入駐,其中就包括由山東濰柴集團與白俄羅斯馬茲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它也被視為工業園區成立以來的標杆項目之一。

馬茲集團全稱“明斯克汽車製造廠”,是白俄羅斯最大的載重汽車生產企業之一,然而對於這樣一家老牌企業來說,沒有自主研發生產的發動機是困擾它多年的一塊心病。2017年9月,馬茲集團與濰柴集團合作,共同打造馬茲濰柴合資公司,在白俄羅斯中白工業園內建廠,合作生產發動機。2018年4月,新工廠破土動工,並有望成為中白工業園內今年首批投產的項目。

據濰柴馬茲合資公司總經理胡海華介紹,在建的新工廠佔地面積約為3.3萬平方米,設計年產能為2萬臺發動機。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以確保在今年11月具備投產運營能力。他說:“一部分發動機零部件我們會實現本地化採購,做到本地化製造,這樣可以把整個白俄羅斯以及歐亞經濟聯盟裡面的一些合作伙伴都帶動起來。”

而山東青島知名企業海爾集團也在過去十多年裡,在多個上合組織國家取得了長足發展。不僅給企業自身帶來了盈利,也帶動了當地的消費升級。就拿巴基斯坦來說,在那裡,夏季氣溫最高可達50攝氏度,冰箱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製冷才能保證冷飲和食物的新鮮度。為此,海爾專門開發了可以保持100小時不化凍的Turbo系列產品。這種冰箱不僅製冷速度比普通冰箱快20%,耗電量降低30%,深受當地居民喜愛。

此外,由於在巴基斯坦夏季過於炎熱,耗電量增多負荷增大,經常面臨斷電的情況,一旦斷電,空調便無法使用。針對這一點,海爾為當地市場開發了可以使用蓄電池的UPS空調,讓當地居民在夏天即便停電,也可以使用空調。

而海爾集團於2015年在俄羅斯建成冰箱工廠後,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據統計,該廠的成立,創造直接工作崗位500個,間接崗位近1500個。

文明互鑑:“上海精神”的東方智慧

作為“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山東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儒家文化的發源地。文化上相互尊重、交流互鑑不僅是絲路精神的核心要義,更是上海精神的重要內容,還與倡導“和為貴”的儒家思想一脈相承。

正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9日晚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青島峰會歡迎宴會的致辭中所說,儒家“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處,“上海精神”強調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同和支持。

習近平表示,山東是孔子的故鄉和儒家文化發祥地。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倡導“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主張“協和萬邦,和衷共濟,四海一家”。這種“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處。“上海精神”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強調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在國際上獲得廣泛認同和支持。

上合組織峰會結束之後,6月13日至17日,青島還將舉辦首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來自上合組織國家的50多部參展影片給觀眾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次拉近彼此距離、感知對方文化的契機。負責電影節籌備事宜的青島靈山灣影視局副局長苑梅琳表示:“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是青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電影之都’之後,首次承辦的國際性電影盛會。此次電影節將會融入青島特色,展現出青島風采。”

電影已經成為上合組織國家民眾互相瞭解的一扇窗口。拿近幾年在中國電影市場上廣受好評的印度電影來說,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與《起跑線》等先後在中國上映,獲得了票房和口碑的雙重肯定,也為中國觀眾打開了一扇瞭解印度的窗戶。

17年來,上合組織作為融合多元文明的舞臺,為各國和諧共處樹立了榜樣。它用鮮活的實踐證明:人類生活在共同的家園,擁有共同的命運,人類歷史始終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