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有姑娘給你繡球 想好了再接!一個繡球的姻緣 繡球之鄉舊州


繡球這個東西自古有之,在古時基本的作用就是男女定情之物。在那個女性社會地位底下,婚姻父母包辦的年代,以拋繡球的方式選擇自己的終生伴侶,對於女性而言是尋找自己幸福、向世俗婚姻挑戰的最好體現。此時的繡球不在是一件簡單的手工藝品,或許說它是古代女性反抗世俗的一件“武器”更為妥當。

時間飛逝,經過近千年的流轉。繡球這個傳情之物已逐漸失去它本來的功能,現在的人們更習慣用玫瑰花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繡球成為完完全全的手工藝品或是旅遊紀念品。但是在廣西的部分地區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迴歸傳統,從新換髮繡球本來的作用。

當你在廣西旅遊時,有女孩子向你遞過一個繡球,她也許表達的是一份愛慕之情,接受要慎重。

說到繡球,就不能不提到它的發源地廣西靖西舊州。這裡山水如畫,田園似錦,是繡球的故鄉,也享有小桂林之美譽。

舊州歷史悠久,早在南宋末年,追隨文天祥的抗元將領張天宗就率部於此定居,譜寫出漢壯民族團結的壯麗篇章;明清年間,這裡走出名揚四海的抗倭民族巾幗英雄瓦氏夫人。

舊州文物勝蹟豐富,走進張天宗墓園、岑氏土司古墓群,感受歲月滄桑,登文昌閣環望,領略美名遠揚的繡球街的古樸典雅的風采。

在廣西壯鄉廣為流傳著一個關於繡球的美麗傳說。說的是在800多年前的靖西縣舊州古鎮下的一個小村莊裡,居住著一戶貧窮人家。貧窮人家的兒子阿弟愛上了鄰村的姑娘阿秀。阿秀美麗漂亮、生性善良,也深深地愛上了誠實、勤勞、勇敢的阿弟。

但是阿秀卻被一個有錢有勢的惡少看上了,阿秀以死相脅,堅決不從。惡少為了讓阿秀對阿弟徹底死心,買通官府將阿弟投入牢中並判處了死刑。阿秀聽到這個消息後,整日以淚洗面,哭瞎了雙眼。阿秀開始為即將被問斬的阿弟一針一線地縫製繡球。針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繡球上,被血浸染以後,繡球上的花更豔了,葉更綠了,鳥更鮮活了。

在阿秀變賣了自己的手飾,買通了獄卒,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陰暗潮溼的地牢裡摸到日思夜想、卻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時,阿秀絕望了,摸索著從身上取出繡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這時,只見靈光一閃,阿秀、阿弟和家人便飄然落在遠離惡魔的一處美麗富饒的山腳下。後來,阿秀和阿弟結婚了,生了一兒一女,靠著自已勤勞的雙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靖西繡球最早有文獻記載的繡球內包有豆粟、棉花籽或穀物等農作物種子,這除了使繡球有一定的重量便於拋擲外,更深層的意義是——繡球為“吉祥之物”。繡球內填放有穀物種子,就是希望年內“五穀豐登”之意;同時,繡球作為青年男女的定情之物,內中喻示著“生育興旺”之意。舊州街有500多戶人家,家家戶戶都會製作繡球,從七、八歲的娃娃到六、七十歲的老太太都參加製作繡球。

文昌閣--位於舊州街以東約1公里,閣建於鵝泉河中的小島上,是—座四角型三層高的古閣,閣高約15米,閣底面積約16平方米,建於明清時代,兀立水中,猶如綠帶上鑲著的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