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家長,2歲半~4歲嬰幼兒時期已經這樣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

語文是思維的工具,通過學習,把朦朧的思想變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語言變為有條有理的語言。語文是交際的工具,學好語文,我們與人交流和交際才會更加順暢和得體。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說:要打好基礎,不管學文學理,都要學好語文。因為語文天生重要。不會說話,不會寫文章,行之不遠,存之不久。

在所有的學科中,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一個人只有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掌握了必備的語法知識,才能有條件去學習其他學科。

聰明的家長,2歲半~4歲嬰幼兒時期已經這樣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

那麼,從幼兒開始又該如何培養孩子語文學習的能力呢?幼兒時期的語文學習,先從培養孩子注意力開始

聰明的家長,2歲半~4歲嬰幼兒時期已經這樣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

2歲半到4歲,這個階段是孩子注意力系統形成的階段。這個時候,孩子的思維剛剛萌發,“概念”開始駐進大腦,點式思維開始形成。但因思維尚處於原始狀態,未得到訓練,只能靠簡單重複才能在大腦中建立印象。狄慈根說過,重複是學習之母。一般來說,一個事物需要重複800遍,才能在孩子的頭腦中形成固定的“概念”。

比如什麼是沙子,孩子可能要蹲在沙堆裡面抓起沙子觀察800多次,才能做到自如辨識。“爸爸”、“媽媽”最初在他們頭腦中也是沒有概念可言的,只是一種簡單的發聲。但是重複的次數夠多的時候,他們會知道“爸爸”、“媽媽”代表的是親吻、擁抱或者食物。同一個故事,每晚重重著讀給孩子聽,他們依然不厭其煩,笑點聽了百次還是會裂開嘴巴咯咯的笑。但是也就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重複中,孩子認識了“大灰狼”、“白雪公主”這樣的故事人物。

聰明的家長,2歲半~4歲嬰幼兒時期已經這樣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

注意力形成階段,切忌人為打斷或者干擾,否則孩子的注意力系統將受到毀滅性的破壞,修復難度較大。因怕孩子玩沙迷了眼睛或者弄髒了衣服,而武斷拍掉孩子手上的沙子;或者因同一個故事講了十遍孩子依然樂此不疲而表露不滿,責怪孩子理解能力差;用動畫片等動態視頻打發孩子,都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正確的訓練方法是在孩子自己尚未轉移注意力前,儘量不要打斷。用靜態的畫面取代動畫片,幫助孩子形成概念。多為孩子講故事,只要孩子願意,故事可以重複多次。未經破壞的情況下,孩子到小學低年級時,可以集中注意力20分鐘,高年級可以達到30分鐘。

那麼,4歲到5歲是孩子秩序系統建立的時期,我們又該如何讓孩子在頭腦中建立“規矩”呢?明天繼續給各位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