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你?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隋卞要打入敌人内部,看我们是如何中了心灵毒药的毒,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鸡汤里的那个人。

话说真写起来还真不容易,隋卞看了很多的心灵毒药,又到处寻找标新立异的地方,才东扯西扯的扯了这么多出来,写完了隋卞自己看起来都烦。但是有很多鸡汤使我们看起来热血沸腾,或者是悔恨万千,励志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像鸡汤里的写的那么一个人。可是当我们成为那个人之后,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吗?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你?

记得小时候有段时间很崇拜拿破仑,搜集各种拿破仑的故事。例如,拿破仑玩七巧板我也玩,拿破仑钉马掌我也钉(好吧我没马掌可钉)。那时候的班主任知道后告诉我,当你成为拿破仑之后你还是你吗?世上只会多一个拿破仑,但会少了一个你。虽然我没听懂,但起码体会到了老师的叫我停止的意思。现在看来,我们人生依旧充满了模仿,只不过模仿的对象成了鸡汤里的人。

非著名人士的著名鸡汤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你?

其实你并没有迷失自我,是你在看完鸡汤之后感到迷失了自我。我们下意识的会认为被印刷出来的文字是对的。

理由很简单,真正成功的人不会那闲工夫写这么一本闲书。就像上面提到过的《我是怎么考上清华的》那本书,你要说是北大的,文科生,写那么一本倒也无可厚非。但你叫清华的理工“书呆子们”写这么一本书你怎么不叫他上天。难道写这个的人是清华美院的?还是北大青鸟的?

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些非著名人士的著名鸡汤要么是用来赚钱的,要么是沽名钓誉的,要么就是一些自以为自己看透红尘,明白人生的小屁孩(我爸对于我我上一篇伪造鸡汤就是这么评价的)。

这里的小屁孩不仅是指的年龄小,还包括智商、情商小。路慢慢,人家屈原都没活明白,你咋就那么简单的活明白了。

其实这种鸡汤的毒害是最轻的,因为我们有三分钟的热度啊?就像隋卞的班主任,天天上课前读这种书,读了一遍之后不知道读过,又读了一遍。由此可见,这东西当场读当场有所感当场忘。

著名人士的著名鸡汤

首先先看看下列图片中的内容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你?

这时著名的寒山拾得,看完之后是不是顿时心中风平浪静,放下执念。

但是看了一下内容呢?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你?

记得前几天风头盛的时候这段话可是刷遍朋友圈的,许多人借此发出了心中积攒多年的怨恨。

要隋卞说你爱信谁信谁,谁都不信最好,你原来那样挺好,不好的早就吃亏改了。

我们总觉着名人百分之九十的是对的。例如看见李嘉诚在厕所看书,于是我们就长马桶上了;我们看马云现在不看书,于是我们也跟着不看书。殊不知好比那个笑话:猪看乌鸦调戏空姐,他也调戏空姐。结果他俩都被空姐扔下飞机。这时候悲惨的事发生了,乌鸦会飞猪摔死了。

访著名人士非著名鸡汤

记得前几天杨绛先生去世的时候,各种杨绛先生的话刷了朋友圈。这其中不乏一些借杨绛先生的名字方的一些鸡汤。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你?

这种是最可怕的,借了名人的名字使鸡汤更具权威,却没有名人说的相对的正确。更可怕的是你信了!

我们活着都是具有唯一性的,我们为何要活成鸡汤里的规定的那些人。我们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优点,更多的是自己的缺点。但是正是因为这些缺点,才体现了我们的完美。

鸡汤可以喝,喝点补身;但不可以常喝,喝多了长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