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性,別讓這5個毛病鬧心!

前些年,國產車由於造車技術相對落後,給消費者們留下了“毛病多”的印象,直到現在你問一個人為什麼不買國產車,他還會回答你“國產車小毛病多”,其實如今一線國產品牌的中高端車型,質量已經不輸合資車了,但是在一些三四線國產品牌的車型上,依然會有許多小毛病,通過調查各大論壇的車主口碑,總結出5種常見的小毛病,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要理性,別讓這5個毛病鬧心!

常見位置:

底盤、發動機艙鈑金焊接處、螺栓連接處

原因分析:

車體出現生鏽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車體所用的鐵皮或鋼材材質不佳,容易出現由內向外鏽蝕的現象;

第二,焊接工藝與焊接處的密封不到位,焊接點非常容易被腐蝕,因此需要用鈑金膠密封,這道工序做不好,焊接點就容易被腐蝕;

第三,塗裝中防鏽措施不到位,組裝完成的車體要經過電泳防鏽處理和漆面噴塗,很多價格較低的車容易在這裡節省成本,因此更容易出現車體生鏽的問題。

要理性,別讓這5個毛病鬧心!

要理性,別讓這5個毛病鬧心!

常見位置:

中控臺、車門板、座椅

原因分析:

大多數10萬以下的車型,開上一段時間後都會出現異響問題,相比車體、底盤、剎車異響,車內出現異響更加常見,這與汽車內飾的用料和拼裝工藝都有關係,由於入門級車型車內塑料件太多,長時間使用容易出現老化變形,加上做工較差,拼裝時容易出現較大的公差,因此在遇到震動和顛簸時就容易出現異響,好在這影響的主要是行駛品質,對安全性來說影響不大。

要理性,別讓這5個毛病鬧心!

要理性,別讓這5個毛病鬧心!

常見位置:

四條輪胎的內外側

原因分析:

吃胎就是一個或多個輪胎內側、外側出現無規律的磨損,並且磨損速度較快,當出現吃胎現象時,駕駛容易跑偏、方向掌控差、方向盤抖動等問題。

究其原因,就是前輪定位失準,傾角參數異常,另外前束過大或過小,轉向機構內外拉桿調整不良都會造成吃胎現象,出現吃胎現象的車就該去做四輪定位了,否則會有安全隱患。

要理性,別讓這5個毛病鬧心!

要理性,別讓這5個毛病鬧心!

常見位置:

氣門室蓋、油底殼

原因分析:

注意,這裡說的是滲油不是漏油,發動機滲油體現在密封處有少量油跡,機油並沒有減少多少,出現發動機滲油的原因,多半是組裝工藝和設計缺陷的問題,因此導致密封不嚴,機油滲出,很多車型論壇都能看出車主吐槽發動機滲油的問題,其實對實際使用影響不大,但是每次打開發動機艙發現裡面都是油汙,也挺影響用車心情的。

要理性,別讓這5個毛病鬧心!

要理性,別讓這5個毛病鬧心!

常見位置:

電氣系統、車載多媒體系統

原因分析:

這個類別包含的情況就比較多了,常見的有倒車影像延遲或者失靈、故障燈無故亮起、自動大燈失效、車輛打不著火等等,電氣系統和多媒體系統出現問題的原因比較複雜,不像機械問題那麼好分析,但是由於可以通過軟件層面解決,因此處理起來不算特別麻煩。

要理性,別讓這5個毛病鬧心!

總結

買了有小毛病的車就像你娶了一位壞脾氣的老婆,雖然不至於因為這些問題就鬧離婚,但是也能讓你的“婚後”生活心煩意亂,認為車無完車,有些小毛病即便是幾十萬的豪車也無法避免,我們要選擇的是小毛病相對較少的車,這個一看價格、二看品牌,如果你預算只能買便宜的入門級車型,那麼最好選擇一線品牌裡銷量較好的車型,一來一線品牌的品質更加可靠,二來保有量大的車,後期維修和保養、甚至維權都要更加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