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煙臺的名校多厲害,有一所以芝罘命名,分校曾遍佈東亞各國

眾所周知,煙臺是山東重要的港口城市,也是山東第一個開埠通商的城市,就像黑夜裡的第一縷晨光,山東人民在這裡第一次接觸到了近代文明。當年的煙臺,不僅商業發達,在教育方面也是開風氣之先。

當年煙臺的名校多厲害,有一所以芝罘命名,分校曾遍佈東亞各國

煙臺

西方殖民者來到一塊陌生的土地,其首要工作之一便是傳教,傳教就要辦教堂,建學校,從1860年代煙臺開埠後不久,傳教士就開始在煙臺建學校了,到20世紀30年代,截至抗戰之前,煙臺共建有教會學校20多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當年煙臺那些光輝閃耀的名校:益文學校、啟喑學校、芝罘學校和文會館,它們之中有一所流傳下來,形成現在的煙臺二中。

1866年,傳教士郭顯德創辦了文先,會英兩所小學,兩校以及其他一些學校經過多輪合併,最終在1920年形成了益文商業學校,簡稱益文學校,這個學校在當年的煙臺可是聲名顯赫,它建有煙臺第一個體育場,當年,煙臺各個小學、中學的運動會都是在這裡舉行的。益文學校的畢業生很多供職於銀行,海關,郵政等部門,尤其以從事外貿商業者居多,有益文學校學生遍五洲之稱。該校歷經百年,幾經演變,最終成為今天的煙臺二中,因此如果比歷史的話,煙臺二中的歷史在山東省內都是數得著的。

當年煙臺的名校多厲害,有一所以芝罘命名,分校曾遍佈東亞各國

煙臺二中

啟喑學校是1887年由美國傳教士在蓬萊創建的,該校為聾啞人提供教育服務,教他們烹飪、木工、裁縫等技術,使他們能夠自力更生。學校非常成功,以至於成都、香港等地都有人慕名前來學習。 芝罘學校是專門為外國傳教士的子女提供教育的學校,當年曾被稱為蘇伊士運河以東最好的英文學校。該校聘用英文教師,使用英文教材,採取牛津標準教學。在二戰時學校被迫遷移,後來撤離中國,而後又陸續在印度、日本、馬來西亞等國家設立分校,最後一座芝罘學校竟然是堅持到21世紀才關閉的。

當年煙臺的名校多厲害,有一所以芝罘命名,分校曾遍佈東亞各國

芝罘學校

登州文會館的名氣就更大了,它也是由美國傳教士創建的,學校1864年成立,1882年使用tengchow College為英文名,因此有人說,文會館是中國第一所大學,平心而論,即使它不算中國第一所大學,也具有了大學的雛形。

當年煙臺的名校多厲害,有一所以芝罘命名,分校曾遍佈東亞各國

文會館

1901年,文會館的校長赫士博士還協助袁世凱創建了山東大學堂,山東大學堂後來演變成了山東大學,而文會館後來演變成了齊魯大學。齊魯大學培養出了老舍,錢穆等很多名人,在中國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人惋惜的是,1952年全國院系大調整中齊魯大學慘遭肢解。

當年煙臺的名校多厲害,有一所以芝罘命名,分校曾遍佈東亞各國

齊魯大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