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聰明但注意力不集中,如何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餘庭洋

我曾經在北京做過一段時間的STEAM教育機構(即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交融教育),有個小男孩8歲,念國際學校,家住附近,家裡保姆阿姨送來體驗。


接待的第一天,阿姨就給我講:“我們家小江特別聰明,學什麼都快,幼兒園在美國讀過一段時間。他對喜歡的老師可好了,主動幫忙捶捶背,收拾講座,安放椅子,特別小紳士。但是他注意力不集中,做事容易半途而廢。課堂上碰到不感興趣的,就撐著腦袋望著你,啥也不做,老師叫他也不理。”


那時正好有全體系的課程體驗,包括魔方、scratch編程小車、樂高、兒童木工(用安全機床,而非純手作)、科幻畫等等,帶著小江全嘗試了一遍。

像木工項目,雖然是兒童安全機床,但是電器總有一定危險性,千萬不能去挑戰它的安全性。課堂上進行安全講解和示範時,發現小江偶有走神,就得趕緊提醒。後來他在自己實踐的過程中,有些地方忽略了,導師再重複提醒時,他明顯就能注意了。

後來我發現他動作神情都開始不耐煩時,想想應該是此時手部小肌肉乏了,難以精準控制機床,但孩子的好勝心同時又興起了,想著非得把手上的作品完成不可,所以毛毛糙糙。所以表現得極差。這時就立馬叫停,強行要求他休息放鬆後,調整好了再重新開始。後來小江自己主動多上了幾次木工課,再看他的操作時,就能發現他的注意力就有了明顯提高。

帶著問題去觀察

這個年齡的孩子好奇心特別強,喜歡觀察各種各樣的新鮮事物。然而,他們大多時候都是無意觀察,有著觀察不細緻的毛病。作為家長或老師,要引導孩子帶著問題去觀察,這樣能夠明顯提高注意力,也讓他們的觀察更有成就感。

混合專注力訓練

像我列舉的木工這樣的科技項目都需要充分調動孩子的注意力,屬於混合專注力的訓練,要把眼睛看、耳朵聽和做運動結合起來,注意力稍微不集中就容易亂套。你可以再找找類似的親子項目,來試試看。

首先選擇的項目要有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其次要從簡單開始循序漸進,老師或家長不斷邊示範邊讓孩子模仿,還要不停地要求他做出反饋。在他精力開始較大範圍渙散的時候,及時叫停,短暫休息放鬆一會再繼續。若是他在這個過程能保持一段持久的專注,也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強化他這種適宜的行為。

孩子專注力的培養並非一朝一夕,多用愛和耐心,陪ta一起成長吧。

關於HandyKid

HandyKid專注面向家庭的STEAM教育(即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交融教育),為家長提供豐富的STEAM教育諮詢、項目指南,未來還會提供訂閱式STEAM玩具包。如果您認可STEAM教育,希望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和發散思維,願意用心給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請關注我們。


HandyKid

覺得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做事不夠專注,相信這是很多爸爸媽媽都會有的擔憂。尤其是孩子上學後,做作業拖拉更是成了很多父母的心病。

其實,這裡面還是有很多誤解的。

1. 我們常常高估了孩子的專注力

首先,不同年齡的孩子,能夠專注的時間不同。

比如有研究發現,2歲半的孩子,專注在玩具上的時間平均是

4分鐘左右。4歲的孩子,專注時間可以延長到12分鐘左右。

雖然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很大,有的偏安靜,有的偏鬧騰。但總的來說,我們對孩子專注力的期望,總是遠高於這個年齡的正常水平。

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要輕易下結論,覺得自己的孩子專注力差。這個標籤很可能真的會降低孩子的專注力哦。


2. 從感興趣的事入手

爸爸媽媽一定也發現了,孩子在不同的事情上,專注時間是不同的。

比如我的兒子小樣,每次玩水都能玩上半小時,甚至更久,怎麼都不肯停。但如果是不感興趣的事,比如難度有點大的拼圖,可能一分鐘都堅持不到。

所以我們要從孩子感興趣的事入手。在他專注做一件事的時候,不要輕易打擾他。

“要不要喝口水啊?要不要吃個水果呀?”這些多餘的關心可都是專注力的殺手。

當孩子在喜歡的事情上能專注很久時,他就不會覺得自己是個容易分心的人。專注力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升。

3. 幫孩子找到成就感

我們做什麼樣的事情時,最容易集中精神呢?

答案就是不太難,也不過分容易的事。

讓2歲的孩子玩5塊的拼圖,他一定會望而卻步,立馬放棄。

但讓6歲的孩子玩5塊的拼圖,他同樣會覺得so easy,完全提不起興致。

所以當孩子很難集中精神做一件事時,我們要考量一下,這件事的難度是否適合孩子。

有一點挑戰,多努力幾次能夠成功,才是恰到好處的難度,也最能激發孩子進入忘我的“心流”狀態。

4. 把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

最後介紹一個分解任務的技巧。前面提到太難的任務會讓孩子望而卻步。

如何降低任務的難度呢?分解就是一個好辦法。

比如穿衣服對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我們可以用分解任務的方法,先把穿衣服的過程分解成幾個小步驟,帶孩子逐個練習。包括怎麼找衣服的正反面,怎麼把手伸進袖子裡,怎麼扣扣子。

每個步驟都練熟了,再把幾個步驟合起來練習

這樣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練習,不僅目標清晰,難度也降到了可以接受的水平,孩子更容易在每個階段找到成就感,專注力也能得到提升。

每個孩子都是潛力股,只要方法對了,就有無限可能。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您,減輕您的焦慮。


媽媽沒時間

一般來說,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內心對所做的事壓根不喜歡;兒是外部的誘惑實在更大。對一個孩子來說,專注力確實非常重要,尤其是孩子的學習。如果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專注力,必然影響做事的效率,最終當然會影響做的結果。

那麼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1、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開始

孩子的專注力,大都是在玩耍、遊戲、運動、戶外活動等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中培養的。對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大部分孩子一定能做到全神貫注。而對那些自己不太喜歡的事情,孩子也能做到專注,但前提是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注力。

很多家長經常向我抱怨孩子的專注力不夠,我往往會反問他們,你家孩子打遊戲的時候會開小差嗎?“不會呀,打遊戲,看電視,只要是他自己喜歡的事情,他連吃飯、睡覺都要忘記的”。

特別是小孩子,當他們還沒有養成在學習時要集中注意力的習慣的時候,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需要從他們感興趣的事情開始。當然,父母也不要輕易給孩子就貼上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專注力等這樣的負面標籤。

2、鼓勵孩子堅持到底

學齡前兒童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興奮和抑制過程的發展也還不平衡,所以孩子的自制力就比較弱,注意力就可能不夠穩定或不易集中,或者即使注意力能集中但時間也不會很長。

即使是孩子願意做的事情,由於自制力不夠或產生畏難情緒,也很有可能半途而廢。三分鐘熱情是小朋友的家常便飯,即使是孩子很喜歡的拼圖遊戲,有時也會拼到一半,被其他好玩的事情吸引了。因此,我們要儘可能鼓勵孩子儘量在堅持完成一件事情以後,再開始去做另外一件事情。

3、不要隨意打擾孩子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我們首先就需要尊重孩子,當孩子正聚精會神地做著一件對他來說很重要或很好玩的事情時,請打人不要隨意打擾他;當孩子說話時語言不連貫甚至表達不清時,請打人耐心地聽他把話講完;當孩子不願意接受你為他強行安排的事情時,請讓他先做完自己喜歡的事。特別是孩子正在學習的時候,我們儘量不去打擾,不要打斷孩子的思路,更不要把這種全神貫注的學習氛圍給破壞。

4、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陳鶴琴先生曾說:“人類的動作十之八九是習慣,但是習慣不是一樣的,有好有壞,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福,習慣養得不好,則終身受其害。” 如果讓孩子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論學習還是工作,往往都能事半功倍,反之則可能事倍功半。所以,對於家長來說,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同樣應該從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開始。

就拿學習來說,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不應該允許孩子一個時間段同時做兩件事情,比如,一邊看書一邊聽歌,一邊做作業一邊吃東西。

(圖片選自網絡)


付小平

孩子反應很快,但是注意力不足,這種情況在現在的孩子中普遍存在。

主要原因還是孩子接觸的信息很多,但是因為注意力經常被打斷,所以無法長時間在一件事情上高度集中注意力。


這也就是很多家長覺得,我的孩子好像很聰明,似乎知道的東西很多,但是就是無法集中注意力。現在的家庭,能夠提供的信息源太多了,玩具各式各樣,電視機,手機。這些刺激很強的產品,能夠輕易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雖然說,孩子似乎掌握了很多知識,能夠說出很多的知識,但是這些知識碎片化比較嚴重。同時,因為沒有接受一些比較簡單的,抽象的刺激,孩子的自控力就比較的容易發育不足。


典型的表現就是孩子對於字符類的知識不容易集中注意力。識字,寫數學都會出現走神現象。畢竟,看電視,玩手機太輕易地讓孩子獲得感官上的滿足。而看書,寫書面作業,相對來說枯燥很多。


所以,如果想讓孩子集中注意力,減少電視和遊戲的刺激是必要的。有很多專家推薦孩子小時候要多玩些戶外活動,比如沙子和水之類的天然的玩具。這個提法是有道理的,一方面簡單,另外一方面可以鍛鍊孩子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同時還能讓孩子的心集中在比較簡單的事物上面。

最後還想說一點,低年級的時候,時不時走神是正常現象,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事情。我記得我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就因為惦記著週末放假,上課經常問老師,結果被老師敲腦門批評過。


如果想讓孩子靜得下心,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平時不要輕易地打斷正在玩的孩子。如果孩子能夠聚精會神的玩半小時,一小時,那麼注意力一般都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你觀察到孩子玩幾分鐘就左顧右盼,那麼往往就是平時大人介入太多了,導致孩子一直在尋求外界的關注。

對於小學習慣的早期培養,也會影響到孩子一開始的適應課堂學習的能力。一般,經過一兩年的培養,大部分孩子都是能夠適應課堂的學習。如果部分孩子還是不能很好的適應,一般是因為情緒化的問題,即孩子跟老師和同學的關係。當然,還有一部分是理解力問題。


總之,如果發現了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首先要觀察家庭教育中是否有影響孩子注意力的因素。其次是看是否是情緒問題,理解力問題。通過跟孩子談心,幫助孩子增長知識,提高理解力,一般都是能夠很好的化解這些問題。


我是翼翔老師,歡迎在留言區討論交流。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相信大家都明白無論是學習、生活或是工作,注意力都是至關重要的,集中注意力可以讓我們的效率事半功倍,因此對於孩子注意力的鍛鍊家長們應該格外重視。

但是同樣的對於孩子特別是低齡的孩子來說,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並且容易被其他的事物所分散,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來鍛鍊注意力呢?

第一:通過閱讀。

閱讀文章或者傾聽故事特別是圖文並茂的故事,是非常能夠引起孩子得興趣的,而興趣又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經常給孩子講故事並且讓孩子在之後簡單的複述故事的情節,根據孩子的反應適當的增加時間,長期以往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專注力。

第二: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同樣孩子也是家長的鏡子,家長的言行舉止對於孩子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如果想要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習慣鍛鍊注意力,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做事認真,細心,不能馬虎,給孩子做好榜樣。

第三:懂得放鬆。


所有的事情都是欲速則不達,注意力的鍛鍊也是這樣,要懂得勞逸結合,在注意力的鍛鍊之後要讓孩子適當的放鬆,讓孩子的精力有所恢復,這樣才是最好的方法。


李夢龍

專注的小朋友的確在學習東西的時候有更大的優勢,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也是另一種性格和天賦,建議在適當的情況下加以訓練,但不要太過於執著,畢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殊能力。

關於專注力的訓練,在孩子11個月左右就可以開始了。可以讓孩子玩一些需要精細動作的活動,比如給他一個小口的瓶子,一小把米(注意不能是豆子,塞到嘴裡會噎住),然後讓孩子撿起大米一粒一粒放進瓶子裡,放完再倒出來,不論孩子重複多少次,中間不要打斷,千萬不要中途給他喝口水啊,吃點東西什麼的,打斷的就是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大一些的孩子,就應該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來定製專注力的訓練活動了。喜歡畫畫、手工的就給一個獨處的空間,讓孩子盡情畫,有可能一畫幾個小時的,也不用打斷他,孩子累了自己會起來。喜歡數理邏輯的,可以試試教孩子棋牌類的遊戲,鬥地主、blackjack、圍棋、象棋,都可以。

還有一類孩子,特別是男孩子,必須是在動作中記憶的,你看他是在扭來扭去動個不停,但他其實有在認真聽講和記憶。這一類孩子可以針對性地定製一些動作操,比如允許他站著聽講,或者手裡捏一個東西玩著聽講,這並不會影響他的專注流,反而有利於他的記憶。在美國的幼兒園和小學裡,孩子可以選擇任何一種他舒適的姿態上課,站著、趴著或者走來走去,只要不發出聲音,都是被允許的。

再回到“不夠專注”這個事情上,開頭說了這是一種天賦,在成人工作後,很少有工作是必須非常專注於一件事情的(研發除外),反而能夠隨時關注外部情況,接受信息並加以快速處理,是一種非常需要的工作技能。而小時候看上去缺乏“專注性”,容易被外部事件干擾的孩子,往往具備這樣的技能。所以不用特意在這個事情上強調或者貶低孩子,正面引導,適度訓練就好。


之前我也總是懷疑我兒子專注力不集中,不過這段時間我有不一樣的發現。

我兒子今年是中班下學期,這段時間幼兒園開始發描漢字的作業了。我看到只要他認真描的都很漂亮,但是很多時候他不認真所以描的字就很難看。



然後我就想孩子為什麼不能專注認真做呢?這個時候我腦海裡想到他砌樂高模型時非常專注認真,很小的顆粒都認真投入做好,他能砌比年齡段大幾歲的樂高,還能堅持一個小時完成模型。有時候甚至一直堅持三個小時完成兩個模型。

然後我就想,是否因為他覺得描字沒有趣味,所以不想認真寫?孩子都喜歡有趣的東西。



這樣想之後我就嘗試把他描字變得有趣味,我先跟他約定每天我跟他互相評分,我也會寫一些字讓他評分,如果覺得好就給我星星,然後他寫的好我給他星星。當他寫字不錯時我大聲的說:兒子你看看你今天晚上寫的字像不像書法家啊?每一筆都很工整,寫的真的很認真很漂亮。他可開心了!

還有一個興趣班開始學習數學加法,之前也不認真做,我就開始把數學變成哥哥弟弟,跟他一起玩遊戲。有時候我是哥哥問他借數字,有時候他是哥哥問我借數字。也是天天玩的很開心。



通過這樣的思考和嘗試,讓我知道孩子不是不專注不認真,而是孩子對一些新的東西覺得沒有興趣,所以不想做。

儘量不要給孩子輕易貼標籤,每個孩子發育進程不一樣,每個孩子性格也不一樣,千萬不要把他跟同齡人比較。

把一切變得有趣味,這應該是每個孩子都喜歡的


培養富三代

幼兒的專注力就是指幼兒全神貫注、專心致志地關注一件事,對其他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之而不知其味”,表現出很強的抗干擾性。《顏氏家訓》有言:“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也就是說,幼年時期是培養兒童專注精神的好時機,長大之後,思維容易渙散,再想培養專注力就困難了。因此要及早教育,不可錯失良機。如何鍛鍊幼兒的專注力呢?

1.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比如,讓孩子愛上閱讀,在閱讀時孩子會很專注正在閱讀的繪本,沉浸於故事所營造的情境中,旁邊小朋友的任何動靜都對他構不成影響。有了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孩子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擾。

2.培養孩子持續較長時間的專注力。在孩子做事情很投入時,家長不要隨便打擾孩子,讓孩子全身心地投入眼前的事,在做事過程中學習於解決問題、滿足強烈的好奇心。

3.專注過程中伴隨著幼兒的主動努力,當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讓孩子自己學習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培養孩子,堅定的意志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4.孩子的專注行為有明確的目標預期,並能在行動過程中以此為導向,持續努力。比如,孩子的目標就是搭建一座他認為完美的“房子”,為此,他會一次又一次嘗試。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學習過程中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也會認為只有閱讀、聽課等才是學習。其實,像“搭積木”等這樣的活動,也是幼兒的學習方式。這樣的活動正是培養幼兒專注力的好機會。同時,培養幼兒的專注力,需要成人站在幼兒的角度,懂得幼兒的心理,理解幼兒的需要,給予幼兒真正需要的關心、支持和愛護。


MYGIFT美吉家族

我兒子5.5歲,也有過這個感覺,採取了兩種措施,一是在家做遊戲,二是報名上課圍棋課!遊戲有:反指令,就是口令向前一步,孩子動作向後一步,自己再充分的想象發揮。舒爾特方格訓練,這個網上有教程,我也是網上學的。找一項他特別喜歡的玩具,讓他盡情玩,中途不打擾,哪怕吃飯。報圍棋課理由是一可以鍛鍊孩子的專注力,一盤棋一個小時,全神貫注,二是培養邏輯思維,訓練數感,平面幾何思維。堅持一年,效果不錯,老師反應進步很大!最後我想說其實方法網上有很多,關鍵在於堅持,我們堅持下來啦!這是我兒子最必玩的雪花片成果!希望能忙到你!



白玉堂57

父母焦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首先要確認的一點是,專注力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後天的引導和培養。

為了保障孩子今後的學習和生活發展,希望父母多一些關注,讓孩子投入自己的愛好之中,能良好的培養自己的專注力。

下面益謙文化提出一些小建議提供給父母們一些培養孩子注意力的思路:


1、多鼓勵孩子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當孩子專注自己的興趣在做事情的時候,父母不要老是干擾孩子,打斷他讓他去完成別的事情。要知道,沉浸自己喜歡的東西時候,所有人的專注力都是最高的,這樣在無意識中培養的注意力也是最持久的。

2、注意每次只做一件事情

很多父母都喜歡一會兒讓孩子做這個,一會兒讓孩子弄那個,就算是在玩遊戲的時候,也會在一旁播放電視或者音樂,其實在孩子成長的早期階段,同時進行多項事情,這樣是非常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會嚴重消耗注意力有效性。記得在他畫畫玩遊戲的時候關掉周圍嘈雜的聲音。


3、培養孩子愛看書的習慣

一個喜歡閱讀的人一定是一個專注的人,所以父母應當多培養孩子熱愛閱讀的能力,有時候甚至可以培養講故事的興趣,讓她們在閱讀或者讀書中,為了不讀錯、不讀斷,注意力能高度集中,還可以同時讓孩子得到閱讀的力量,一舉兩得。

4、減少對孩子的嘮叨和呵斥

父母要試著讓孩子學會掌控時間,比如說讓他在一段時間內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做作業後才會更多的時間做別的事情,能夠分配時間,在規定的時候做好事情,會有效提升孩子的責任感,做事更自信。


5、營造一個集中注意力的家庭氛圍

一個舒適、安定的學習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在課桌前不要擺放各式各樣的玩具,要簡單明瞭,避免孩子們邊玩邊學習,注意力更加無法集中起來,父母也儘量不要在孩子學習時製造噪聲干擾,進進出出時要保持安靜,為孩子創造安靜、整潔的學習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