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熱跑步更易出事,預防措施怎麼做?

據悉,在上個月的揚州和上海半馬,很多跑友都跑崩了!

不僅如此,由於一會下雨一會太陽火辣辣的溼熱天氣作祟,還讓一些跑友中暑暈倒。

其中1名跑友被確認死亡,1名女跑友被搶救了過來。

溼熱跑步更易出事,預防措施怎麼做?

在夏天溼熱的天氣跑步,不僅影響跑步速度,也會讓跑友的健康更容易受到威脅。

因為夏季跑步可能會增加以下風險:

1)脫水。

由於天氣過於炎熱和劇烈運動,出汗量過大又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導致體內脫水,嚴重時會致使跑友虛脫甚至危及生命。

2)中暑。

在炎熱的天氣劇烈運動會損害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導致身體無法維持最佳體溫,使跑友出現:

高熱、皮膚乾燥、大汗或無汗、口渴、噁心、胸悶、氣短、四肢無力等症狀。

3)熱痙攣。

由於脫水導致電解質紊亂引起嚴重的腹部或大肌肉痙攣等症狀。

4)低鈉血癥。

由於跑友喝了過多的水導致體內的血鈉濃度被稀釋,會導致:噁心嘔吐、肌肉痙攣、甚至死亡等可怕結果

溼熱跑步更易出事,預防措施怎麼做?

夏天跑步的風險這麼多,但是我又很愛跑步怎麼辦?是否有方法可以預防呢?

夏季跑步,做好以下措施能預防高溫疾病:

選擇晨跑或夜跑

在清晨或夜晚,早晚的日照沒有中午和下午那麼強烈,氣溫也相對要低,是比較適宜跑步的時間。

  • 至於是晨跑好還是夜跑好?

就跑步效果來看,晨跑和夜跑的跑步效果是沒有明顯差異的。

就人身安全來講,晨跑可能要比夜跑要安全一些。

尤其是夏季炎熱穿著暴露的女跑友,更加要注意不要在夜晚單獨去一些偏僻的地方跑步,建議選擇一些人流比較多的地方結伴跑步。

溼熱跑步更易出事,預防措施怎麼做?

攝入充足的水分

由於有些跑友出汗多,有些出汗少,而出汗多跑友需要補充的水分會比出汗少的跑友多。

所以每個跑友需要補充水分的量都不一樣。

但可通過計算出汗率,以此估算長跑時需要喝多少水。

首先在定時訓練之前稱量自己的體重,然後運動結束後擦乾汗水,再重新測量。

其中,體重每減輕1磅,約等於損失大約468.32毫升的水。

如果在1小時訓練內,體重減輕了2磅,那麼相當於損失大約936.64毫升的水。

因此,每15分鐘,需要大約234.16毫升的水或運動飲料。

需要注意的是:在跑步過程中,1小時內不要喝超過1升的飲料,避免因補充水分過多出現的低血鈉症。

溼熱跑步更易出事,預防措施怎麼做?

選擇適合的衣服

與深色緊身衣服相比較,淺色寬鬆的衣服更有助於跑友的身體進行自然呼吸與降溫。

所以跑友的衣服不宜過緊。

而且穿合成纖維非棉質的衣服,更有助於使皮膚遠離水分,使其儘快蒸發。

溼熱跑步更易出事,預防措施怎麼做?

戴上太陽眼鏡

在夏日跑步,跑友的眼睛容易受到陽光直射的傷害,可能會導致跑友頭痛或眯眼,從而影響跑步成績。

這時,如果跑友戴上太陽眼鏡,能有效預防以上傷害的發生。

溼熱跑步更易出事,預防措施怎麼做?

熟悉身體過熱的症狀

如果跑友熟悉身體過熱時出現的症狀,不僅能夠幫助自行判斷,還能幫助身邊的跑友判斷是否應該休息,停止跑步補充水分,從而避免更嚴重的狀況,危及生命。

常見的身體過熱徵兆:頭暈,眩暈,停止出汗,或皮膚溼冷,跑步速度變慢。

溼熱跑步更易出事,預防措施怎麼做?

通過淋水來冷卻身體

長跑時,如果跑友發現自己的體溫飆升的過熱,建議:立即將冷水淋到頭上、脖子後面、胳膊下等部位。

如此,可通過水分在皮膚表面蒸發將身上多於的熱量帶走,使得體溫降低恢復正常。

但淋水溼身時,注意:不要把鞋襪弄溼,以防水皰出現。

如果淋水後,頭暈、眩暈等過熱症狀沒有得到緩解,跑友應坐或躺在陰涼處尋求幫助。

溼熱跑步更易出事,預防措施怎麼做?

炎炎夏日,跑友要做好跑步的充分準備,將夏天跑步的風險降到最低,這也是跑友自我管理至關重要的一環。


猜您想知道:



溼熱跑步更易出事,預防措施怎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