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入了宽松?一个天大的误会!

​​这几天,中国宣布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担保品范围,将不低于AA级的小微企业、绿色和三农金融债券等纳入。

从理论上来说,新增质押债券可提供约5000亿左右的基础货币,这也算是一个突破。

但是这几天,很多言论开始出现了,认为中国这是进入了宽松货币政策,进入了中国式QE。

实际上,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给很多人造成了心理冲击和焦虑,这里要说明的是,中国并没有进入宽松货币政策,也不属于QE。

1、这次扩大MLF担保品的范围,最重要的是为了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经济等,鼓励银行贷款向实体经济投放。

2、这等于将三农等债券与国家基础建设债券等信用等同,消除了基础货币来源的不平等性。

3、补充一些大力发展小微贷款、三农贷款的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以上几点,才是这次增加MLF担保品的真正原因,一些人因此故意散播中国的货币政策宽松了,中国进入了QE,房价因此要大涨,是不专业或者别有用心的。

1、从货币的本质上来讲,这只是增加了投放基础货币的一个渠道,并不是增加基础货币。

2、这里面央行没有主动投放基础货币,还是要看商业银行的需求,以及商业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质押担保品。

这等于是保留了一个投放基础货币,投放流动性的通道,至于何时启动,还有很多要求。

当然了,中国基础货币的投放已经到了战略性改变的时刻,现在国内外的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1、过去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特别多,因此外汇占款是投放基础货币的主要方式。

2、现在特朗普发动了贸易战,要求中国大力减少贸易顺差。

3、通过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占款进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方式也就要发生改变。

4、如果外汇占款大幅度减少,甚至负增长,如果按照过去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中国的基础货币也会负增长,这将导致流动性的紧张。

因此,中国新增了基础货币的投放渠道,包括这次扩大MLF担保品,就是体现,这是中国补充流动性的方式。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加大,中国依靠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方式也将越来越减少,要是哪天不需要外汇占款来投放基础货币了,那人民币国际化就真正成功了。

所以,看到外汇占款减少,大家也不用担心,看到基础货币投放的方式增加,大家也不用担心,只不过现在是提高了人民币的信用,降低了美元等外汇的信用而已。

很多人担心中国进入了宽松货币政策的,担心QE来了,那绝对是杞人忧天,这是自寻烦恼。

中国有没有进入货币宽松期,看的不是这个,而应该盯住M2的增速,现在M2增速才8.3%,这是一个紧缩的货币增速,而不是宽松的。

除非M2增速大幅度增加到15%以上,这样才是适度的宽松,现在还在8%多一点,大家真不用担心。

中国要宽松货币政策,首先应该大幅度降准,这是释放流动性最快的方式,如果连续大幅度降准,那才有可能进入宽松货币期。

这几天,对于这个政策的评论非常多,很多人都在误导群众,故意说成是宽松,让大家焦虑,担心房价暴涨。

现在大家不用焦虑,也不用担心,而应该理性的分析和看待,可以说这几年,中国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偏紧的,因为降杠杆还在持续,金融监管史无前例的严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