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Q4財報超華爾街預期 業績強勁展現中國經濟活力

北京時間2016年5月5日晚,阿里巴巴集團公佈2016財年第四季度財報,以及2016財年全年業績。財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團收入同比增長39%,達到241.84億元人民幣;平臺成交額同比增長24%,達到7420億元人民幣。

在過去一年全球擔憂中國經濟放緩背景下,阿里的成交額和收入實現強勁雙增長,增幅繼續超越華爾街預期,展現了消費經濟和由科技驅動的中國服務業的巨大韌性與潛力。

2016財年第四季度,受中國零售業務收入持續增長帶動,阿里巴巴集團收入同比增長39%,迎來過去四個季度中最大增幅。其中,阿里旗下中國零售平臺的季度收入達183.4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41%,在過去六個季度中增長最為強勁,這一增長勢頭領銜BAT。此外,來自移動端的貢獻進一步上升,移動端季度收入同比勁增149%至130.84億元人民幣,佔中國零售業務收入的比例升至71%,大大超過去年同期40%的佔比。

2016年財年全年,阿里巴巴集團平臺成交額突破3萬億,達到3.09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7%,其規模不亞於歐美主要發達國家全年的GDP,這表明阿里巴巴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經濟實體。此外擁有3.6萬名員工的阿里巴巴,2016財年收入已突破千億元,達到1011億元人民幣,由此成為人均產能最高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阿里巴巴集團以非常強勁的表現結束了2016財年。我們的移動用戶、活躍買家和交易額持續增長,品牌和商家不僅從銷售中獲得巨大價值,更可以在阿里平臺上連接消費者。同時我們持續投資長期戰略目標:全球化、農村、贏在一線城市,以及打造世界級的雲計算業務等,為未來增長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016財年第四季度,按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阿里巴巴集團EBITDA達到114.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2016財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集團經調整後淨盈利為76.35億元人民幣,2016財年經調整後淨盈利為427.41億元人民幣;經調整自由現金流為43.88億元人民幣,而2016財年的自由現金流達到512.79億元人民幣。

靚麗的財務數據之下,阿里持續為未來投資,本季度EBITDA利潤率為48%、同比微跌1個百分點。隨著互聯網成為中國新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看好中國服務經濟的阿里巴巴正在積極繼續佈局生態、投資未來,致力重構和提升產業鏈效能。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財務官武衛表示:“我們業績的出色表現,證明了中國經濟巨大的潛力,同時推動並形成了一系列以技術驅動為內核的各種新型商業模式。”

作為全球最大的移動經濟實體,在交易量之外,阿里巴巴平臺也展示出了極其豐富的產業形態。3萬億背後阿里生態參與者不斷分享繁榮,健康成長。過去幾個月,超過50位天貓商家意向啟動IPO,國際化以及村淘合夥人帶領下的農村致富效應顯現。目前,阿里巴巴零售商業生態創造的就業機會超過1500萬,帶動了3000萬左右的間接就業。據測算,淘寶和天貓店拉動新增內需,帶來的上游製造業稅收增長近1800億元。

截至財年四季度末,阿里旗下中國零售平臺上的年度活躍買家達到4.23億,較上一季度增加1600萬,同比增長22%,這意味著每3.2箇中國人中,就有一位在淘寶天貓購物;3月份的移動月度活躍用戶增至4.1億,較上一季度增加1700萬。此外,每位年度活躍買家平均帶來189元的年化收入,去年同期為171元;每位移動月度活躍用戶平均帶來123元的年化收入,去年同期為62元。

通過財報可以看到,阿里巴巴集團的業務已經不限於電商,還包括了雲計算、移動互聯網業務等多項業務,以及更多面向未來商業領域的投資。雲計算、互聯網基礎服務業務在財年第四季度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季度收入達到10.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75%,增速超過上一季度的126%,雲計算付費用戶數已超過50萬。繼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之後,阿里雲已成為全球第三大雲計算服務商。

本季度,阿里旗下中國零售平臺繼續在媒體營銷平臺方面開拓創新。阿里還推出新的數據產品以增強大數據平臺性能,讓商家通過手機淘寶App直播等創新營銷活動來傳播內容、建立獨特的品牌個性。

物流方面,通過集團投資的菜鳥網絡及其合作伙伴,實現電商“當日達”服務的城市從前一季度的7個增至財年第四季度的13個,“次日達”服務業已覆蓋中國88個城市,菜鳥網絡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其他公司10年的成就。截至財年第四季度,阿里在中國超過14000個農村建立農村淘寶服務站,提供購物及配送服務。

業內預測,新財年阿里巴巴GMV有望超過瑞典GDP衝擊“全球第20大經濟體”,2020財年有望衝進“全球前15大經濟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