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特级教师杨玉林解读2018全国高考语文II卷作文命题

6月8日,吉林省特级教师万信高中教学副校长杨玉林解读2018全国高考语文II卷作文命题。

吉林省特级教师杨玉林解读2018全国高考语文II卷作文命题

杨玉林:中学作文教学专家;全天候教师,教育教学专家;省特级语文教师;全国圣陶杯、创新作文、新概念作文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优秀青年教师大赛优秀导师。北华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市万信高中教学副校长。著有深受中学师生喜爱的作文专辑《文思鉴》。

吉林省特级教师杨玉林解读2018全国高考语文II卷作文命题

一、命题导向:

1、落实“以德树人”的教育需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引导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倡“大语文教育”——以课堂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领域拓展,实现“四结合”。

二、命题内容:

吉林省特级教师杨玉林解读2018全国高考语文II卷作文命题

三、审题:

1、看清两种人:

英、美军方,统计学家沃德。

2、看清两种观点:

英美军方观点: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统计学家沃德灌点:注意弹痕少的部分。

3、看清产生两种不同观点的原因:

英美军方眼中:挨打的飞机。

统计学家沃德眼中:返航的飞机。

4、看清其中潜藏的思维方式的区别:

英美军方:顺向思维——挨打多的地方,不再挨打。

沃德:异向思维——挨打不得的地方,不挨打。

5、看透其中蕴含的哲理:

(1)辩证的唯物主义范畴: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2)毛泽东的《矛盾论》中的哲学思想。

(3)习近平新时期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

这个命题材料中包含的主要矛盾是:飞机作战后能够幸存、返航。

6、其它立意点:

(1) 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

(2) 透过现象看本质。

(3) 敢于坚持自己的看法。

(4) 科学为据,事实为证。

(5) 正确对待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6) 实事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