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字增添了音樂美和形式美——李清照詞疊字研究

疊字增添了音樂美和形式美——李清照詞疊字研究

(一)

李清照最愛在詞中用疊字。在尚能確定為李清照所作的45首詞中,有19首用疊字。佔總數的42%強,共用疊字37次。除去重複者,有疊字30種。使用最頻繁的疊字是“蕭蕭、瀟瀟”,各用3次。其次是“依依、悽悽、深深”,各用2次;孤例疊字有25種,佔李詞疊字總數的83%強。

歐陽修《蝶戀花》有“庭院深深深幾許”句。“深深”,寫出庭院的幽深。可是作者還嫌情致未出,又迭一“深”,加上疑問詞語,寫出庭院重迭、深邃,充滿神秘氣氛。非“深”字三迭的渲染,實在不容易出此效果。李清照特別欣賞這一句,其《臨江仙》自序曰:“歐陽公作《蝶戀花》,有‘深深深幾許’之句。予酷愛之,用其語作庭院深深數闕”: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常扃。(《臨江仙》)

庭院深深深幾許,雲窗霧閣春遲。(《臨江仙》)

李氏反覆摹仿的原因,就是“酷愛” ,那“深”字三迭。

李詩《上樞密韓公工都尚書胡公》有句:“車聲轔轔馬蕭蕭”。很顯然,這是套用杜甫《兵車行》的“車轔轔,馬蕭蕭”,只是多一個“聲”字而已。究其原因,不是因為喜愛這兩個疊字,又是什麼呢?毫無疑問,這都是李氏愛疊字的佐證。

李清照詞中,還有非疊字連用的現象。如《蝶戀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憐春似人將老。”前句的節拍無疑應是上4下3,所以兩個“花”並非疊字。從語法看,前“花”是“插”的賓語,後“花”是“笑”的主捂。又《點絳唇》:“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前句四言平分為兩個節拍,兩個“春”在句中充任不同的成分,不是疊字。

李詞中還有間隔連用同一字的現象。如:

此花不與群花比。(《漁家傲》)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剪梅》)

春到長門春草青。(《小重山》)

香消酒未消。(《菩薩蠻》)

這兩種現象雖然不能與疊字相提並論,不過亦可見李氏愛在一句中反真用某一個字。這在表達效果上與疊字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附此一筆。

以上,不難看出李清照十分愛在詞中用疊字。


(二)

美學講究統一和變化的辯證關係,要求統一中有變化,變化中有統一。詩歌形式之美在於聲音、節拍和押韻。其中聲音和節拍體現變化,押韻則體現統一。李清照詞用了疊字,使本來就比律詩豐富多彩的詞,在聲音、節拍、押韻及其統一和變化關係方面,更加絢麗多姿。

律詩把平仄兩種聲音的詞語對比使用,由此組成一句;句與句又對比,組成一聯;聯與聯再對比,組成一絕。一絕四句,完成一個音程。如果擴大為絕與絕對比,就形成一律;再擴大為律與律對比,就產生排律。可見,律詩是按照對比規則組織起來的;不論句、聯、絕、律,將它們拆散後都是或平或仄的詞語。也就是說,詩歌聲音的變化歸根到底在於平仄兩種。這無疑太單調了。調在此基礎上大大進了一步。李清照認為:“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詞論》)單就聲音而言,詞不象律詩那樣只講平仄,還求平上走入四聲的變化。“平聲者哀而安,上聲者厲而舉,去聲者清而遠,入聲者直而促”(《元和韻譜》)。疊字入詞,誇大了長短升降之聲調的變化,加強了平上去入之四聲的表現力。李氏喜用疊字,恐怕也是這個緣故吧。《蝶戀花》:“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懨懨”兩平聲相連,聲音纏綿,與煞尾的“少”形成鮮明的緩促對比,困頓的情狀表現得十分強烈。又如《添字採桑子》;“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捲有餘情。”“葉”是入聲,兩入聲相迭,聲調非常急促;“心”是平聲,其聲調本來就長,復迭就更舒長。這兩個疊字,一促一舒,急緩相間,對比強烈,相得益彰。再如《行香子》:“黃昏院落,悽悽惶惶”。兩句疊字均是平聲。4個長聲調連用,將悽惶之情淋漓傳出,且令讀者有無窮無盡之感受。按詞譜要求這後句應是仄仄平平。作者為了表達的需要,竟用清一色的平聲字。詞的聲調本於作者的心音。為了準確表達思想感情,李清照不入窠臼,敢於創新。因此李清照詞不僅有視覺上的參差美,而且有聽覺上的音樂美。這種音樂美,並非來自作者的矯揉造作,而是詞人感情的真實、自然流露。

節拍是詩詞的動律。有了聲音,再有節拍來運行它,詩詞就會活潑潑地流動起來。所謂節拍,包括句式長短、句法組織形式。律詩句式多數不出五言、七言兩種。它的節奏基本上是兩個音節(即兩個字)為一個單位,最後一個字則單獨成為一個節拍。每句的節奏點,一般固定在第二、第四、第六字上。律詩的節拍,與意義單位大多是一致的。詞初創時,不一定專指長短句,為了同音樂融合,不能不將詩的字數與音樂的音數相吻合。這樣,詩體才蛻變為長短句。詞的長短節拍,本於音樂的長短節拍,又合於人類情緒的自然節拍。詞的節拍比律詩的節拍複雜多變。疊字的結構比較緊密,不能拆開。李清照常用疊字顯示節拍和節奏點的變化,使詞的節拍形式更加多種多樣。下面僅以七言句為例,即可看出疊字在李詞中的積極作用:

(1)“隨意杯盤雖草草”(《蝶戀花》)

(2)“瀟瀟微雨聞孤館”(《蝶戀花》)

(3)“恨瀟瀟無限風雨”(《多麗》)

(4)“梅蕊重重何俗甚”(《攤破浣溪沙》)

(5)“物是人非事事休”(《武陵春》)

(6)“庭院深深深幾許”(《臨江仙》)

(7)“小風疏雨蕭蕭地”(《孤雁兒》)

上面,(1)節拍形式是:2——2——1——2;按意義可歸納成上2下5;其節奏點為第二、第四、第五字。(2)節拍形式和節奏點都同(1),按意義則歸納為上 5下 2。(3)節拍形式是:l——2——2——2;意義單位是上1下6;其節奏點是第一、第三、第五字。(4)節拍形式和節奏點都同(l),按意義則歸納為上 4下 3。(5)節拍形式是:2—— 2—— 2——1;節奏點在第二、第四、第六字;其意義單位則同(4)。(6)節拍形式是:2——3——2;節奏點在第二、第五字,意義單位同(l)。(7)節拍形式和節奏點均同(5),意義單位則可歸納為上6下1(或上2中4下1)。由此可見。李詞的節拍多樣,節奏點多變。

韻是詩的靈魂,也是詞的靈魂。押韻的目的是為了聲音的諧和。詩詞不管如何千變分化,最終由韻來統一。韻之所以能把全篇各部分統一起來,就是依仗“同聲相應”的規則(劉勰《文心雕龍》)。同類樂音一再重複,就造成聲音迴環、統一的美。李清照常用疊字押韻,以加強這種美感。李詞句尾押韻的疊字有12次,這佔李詞疊字總數的三分之一。如:

髻子傷春懶更梳,晚風庭院落梅初,淡雲來往月疏疏。(《浣溪沙》)

小院閒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沉沉,倚樓無語理瑤琴。(《浣溪沙》)

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鳳凰臺上憶吹簫》)

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訴衷情》)

帝裡春晚,重門深院;草綠階前,暮天雁斷。樓上遠信誰傳?恨綿綿。(《怨王孫》)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多麗》)

揉破黃金萬點輕,剪成碧玉葉層層。(《攤破浣溪沙》)

詞本來是一種極富變化的文學樣式,難以統一。因此,不少詞牌的韻腳比律詩密。用韻字的頻繁出現,尤如一首樂章中主旋律的反覆加強。李清照用疊字押韻,實際上擴大了韻腳,使統一的基礎更深厚更牢固。這不僅加強了表達作用,而且使形象更鮮明更突出。

從以上分析可見,李清照詞中的疊字從多方面增添了作品的音樂美和形式美。


(三)

疊字不僅兼有雙聲、迭韻兩者的音韻之美,而且多有一定的感情色彩,不少疊字還具有濃郁的抒情性。李清照善於用疊字抒情,即使用它們狀物寫景,也往往借物寓情,景中含情,情與景物似水乳交融。

《念奴嬌》:“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這幾句既寫出一場漫長的春雨,更寫出思婦複雜的心理狀態。“惱人天氣”飾以“種種”,不僅指風雨天氣,而且包括“寵柳嬌花”的明媚天氣。為什麼明媚春光也“惱人”呢?時近寒食節,又有“寵柳嬌花”,本該踏青賞玩一番,卻只能“重門須閉”,獨守閨房。這是為什麼呢?良辰美景不以為然,反而覺得“惱人”,這自然因情緒不佳所致。“種種”二字原無褒貶之意。可是,這裡它們卻概括了“惱人天氣”之多而長久,寫出思婦痛苦之深而沉重。所以這平平常常的一個疊字,包含著主人公的無限情感。

《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事事”本來也沒什麼感情色彩。然而它與 “休”字相連,就寫出百感交集、萬念俱灰的沉痛心情。

《聲聲慢》是李清照後期傑作,它在疊字運用上具有登峰造極的成就。全篇97個字,用驚心動魄的描寫,細膩地展示作者曲折的內心世界;用精煉概括的語言,集中地反映詞人複雜的精神面貌。哀愁的詞語、悽慘的調子,無一不是她飽經憂患後低沉的傾訴,無一不是她歷盡折磨後急促的憂嘆。開頭7種疊字連用,歷來多有評論,恕不累贅。從總的傾向看,還是褒獎多於貶斥。其實,翻遍古詩,疊字連用例還真不少,但是無一能勝過此例:“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尋尋覓覓”,寫主人公起床伊始若有所失,到處尋找。寫出女主人公的空虛、不安和恍惚。“冷冷清清”,承上啟下,交待尋覓的結果——毫無所獲,仍然孤苦伶仃、無依無靠。冷清至極,自然而然引出下文:“悽悽慘慘慼戚”,極力渲染她此時此刻的淒涼、悲慘和優戚。這種悲愁、淒厲的氣氛籠罩全篇。這些疊字是作者長期積鬱的反映,均含強烈的感情色彩。這七個疊字中,“尋尋、清清、悽悽”都是平聲,“冷冷、慘慘”都是上聲,“覓覓、慼慼”都是入聲;其中又雜以同聲、迭韻,變化中有統一。幾種不同調值的疊字交錯運用,造成節拍侷促、舒緩交替出現,張馳有致。“覓、戚”等押韻,使種種變化歸於統一,這兩種疊字使韻腳擴大,統一的因素由此得到加強。眾多疊字連用本身,又有特殊的表達作用,不僅加強了藝術效果,而且豐富了作品的內容。當然,這一切既是作者苦心經營的結果,更是她思想感情的寫照。可見,這些疊字集音樂美、形式美、抒情美於一身。《聲聲慢》一口氣連用七個疊字,是前無古人的創舉。

總之,李清照詞喜用疊字,善用疊字,巧用疊字,充分發揮疊字的各種功能,加強了作品的音樂性、抒情性,增強了作品的形式美、感染力,豐富了作品的內容,為後人創造了成功的經驗,不愧為“大家”。

疊字增添了音樂美和形式美——李清照詞疊字研究

疊字增添了音樂美和形式美——李清照詞疊字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