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心灵伴侣”(二)

介绍“心灵伴侣”(二)

介绍"心灵伴侣"

专注于爱,不要计较,会让关系变得很不同。猜疑会改变,规则会改变,评估结果的方式也会改变。你也许不太能接受这样的崭新观念,所以我会在第11章解释一些最常见的疑虑与问题。不过想知道自己是否适用"心灵伴侣",还得自己尝试。

因此看来,平等对话阶段与"心灵伴侣"的第一大不同,在于从尝试沟通转变为把情爱八招作为增强双方关系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差异2 不再改变伴侣,而是自我改变

大多数人在解决问题时,总会想尽办法说服伴侣改变。

·唉,若你能随手整理就好了!这是个合理的要求,很公平,而且也很容易做到。

·只要一周赞美我一次就好了。这样的要求过分吗?只要一次,说我很漂亮,或说你很喜欢我做的菜。

·你每天晚上不停地打电话,都没有时间陪我们,这对我们太不公平了。你得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样才公平。

·你又在批评我了,我痛恨这样。你难道不知道这些批评很伤人吗?再说,那完全无法改变我。省点力气吧!

要求伴侣改变是最常见的解决方法,也是最没用的方法。

当你使用心灵方法时,你们的关系会发生改变,但不是你启动的,它会自然发生,无须人为强迫或做作。改变发自灵魂深处,而且持久。当你试着改变伴侣时,等于将心灵赶出这段关系。记住托马斯·莫尔所说:"想象力的转变,哪怕是一点点,对生活的影响也比努力去做要大。"

在第8章中,我们将讨论包容的力量。我们会详细看到改变在心灵关系中发生的过程。当你将重心放在伴侣与两人间的问题上时,改变不可能发生。尝试改变伴侣时,你会碰到两个难题:

1.让伴侣感到不被尊重。

2.虽然可能有暂时的改变,但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尝试改变伴侣,只会让伴侣感到不受尊重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簇小火苗,终其一生努力保持火苗燃烧旺盛。火苗就是你对自我的爱、内心的力量、幸福与安宁感。每次与伴侣互动时,不是在火苗上撒沙,就是对它吹口气,让火烧得更旺。爱是为了点亮并保持所爱之人内在的火苗。我们可以想象这个画面,当我们以"公平"或"建议"之名坚持要伴侣改变时,等于是在伴侣内在的火苗上撒下大量的沙子或水,浇熄了两人的幸福。

要伴侣改变,就是在浇熄他的火苗。那不是为爱添柴,会让原本想伴你终生的伴侣感到不受尊重。另一半有权邋里邋遢、喜好交际、心不在焉、狂热于工作、狭隘自私、习惯迟到或对父母粗鲁。这些也许都是你不喜欢的,但对方不必为你改变。

伴侣的"缺点",或许正是当初吸引你的优点--不论是爱情让你变得盲目,还是你曾经所爱的优点早已变形。当初你眼中的慷慨大方,现在成了挥霍无度;当初所爱的那个打破旧习的偶像,此刻是你眼中的叛逆;当初你欣赏他的雄心壮志,现在却嫌他空话连篇;当初你欣赏他天马行空,现在却批评他没有礼教。

伴侣有自己的人格特质、家庭背景以及过去种种的生活经历。对方并非天生完美,随时满足你对爱的梦想;伴侣也有梦想,有追求那些梦想的权利。

女人往往需要男人表达更多情感与认可。她们希望得到更多的赞美与欣赏,享有更多亲密时刻。

而男人常与女人相反,希望享受轻松关系,不需费力维持。他们喜欢"平行游戏",两人一起自在阅读,或在车库悠闲缓慢地工作,对彼此的爱心照不宣。

你有权追求想要的,伴侣也一样,所以最后也许无法事事尽如己意。这不是问题,而是真实生活。强求伴侣改变,只会导致两人间的不合、愤怒与疏离。这可不是爱、尊重与支持。

改变伴侣将不得其果

当你不停地唠叨伴侣老爱迟到、邋里邋遢或是漫不经心时,就算你的话具有建议性,也不失温柔,伴侣还是会觉得你的意思是:"我做得不够好。如果我愿意改变,你就会更爱我。"所以对方只会觉得:"你在批评我。"

所以,也怨不得伴侣心中暗想:"我不坏,我觉得自己这样挺好。就算你不爱我这个样子,我还是爱我自己。"

当你批评一个正常人时,已经启动了对方的防卫本能,对方可能刻意或无意地变本加厉。如果另一半只是一味配合你的期待,从不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才可怕。你要感谢伴侣,在面对你的批评或要求他改变时,还能努力坚持自我。

你也许会说:"可是,我努力说服他变得更有逻辑、更懂得思考,或更有能力,因为我知道那样不但对他好,也对我们的关系好。我做的是对的!"

对或不对要看对方是不是有同感才行。

人不太可能为伴侣改变自己根深蒂固的行为习惯,除非自身就不喜欢这些。你越传递你的爱、创造包容的气氛,就越让对方勇于尝试改变。只有当你表达出包容、支持,而不是批评的时候,改变才有可能发生。

再次重申,以说服伴侣改变来解决问题,不但不尊重对方,也毫无效果。然而年复一年,多数夫妻总是想尽办法改变对方,因为那是他们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心灵伴侣"建议--转移关注点

在"心灵伴侣"中,你不再将注意力放在伴侣身上,而是转移到自身。你的行动发自内心,希望自己变成更具灵性的成熟人士。在"心灵伴侣"中,只需要一方即可进行改变。

将这段关系视为机会,让你成为理想中的心灵人,更贴近真实自我,与伴侣更亲密、更真诚、更热情。

在"心灵伴侣"中,问题并非"我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该如何满足我的需求?我该如何向伴侣传达我的需求?",而是"如果我想表现出最真实的自我,该怎么做?"。情爱八招将给你提供非常详细的答案。

在"心灵伴侣"中,无论伴侣如何都没关系,重点是你的反应。你的任务是注意自己、认识自己,发挥爱的领导才能。当你使用这个方法时,自然能拉近两人的关系。

"这是我的问题"

在我辅导的一个八人团体中,沙伦变得非常厌烦蒂姆。蒂姆是团体中的一员,但不是沙伦的丈夫。蒂姆是高级瑜伽学生,开口闭口都是瑜伽,甚至在团体里也随时摆出瑜伽坐姿。沙伦觉得他很爱"耍酷",他以自我为中心这种行为破坏了团体的气氛。她要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当,她认为其他队员都该配合她的计划。

每次沙伦对蒂姆谈起他的瑜伽时,我会对她说:"沙伦,你这股怒火是哪里来的?"我请她看清厌烦的感觉,看清她可以从自己的愤怒中学到什么。沙伦痛恨我的介入,她要我和其他成员站在同一阵线,让蒂姆知道自己的自私与自大。但我们帮她看清楚,蒂姆有权那样做,而沙伦的感觉也让她有机会了解自己。她为什么那么讨厌蒂姆的举止?"这不是蒂姆的问题,这是你的问题。"我告诉她。

沙伦花了好几周的时间,才想通我那句"这是你的问题"的意思。在她的观念里,蒂姆是破坏团体和谐气氛的人。

在沙伦愿意查找生气的原因后,想起她过去也练过瑜伽,却因疏于练习而荒废,她为此感到懊悔。蒂姆激发出她内心那股懊悔。当沙伦感到懊悔时,便又自觉地将练习瑜伽列入日常计划中去。

厌恶伴侣时,记得"这是我的问题"这句话。身为"心灵伴侣",不要问:"为什么我的伴侣会做这种蠢事?"而要问:"为什么我对另一半的行为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心中这股"怒火"是从哪里来的?这件事让我了解自己多少?"

在双方关系中有你不喜欢的东西,你想"修理"它,可以。方法就是不要为伴侣的行为焦虑,随它去。你的矛盾、渴望或不满不是出在别人身上或别的地方,你追求的平静与幸福其实都在你心里。这是你们双方关系运作的起点。

爱的练习4

这是我的问题

想想伴侣让你讨厌的事,一件让你觉得对方冷漠或自私的事。

就当是个习题,试着想出一个能对事情有所贡献的方法。你能做什么?

这会是个效果惊人的练习。认真、谨慎地进行。把过程记录在日志中或与朋友倾诉。

"如果眼中只看到自己,是不是很自私、很自我呢?"曾有人这样问我。

注重自我,可以让你与自己、他人更亲近,让你变得更诚实。注重自我完全不同于自私、自我陶醉或自恋,而是让你不致变得冷漠与不诚实。当你在意自我时,这些不好的特质都将随之消失。在意自己的心灵旅程,会引导你走向爱的心灵方向,并努力加以实现。

……当你好好照顾自己时,就是在帮助所有人。你不再是世人的痛苦根源,反而变成愉快喜悦的源泉。到处都是知道好好照顾自己的人与愉快喜悦的人。他们是我们最强大的支撑力量。他们做的每件事,都是为他人而做。

--一行禅师

搞好双方关系是一门艰难的功课,这是根深蒂固的世俗观念。真的,许多有切身经历的人都认同这种观念。可悲的是,多数人一辈子都在做错误的艰难功课,试着改变或忍受伴侣。这是无效又令人感到挫折的艰难功课。成为心灵人,唤醒你的真实自我与最深层的欲望,学习如何不被爱与怜悯操纵--这是艰难的功课,但最后一定有出口!它是让人无限满足的艰难功课,让你们的关系达到理想的境界。

"心灵伴侣"教导我们如何正确地做艰难功课!这份功课存在于你的心灵道路,也就是通往连结真实、爱与内在平静的旅途上。还有一个优点是,你这一路上所做的功课,将比你做的任何事更能提升你们的关系。

两性关系是一种心灵修行

我们不习惯将两性关系视为一种心灵修行。提到心灵修行时,我们总会想到冥想、祷告、宗教练习、读圣经、写日记、幻想或与心灵老师交流。

本书设定的前提是,你可以让两性关系成为心灵修行的一部分。如果你已经开始心灵修行,请将你们的关系加进来;如果没有,那你们的关系便是开始心灵修行的最佳契机。就像你学习冥想,必须投入冥想练习数年。你将从本书学到"心灵伴侣",并练习数年。把冥想、心灵伴侣或其他心灵修行与让你更进一步认识自己,并升华彼此的爱的方法放在一起,你会发现自己对心灵成长有所抗拒,越过那道障碍,你将变成一个更快乐、更深情的人。

爱的练习5

改变伴侣

1. 选择一个爱的练习1中列举的两人相处时的问题。

2. 在日志中写下一两个句子,描述如果伴侣愿意改变,你将有何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3. 在一到十的选项中,一表示"不曾发生过",十表示"极有可能",给前一道题选择一个选项。依照上述做法,伴侣改变的可能性有多大?

4. 就同样的问题,写下"我对伴侣的举止反应如此强烈的原因是______。"

5. 假设伴侣不可能改变这个行为,你认为自己的反应会改变吗?解释你的理由。

两性关系可能是现今最有力的心灵道路。它是我们拥有的最佳工具。如果我们知道如何用心经营,它可能是通往真理的最快捷有力的道路。

--莎克蒂·高文

有些心灵团体会创造特别的环境,协助学员专心进行心灵修行。例如,旧金山禅学中心有一个在山上的禅修中心,那里的学生都会受邀成为工作人员的一分子。在学生整理房间、花园,准备餐点与到处布置鲜花时,也在"练习"温和与虔诚。我认识一个葛吉夫(Gurdjieff)体系的团体,到了"修行"的周末时,团员们自动进入高压力的厨房进行长时间工作,让自己专注于高压引起的感觉与反应。

有位女士告诉我,她问足球队里的每个孩子,他们在练习中学到什么,以及下次练习时希望能有什么样的进步。这是让足球比赛成为一种"心灵修行"的方法,让孩子以追求自我进步的心来踢足球。

"心灵伴侣"可说是将彼此的关系视为心灵修行的真实生活的实验室。你们的关系引发的某些情绪与行为,正是你专注与学习的元素。在努力追求"关系与心灵和谐"的过程中,关系自然得到改善。

"心灵修行"使用"修行"一词,具有双重意义。它意味着职业或生活方式,例如医生"练习"医学,也意味着从修行中学习。如果你"练习"付出爱、不偏袒、包容与原谅生活中的一切,那么在面对困境时,你极可能会以心灵方式回应,因为你已经修行过。

将彼此的关系当成心灵修行的好处是不需要额外的时间,相反的,只需要日常活动中的小小改变。你无须刻意腾出数小时与伴侣做刻意设计的活动,也无须填写冗长的问卷或测验。除了几个小实验,包含冥想与写日志外,你无须腾出额外的时间。你需要的是准则,不是额外的时间。

"心灵伴侣"可以迅速改善彼此的关系。大多数夫妻在决定开始时,便已体验正面的改变。心灵旅程的目标--例如深层自我认知或加强包容与原谅--也许要数月至数年才能达成,但彼此关系的正面改变会立刻显现。

与工作有关的"心灵伴侣":卡伦与阿尔

卡伦与阿尔彼此深爱,而且关系稳定,但有一个大问题正在影响他们的关系:卡伦的新上司是个麻烦人物,因此阿尔不停地说服她辞职。

当卡伦带着满腔怒气下班回到家,想把上司的恶形恶状告诉阿尔时,阿尔却不想听,还开始批评卡伦。

他说:"你就是缺乏改变的勇气,别害怕,辞职就是了。你又不是卖给公司了,喘口气,去追求你的作家梦吧!"

卡伦知道,没有她的薪水,这个家根本撑不下去,即使短期也不行,更何况她非常珍惜这份工作。一开始,两人试遍过去所学的沟通技巧,卡伦的技巧更胜一筹。虽然阿尔很努力,却经常惹得卡伦火冒三丈,因为他不听卡伦的想法,对她的话也不回应,还经常打断她的话,说话时总是以"你"而非"我"开头。现在不仅为了工作,即使是在沟通中,夫妻也经常争执不休,也变得更加坚持各自的立场。

阿尔想到我正在辅导的团队,于是决定认识"心灵伴侣"。他刚来时感到愤怒又挫折,觉得自己全力支持卡伦却不被理解,不知该如何继续。

我建议阿尔以自我克制做心灵修行,也就是情爱八招中第四招,即本书第5章探讨的主题。他决定给自己两周的时间,这期间他绝不对卡伦说出任何负面、批评或命令性的话。

一周后,他回来向团员报告结果:

我们家的气氛在一夜之间完全改变。一开始,我们都很安静。到了第三天,我才惊觉,长期以来我都将问题怪到卡伦身上,其实我才是一切不愉快的根源。当我绝口不提辞职的事后,争吵也跟着停止了。虽然心里仍然认为是她的错,但我们之间的关系渐渐好转。我们对这样的改变感到满意。

接下来几周,阿尔开始练习其他招数,例如"假装"、"独立行动"以及"接受"。他领悟到第二件事:卡伦有权维护她的立场。阿尔原本认为一切都是卡伦的错,现在知道双方的观点都是正确的。这对他也是个启示。

当阿尔练习"接受"(情爱八招第八招)几周后,他将注意力放在观察她的一切上。他知道卡伦的父亲曾经一度辞职,害得全家人陷入贫穷的混乱时期。他看出来,安全感对卡伦极为重要,因而开始接受她是在做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他努力控制自己,不再对她的工作提出任何建议。

这个故事的结尾是,18个月后,卡伦升职了,取代了爱找麻烦的上司的位置。她在部门订定弹性上班制,这样她一周只需工作四天。到了周五,她便到租来的小木屋实现多年来的写作梦。

当阿尔开始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灵行为,不再试着解决问题时,威胁两人幸福的疏离消失了。

何者优先:心灵或关系?

我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在"心灵伴侣"中,个人的心灵成长和两人的关系,何者比较重要?何者优先?

答案是无所谓,因为两者早已交融在一起。

例如,我们将学到一项阿尔所做的情爱八招之一:自我克制。如果伴侣对你吼叫,你能保持安静,稍后再以不冒犯的方式回应,不但适时将心灵价值融入关系,也把彼此的关系变得更愉悦。两性关系让你有机会表现心灵层面,滋润你的灵魂,而你的心灵也为你带来改善彼此关系的机会。两者同时发生。

将彼此的关系视为追求心灵生活的方法,或将心灵生活视为改善关系的方法。在"心灵伴侣"中,爱与心灵成长支撑着彼此。

为何两性关系是心灵修行的绝佳场所

我有幸聆听一场令人赞赏的演讲,心灵作家伊雅娜·范赞特(IyanlaVanzant)告诉我们:"如果想测试自己的心灵,那就去恋爱。独处时,你会像佛祖那般具有灵性。"

两性关系是修炼心灵价值的绝佳场所,因为它绝对会在那里得到考验。在感情里,你极可能感到疏离,回到最坏的人格面,并体验到愤怒、恐惧与困惑。所以彼时彼地,你有机会接受那些心灵的挑战。亲密关系会放大你的优点与缺点,只要专心,你便能真的看清自己。你能看到心灵"练习"的确改变了自己。

灵性不是需要持续学习的原则,而是可以渐渐养成的品质。养成这种品质的最佳场所,就在你与爱侣的关系中。

心灵修行如何深化彼此关系

两性关系能够提供心灵修行的完美机会,反之亦然。你有灵性就能磨炼两性关系到最完美的境界。你的灵魂有更博爱的力量,超越个性与能力所及的博爱。你越关注灵魂,就越会被你内心深处的东西所激励,而你就越接近真实的自我,就能与伴侣拥有深层的联结。

两性关系会引领你发现真实自我。当你将自己投资在某人身上,将所有希望与梦想寄托在某段关系时,就会变得脆弱无助。爱的本质让你在某些方面变得依赖。一定程度的依赖完全是健康、正常的,但也可能令人感到害怕。这种恐惧是真实自我的一部分,别因为觉得它陌生又不愉快,就急着逃避,有它是好事,应该正面迎接。脆弱无助正是心灵成长的绝佳机会。

在长久埋藏内心的感觉浮现后,那个更真实、更不"约束"的--也就是那个脆弱的--你会觉得脆弱无助。你感到脆弱、恐惧、羞愧或悲伤。但如果你拥有任何感情关系,作为一个真实的你感觉完全被人接受、被人喜爱,你的真实自我会感到放松的愉悦。如此一来,你会是个让人真正喜爱的人。众人都被你吸引,喜爱你,想接近你。

现在我们来想象一下你与你相爱的人的一次经历,搜寻并分享你最深层的恐惧、懊悔、自卑或羞愧。虽然需要勇气,但这些感受让你变得更真实,与你所爱的人更亲近。

两性关系是让你专注于心灵旅程的绝佳机会,因为感情能给你具体的机会,让你变得更真实。你的心灵成果将创造出有深度又真实的关系。

重点回顾

我们来重温"心灵伴侣"的重点。

1.因为人性的进步,让我们意识到心灵的价值,而且有权决定如何经营(虽然世上很多人反对心灵发展,但那不会改变这些先行者已经开拓了这个领域的事实),许多夫妻准备跨向新层次的亲密伴侣关系。

2."心灵伴侣"建立并扩展在公正、公平与良好沟通的基础上,也是平等对话阶段追求的。

3.两个基本差异,区分了平等对话阶段与"心灵伴侣"。

第一个差异是,从沟通发展到情爱八招,这是解决冲突和让关系成长的主要方法。我们过去将沟通视为唯一有效的方法,现在我们发现情爱八招是只需单方面意志的行动,这种行动受心灵成长的期望所激励并展开练习。在使用情爱八招时需要强大的意愿,才能在关系中扮演领袖角色。我们看得出来,之所以说在情感双边关系中超越沟通与协商非常重要,皆源于该模式是建立在掌控市场的价值观上,而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爱的目的是学习让自己更懂得施与受,而爱的报酬就是它本身。

第二个差异是焦点的改变。从试图改变伴侣以及彼此的关系,转移到说服自己改变,专心追求自身的心灵目标。身为一位心灵伴侣,将两人的关系视为心灵修行,一个可以随时让心灵价值发挥作用的机会。你不停自问:"假如我要追求最高的心灵价值,现在该怎么做?"这些心灵价值包括远离孤僻、恶习、恐惧、无知、控制欲与不安,追求契合、选择、真诚、情爱、察觉、让步与内心平和。

爱的练习6

第一印象

在日志中写下这些问题的答案,或与伴侣、朋友讨论这些问题。

1. 读完这一章后,"心灵伴侣"的哪些方面吸引你?

2. 你有什么问题或疑问?

3. 哪些方面不吸引你?

现在我们准备就绪,要学习情爱八招。它们有清楚且容易操作的指南,引导你轻松地以心灵价值作为行为准则。现在就出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