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心靈伴侶”(二)

介紹“心靈伴侶”(二)

介紹"心靈伴侶"

專注於愛,不要計較,會讓關係變得很不同。猜疑會改變,規則會改變,評估結果的方式也會改變。你也許不太能接受這樣的嶄新觀念,所以我會在第11章解釋一些最常見的疑慮與問題。不過想知道自己是否適用"心靈伴侶",還得自己嘗試。

因此看來,平等對話階段與"心靈伴侶"的第一大不同,在於從嘗試溝通轉變為把情愛八招作為增強雙方關係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差異2 不再改變伴侶,而是自我改變

大多數人在解決問題時,總會想盡辦法說服伴侶改變。

·唉,若你能隨手整理就好了!這是個合理的要求,很公平,而且也很容易做到。

·只要一週讚美我一次就好了。這樣的要求過分嗎?只要一次,說我很漂亮,或說你很喜歡我做的菜。

·你每天晚上不停地打電話,都沒有時間陪我們,這對我們太不公平了。你得改變自己的行為,這樣才公平。

·你又在批評我了,我痛恨這樣。你難道不知道這些批評很傷人嗎?再說,那完全無法改變我。省點力氣吧!

要求伴侶改變是最常見的解決方法,也是最沒用的方法。

當你使用心靈方法時,你們的關係會發生改變,但不是你啟動的,它會自然發生,無須人為強迫或做作。改變發自靈魂深處,而且持久。當你試著改變伴侶時,等於將心靈趕出這段關係。記住托馬斯·莫爾所說:"想象力的轉變,哪怕是一點點,對生活的影響也比努力去做要大。"

在第8章中,我們將討論包容的力量。我們會詳細看到改變在心靈關係中發生的過程。當你將重心放在伴侶與兩人間的問題上時,改變不可能發生。嘗試改變伴侶時,你會碰到兩個難題:

1.讓伴侶感到不被尊重。

2.雖然可能有暫時的改變,但無法真正解決問題。

嘗試改變伴侶,只會讓伴侶感到不受尊重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簇小火苗,終其一生努力保持火苗燃燒旺盛。火苗就是你對自我的愛、內心的力量、幸福與安寧感。每次與伴侶互動時,不是在火苗上撒沙,就是對它吹口氣,讓火燒得更旺。愛是為了點亮並保持所愛之人內在的火苗。我們可以想象這個畫面,當我們以"公平"或"建議"之名堅持要伴侶改變時,等於是在伴侶內在的火苗上撒下大量的沙子或水,澆熄了兩人的幸福。

要伴侶改變,就是在澆熄他的火苗。那不是為愛添柴,會讓原本想伴你終生的伴侶感到不受尊重。另一半有權邋里邋遢、喜好交際、心不在焉、狂熱於工作、狹隘自私、習慣遲到或對父母粗魯。這些也許都是你不喜歡的,但對方不必為你改變。

伴侶的"缺點",或許正是當初吸引你的優點--不論是愛情讓你變得盲目,還是你曾經所愛的優點早已變形。當初你眼中的慷慨大方,現在成了揮霍無度;當初所愛的那個打破舊習的偶像,此刻是你眼中的叛逆;當初你欣賞他的雄心壯志,現在卻嫌他空話連篇;當初你欣賞他天馬行空,現在卻批評他沒有禮教。

伴侶有自己的人格特質、家庭背景以及過去種種的生活經歷。對方並非天生完美,隨時滿足你對愛的夢想;伴侶也有夢想,有追求那些夢想的權利。

女人往往需要男人表達更多情感與認可。她們希望得到更多的讚美與欣賞,享有更多親密時刻。

而男人常與女人相反,希望享受輕鬆關係,不需費力維持。他們喜歡"平行遊戲",兩人一起自在閱讀,或在車庫悠閒緩慢地工作,對彼此的愛心照不宣。

你有權追求想要的,伴侶也一樣,所以最後也許無法事事盡如己意。這不是問題,而是真實生活。強求伴侶改變,只會導致兩人間的不合、憤怒與疏離。這可不是愛、尊重與支持。

改變伴侶將不得其果

當你不停地嘮叨伴侶老愛遲到、邋里邋遢或是漫不經心時,就算你的話具有建議性,也不失溫柔,伴侶還是會覺得你的意思是:"我做得不夠好。如果我願意改變,你就會更愛我。"所以對方只會覺得:"你在批評我。"

所以,也怨不得伴侶心中暗想:"我不壞,我覺得自己這樣挺好。就算你不愛我這個樣子,我還是愛我自己。"

當你批評一個正常人時,已經啟動了對方的防衛本能,對方可能刻意或無意地變本加厲。如果另一半隻是一味配合你的期待,從不表達自己的想法,那才可怕。你要感謝伴侶,在面對你的批評或要求他改變時,還能努力堅持自我。

你也許會說:"可是,我努力說服他變得更有邏輯、更懂得思考,或更有能力,因為我知道那樣不但對他好,也對我們的關係好。我做的是對的!"

對或不對要看對方是不是有同感才行。

人不太可能為伴侶改變自己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除非自身就不喜歡這些。你越傳遞你的愛、創造包容的氣氛,就越讓對方勇於嘗試改變。只有當你表達出包容、支持,而不是批評的時候,改變才有可能發生。

再次重申,以說服伴侶改變來解決問題,不但不尊重對方,也毫無效果。然而年復一年,多數夫妻總是想盡辦法改變對方,因為那是他們能想到的唯一辦法。

"心靈伴侶"建議--轉移關注點

在"心靈伴侶"中,你不再將注意力放在伴侶身上,而是轉移到自身。你的行動發自內心,希望自己變成更具靈性的成熟人士。在"心靈伴侶"中,只需要一方即可進行改變。

將這段關係視為機會,讓你成為理想中的心靈人,更貼近真實自我,與伴侶更親密、更真誠、更熱情。

在"心靈伴侶"中,問題並非"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該如何滿足我的需求?我該如何向伴侶傳達我的需求?",而是"如果我想表現出最真實的自我,該怎麼做?"。情愛八招將給你提供非常詳細的答案。

在"心靈伴侶"中,無論伴侶如何都沒關係,重點是你的反應。你的任務是注意自己、認識自己,發揮愛的領導才能。當你使用這個方法時,自然能拉近兩人的關係。

"這是我的問題"

在我輔導的一個八人團體中,沙倫變得非常厭煩蒂姆。蒂姆是團體中的一員,但不是沙倫的丈夫。蒂姆是高級瑜伽學生,開口閉口都是瑜伽,甚至在團體裡也隨時擺出瑜伽坐姿。沙倫覺得他很愛"耍酷",他以自我為中心這種行為破壞了團體的氣氛。她要讓他知道自己的行為不當,她認為其他隊員都該配合她的計劃。

每次沙倫對蒂姆談起他的瑜伽時,我會對她說:"沙倫,你這股怒火是哪裡來的?"我請她看清厭煩的感覺,看清她可以從自己的憤怒中學到什麼。沙倫痛恨我的介入,她要我和其他成員站在同一陣線,讓蒂姆知道自己的自私與自大。但我們幫她看清楚,蒂姆有權那樣做,而沙倫的感覺也讓她有機會了解自己。她為什麼那麼討厭蒂姆的舉止?"這不是蒂姆的問題,這是你的問題。"我告訴她。

沙倫花了好幾周的時間,才想通我那句"這是你的問題"的意思。在她的觀念裡,蒂姆是破壞團體和諧氣氛的人。

在沙倫願意查找生氣的原因後,想起她過去也練過瑜伽,卻因疏於練習而荒廢,她為此感到懊悔。蒂姆激發出她內心那股懊悔。當沙倫感到懊悔時,便又自覺地將練習瑜伽列入日常計劃中去。

厭惡伴侶時,記得"這是我的問題"這句話。身為"心靈伴侶",不要問:"為什麼我的伴侶會做這種蠢事?"而要問:"為什麼我對另一半的行為有如此強烈的反應?心中這股"怒火"是從哪裡來的?這件事讓我瞭解自己多少?"

在雙方關係中有你不喜歡的東西,你想"修理"它,可以。方法就是不要為伴侶的行為焦慮,隨它去。你的矛盾、渴望或不滿不是出在別人身上或別的地方,你追求的平靜與幸福其實都在你心裡。這是你們雙方關係運作的起點。

愛的練習4

這是我的問題

想想伴侶讓你討厭的事,一件讓你覺得對方冷漠或自私的事。

就當是個習題,試著想出一個能對事情有所貢獻的方法。你能做什麼?

這會是個效果驚人的練習。認真、謹慎地進行。把過程記錄在日誌中或與朋友傾訴。

"如果眼中只看到自己,是不是很自私、很自我呢?"曾有人這樣問我。

注重自我,可以讓你與自己、他人更親近,讓你變得更誠實。注重自我完全不同於自私、自我陶醉或自戀,而是讓你不致變得冷漠與不誠實。當你在意自我時,這些不好的特質都將隨之消失。在意自己的心靈旅程,會引導你走向愛的心靈方向,並努力加以實現。

……當你好好照顧自己時,就是在幫助所有人。你不再是世人的痛苦根源,反而變成愉快喜悅的源泉。到處都是知道好好照顧自己的人與愉快喜悅的人。他們是我們最強大的支撐力量。他們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他人而做。

--一行禪師

搞好雙方關係是一門艱難的功課,這是根深蒂固的世俗觀念。真的,許多有切身經歷的人都認同這種觀念。可悲的是,多數人一輩子都在做錯誤的艱難功課,試著改變或忍受伴侶。這是無效又令人感到挫折的艱難功課。成為心靈人,喚醒你的真實自我與最深層的慾望,學習如何不被愛與憐憫操縱--這是艱難的功課,但最後一定有出口!它是讓人無限滿足的艱難功課,讓你們的關係達到理想的境界。

"心靈伴侶"教導我們如何正確地做艱難功課!這份功課存在於你的心靈道路,也就是通往連結真實、愛與內在平靜的旅途上。還有一個優點是,你這一路上所做的功課,將比你做的任何事更能提升你們的關係。

兩性關係是一種心靈脩行

我們不習慣將兩性關係視為一種心靈脩行。提到心靈脩行時,我們總會想到冥想、禱告、宗教練習、讀聖經、寫日記、幻想或與心靈老師交流。

本書設定的前提是,你可以讓兩性關係成為心靈脩行的一部分。如果你已經開始心靈脩行,請將你們的關係加進來;如果沒有,那你們的關係便是開始心靈脩行的最佳契機。就像你學習冥想,必須投入冥想練習數年。你將從本書學到"心靈伴侶",並練習數年。把冥想、心靈伴侶或其他心靈脩行與讓你更進一步認識自己,並昇華彼此的愛的方法放在一起,你會發現自己對心靈成長有所抗拒,越過那道障礙,你將變成一個更快樂、更深情的人。

愛的練習5

改變伴侶

1. 選擇一個愛的練習1中列舉的兩人相處時的問題。

2. 在日誌中寫下一兩個句子,描述如果伴侶願意改變,你將有何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3. 在一到十的選項中,一表示"不曾發生過",十表示"極有可能",給前一道題選擇一個選項。依照上述做法,伴侶改變的可能性有多大?

4. 就同樣的問題,寫下"我對伴侶的舉止反應如此強烈的原因是______。"

5. 假設伴侶不可能改變這個行為,你認為自己的反應會改變嗎?解釋你的理由。

兩性關係可能是現今最有力的心靈道路。它是我們擁有的最佳工具。如果我們知道如何用心經營,它可能是通往真理的最快捷有力的道路。

--莎克蒂·高文

有些心靈團體會創造特別的環境,協助學員專心進行心靈脩行。例如,舊金山禪學中心有一個在山上的禪修中心,那裡的學生都會受邀成為工作人員的一分子。在學生整理房間、花園,準備餐點與到處佈置鮮花時,也在"練習"溫和與虔誠。我認識一個葛吉夫(Gurdjieff)體系的團體,到了"修行"的週末時,團員們自動進入高壓力的廚房進行長時間工作,讓自己專注於高壓引起的感覺與反應。

有位女士告訴我,她問足球隊裡的每個孩子,他們在練習中學到什麼,以及下次練習時希望能有什麼樣的進步。這是讓足球比賽成為一種"心靈脩行"的方法,讓孩子以追求自我進步的心來踢足球。

"心靈伴侶"可說是將彼此的關係視為心靈脩行的真實生活的實驗室。你們的關係引發的某些情緒與行為,正是你專注與學習的元素。在努力追求"關係與心靈和諧"的過程中,關係自然得到改善。

"心靈脩行"使用"修行"一詞,具有雙重意義。它意味著職業或生活方式,例如醫生"練習"醫學,也意味著從修行中學習。如果你"練習"付出愛、不偏袒、包容與原諒生活中的一切,那麼在面對困境時,你極可能會以心靈方式回應,因為你已經修行過。

將彼此的關係當成心靈脩行的好處是不需要額外的時間,相反的,只需要日常活動中的小小改變。你無須刻意騰出數小時與伴侶做刻意設計的活動,也無須填寫冗長的問卷或測驗。除了幾個小實驗,包含冥想與寫日誌外,你無須騰出額外的時間。你需要的是準則,不是額外的時間。

"心靈伴侶"可以迅速改善彼此的關係。大多數夫妻在決定開始時,便已體驗正面的改變。心靈旅程的目標--例如深層自我認知或加強包容與原諒--也許要數月至數年才能達成,但彼此關係的正面改變會立刻顯現。

與工作有關的"心靈伴侶":卡倫與阿爾

卡倫與阿爾彼此深愛,而且關係穩定,但有一個大問題正在影響他們的關係:卡倫的新上司是個麻煩人物,因此阿爾不停地說服她辭職。

當卡倫帶著滿腔怒氣下班回到家,想把上司的惡形惡狀告訴阿爾時,阿爾卻不想聽,還開始批評卡倫。

他說:"你就是缺乏改變的勇氣,別害怕,辭職就是了。你又不是賣給公司了,喘口氣,去追求你的作家夢吧!"

卡倫知道,沒有她的薪水,這個家根本撐不下去,即使短期也不行,更何況她非常珍惜這份工作。一開始,兩人試遍過去所學的溝通技巧,卡倫的技巧更勝一籌。雖然阿爾很努力,卻經常惹得卡倫火冒三丈,因為他不聽卡倫的想法,對她的話也不回應,還經常打斷她的話,說話時總是以"你"而非"我"開頭。現在不僅為了工作,即使是在溝通中,夫妻也經常爭執不休,也變得更加堅持各自的立場。

阿爾想到我正在輔導的團隊,於是決定認識"心靈伴侶"。他剛來時感到憤怒又挫折,覺得自己全力支持卡倫卻不被理解,不知該如何繼續。

我建議阿爾以自我剋制做心靈脩行,也就是情愛八招中第四招,即本書第5章探討的主題。他決定給自己兩週的時間,這期間他絕不對卡倫說出任何負面、批評或命令性的話。

一週後,他回來向團員報告結果:

我們家的氣氛在一夜之間完全改變。一開始,我們都很安靜。到了第三天,我才驚覺,長期以來我都將問題怪到卡倫身上,其實我才是一切不愉快的根源。當我絕口不提辭職的事後,爭吵也跟著停止了。雖然心裡仍然認為是她的錯,但我們之間的關係漸漸好轉。我們對這樣的改變感到滿意。

接下來幾周,阿爾開始練習其他招數,例如"假裝"、"獨立行動"以及"接受"。他領悟到第二件事:卡倫有權維護她的立場。阿爾原本認為一切都是卡倫的錯,現在知道雙方的觀點都是正確的。這對他也是個啟示。

當阿爾練習"接受"(情愛八招第八招)幾周後,他將注意力放在觀察她的一切上。他知道卡倫的父親曾經一度辭職,害得全家人陷入貧窮的混亂時期。他看出來,安全感對卡倫極為重要,因而開始接受她是在做她自己認為正確的事。他努力控制自己,不再對她的工作提出任何建議。

這個故事的結尾是,18個月後,卡倫升職了,取代了愛找麻煩的上司的位置。她在部門訂定彈性上班制,這樣她一週只需工作四天。到了週五,她便到租來的小木屋實現多年來的寫作夢。

當阿爾開始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靈行為,不再試著解決問題時,威脅兩人幸福的疏離消失了。

何者優先:心靈或關係?

我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在"心靈伴侶"中,個人的心靈成長和兩人的關係,何者比較重要?何者優先?

答案是無所謂,因為兩者早已交融在一起。

例如,我們將學到一項阿爾所做的情愛八招之一:自我剋制。如果伴侶對你吼叫,你能保持安靜,稍後再以不冒犯的方式回應,不但適時將心靈價值融入關係,也把彼此的關係變得更愉悅。兩性關係讓你有機會表現心靈層面,滋潤你的靈魂,而你的心靈也為你帶來改善彼此關係的機會。兩者同時發生。

將彼此的關係視為追求心靈生活的方法,或將心靈生活視為改善關係的方法。在"心靈伴侶"中,愛與心靈成長支撐著彼此。

為何兩性關係是心靈脩行的絕佳場所

我有幸聆聽一場令人讚賞的演講,心靈作家伊雅娜·範贊特(IyanlaVanzant)告訴我們:"如果想測試自己的心靈,那就去戀愛。獨處時,你會像佛祖那般具有靈性。"

兩性關係是修煉心靈價值的絕佳場所,因為它絕對會在那裡得到考驗。在感情裡,你極可能感到疏離,回到最壞的人格面,並體驗到憤怒、恐懼與困惑。所以彼時彼地,你有機會接受那些心靈的挑戰。親密關係會放大你的優點與缺點,只要專心,你便能真的看清自己。你能看到心靈"練習"的確改變了自己。

靈性不是需要持續學習的原則,而是可以漸漸養成的品質。養成這種品質的最佳場所,就在你與愛侶的關係中。

心靈脩行如何深化彼此關係

兩性關係能夠提供心靈脩行的完美機會,反之亦然。你有靈性就能磨鍊兩性關係到最完美的境界。你的靈魂有更博愛的力量,超越個性與能力所及的博愛。你越關注靈魂,就越會被你內心深處的東西所激勵,而你就越接近真實的自我,就能與伴侶擁有深層的聯結。

兩性關係會引領你發現真實自我。當你將自己投資在某人身上,將所有希望與夢想寄託在某段關係時,就會變得脆弱無助。愛的本質讓你在某些方面變得依賴。一定程度的依賴完全是健康、正常的,但也可能令人感到害怕。這種恐懼是真實自我的一部分,別因為覺得它陌生又不愉快,就急著逃避,有它是好事,應該正面迎接。脆弱無助正是心靈成長的絕佳機會。

在長久埋藏內心的感覺浮現後,那個更真實、更不"約束"的--也就是那個脆弱的--你會覺得脆弱無助。你感到脆弱、恐懼、羞愧或悲傷。但如果你擁有任何感情關係,作為一個真實的你感覺完全被人接受、被人喜愛,你的真實自我會感到放鬆的愉悅。如此一來,你會是個讓人真正喜愛的人。眾人都被你吸引,喜愛你,想接近你。

現在我們來想象一下你與你相愛的人的一次經歷,搜尋並分享你最深層的恐懼、懊悔、自卑或羞愧。雖然需要勇氣,但這些感受讓你變得更真實,與你所愛的人更親近。

兩性關係是讓你專注於心靈旅程的絕佳機會,因為感情能給你具體的機會,讓你變得更真實。你的心靈成果將創造出有深度又真實的關係。

重點回顧

我們來重溫"心靈伴侶"的重點。

1.因為人性的進步,讓我們意識到心靈的價值,而且有權決定如何經營(雖然世上很多人反對心靈發展,但那不會改變這些先行者已經開拓了這個領域的事實),許多夫妻準備跨向新層次的親密伴侶關係。

2."心靈伴侶"建立並擴展在公正、公平與良好溝通的基礎上,也是平等對話階段追求的。

3.兩個基本差異,區分了平等對話階段與"心靈伴侶"。

第一個差異是,從溝通發展到情愛八招,這是解決衝突和讓關係成長的主要方法。我們過去將溝通視為唯一有效的方法,現在我們發現情愛八招是隻需單方面意志的行動,這種行動受心靈成長的期望所激勵並展開練習。在使用情愛八招時需要強大的意願,才能在關係中扮演領袖角色。我們看得出來,之所以說在情感雙邊關係中超越溝通與協商非常重要,皆源於該模式是建立在掌控市場的價值觀上,而愛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愛的目的是學習讓自己更懂得施與受,而愛的報酬就是它本身。

第二個差異是焦點的改變。從試圖改變伴侶以及彼此的關係,轉移到說服自己改變,專心追求自身的心靈目標。身為一位心靈伴侶,將兩人的關係視為心靈脩行,一個可以隨時讓心靈價值發揮作用的機會。你不停自問:"假如我要追求最高的心靈價值,現在該怎麼做?"這些心靈價值包括遠離孤僻、惡習、恐懼、無知、控制慾與不安,追求契合、選擇、真誠、情愛、察覺、讓步與內心平和。

愛的練習6

第一印象

在日誌中寫下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與伴侶、朋友討論這些問題。

1. 讀完這一章後,"心靈伴侶"的哪些方面吸引你?

2. 你有什麼問題或疑問?

3. 哪些方面不吸引你?

現在我們準備就緒,要學習情愛八招。它們有清楚且容易操作的指南,引導你輕鬆地以心靈價值作為行為準則。現在就出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