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五羊六馬,死了別剮”,是什麼意思?背後有啥道理?

農村老話:“五羊六馬,死了別剮”,是什麼意思?背後有啥道理?

五羊六馬,死了別剮

以前,知道如果自己家養的牛羊家畜如果死亡的話就不能賣錢了,大部分農村人的做法就是把這些家畜殺瞭然後請親戚朋友們吃一頓,這也反映了農村人的豪爽。但是,如果在五六月份死亡的話在之前,這些家畜農村人往往是不會吃的,都是把它們埋掉。我們都知道,五六月份是一年當中最熱的月份,很多致病菌病毒都會開始繁衍傳播,因此夏季是流感的高發期。對於人來說如此,那麼牲畜就更是如此了,在這個時候死掉的絕大多數都是染上了傳染病還有瘟疫這樣的病的,所以是不能食用的。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那個年代就知道致病菌的存在,可以說這是他們生活的智慧啊。

農村老話:“五羊六馬,死了別剮”,是什麼意思?背後有啥道理?

賣了麥子買蒸籠,不吃饅頭爭口氣

這句話大部分人都聽過吧,特別是後半句。每次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愛拿著一句話來說,“你給我不蒸饅頭也爭口氣吧”。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麥子加工成麵粉,才可以蒸饅頭,現在把麥子賣掉,沒有面粉,如何蒸饅頭?也就無饅頭可蒸,那麼買蒸籠就不是為了蒸饅頭,那蒸什麼?那就蒸空蒸籠,那就是蒸(爭)汽(氣)咯。告訴人們想要過上想要的生活,就要靠自己努力的去奮鬥。

農村老話:“五羊六馬,死了別剮”,是什麼意思?背後有啥道理?

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農村帶毛的是什麼呢?那就是雞鴨牛羊這樣的牲畜了。這句畫的意思是即使你家裡面有很多的牲畜,也不能說你家很富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些牲畜需要賣掉才能換成錢,如果一直在你的手上,是不能體現出錢的。而且,養家畜的都知道,風險很大,如果經歷一次瘟疫這樣的災害的話所有的辛苦就白費了。因此,在這些牲畜沒有賣出去之前,都是不能叫做有錢的。

農村老話:“五羊六馬,死了別剮”,是什麼意思?背後有啥道理?

看完這三句俗語,是不是覺得這些俗語都是很有意思的呢。在現在農村已經很少人去說這些俗語了,所以很希望這一種形式能夠傳承下去。你的家鄉還有沒有什麼有趣的俗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