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家政策和銀行業務談2017年地方交易所發展

有專家稱自2012年起中國金融自由化、寬鬆化開始,雖然互聯網熱潮而順勢走高,進入過度自由化、寬鬆化,進一步引發了部分金融產品混亂化。隨著互聯網金融泡沫開始破滅,金融自由化、寬鬆化也將終止,在2017年互聯網金融(含地方交易場所)將進入一個新的形勢,未來進入一個低迷期,嚴管期。

郵幣卡電子盤在經歷了一波火爆牛市之後,出現問題集中式爆發之狀。有些地方交易場所准入門檻低、審批不嚴,加之一些未經批准便擅自開設交易場所的情況出現,導致交易平臺遍地開花;某些交易場所、會員機構涉嫌違規操作,維權事件時有發生。託管、交易、開戶、資金對接、上新等電子盤各環節,其體制規則都不斷遇到新的問題、不斷進行創新和改善。

從2016年6月起,四大行逐漸縮緊與交易場所的業務對接口。首先是暫停使用交易場所客戶端軟件中的銀行出入金功能,改為必須使用網銀或手機銀行;然後結束與一些交易場所的合作關係;緊接著關閉交易所客戶端入金功能;11月底,建行發佈與交易場所的新合作協議。12月1日,央行正式實行新《結算管理》,從源頭遏制資金詐騙行為。

銀行的交易場所業務起源於工商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在2015年左右,工商銀行就開始不新增交易場所合約業務,開發了工行財智商貿通,不可以對接有合約交易的交易場所。2016年開始農行、建行也逐漸從緊,僅僅維繫之前存量客戶。2016年前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開始發力交易場所業務。現在民生銀行也扛不住壓力了,有些交易場所的業務已經開始停止,目前只有擁有多家商品交易場所和金融資產交易所的平安銀行仍在堅持。

中國建設銀行總行要求調整E商貿通相關參數,第一:將關閉所有交易場所商戶端代理出入金功能,客戶需通過中國建設銀行個人網銀或手機銀行完成出入金操作。第二:為確保輸入憑證賬戶名稱與賬戶保持一致,所有商戶額的輸入憑證賬戶名稱調整為商戶名稱。

寧波大宗商品交易所官網2017年1月4日發佈關於中國銀行關閉個人客戶交易客戶端出入金的通知,接中國銀行通知,自2017年1月14日(週六)21:00起中國銀行將關閉個人客戶交易客戶端出入金功能(企業客戶不受影響)。屆時交易所簽約中國銀行的個人交易商只能通過網銀出入金,不能再通過交易所的交易客戶端操作,當然不僅僅只是寧波大宗商品交易所,其他已經使用中國銀行的交易場所都將逐步關閉個人交易客戶端的出入金功能。

在銀行縮緊與交易場所的業務對接口的同時,省級結算中心成為與交易場所實現資金對接的新趨勢,各地結算中心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省級結算中心由政府部門批准成立,有助於保證客戶資金安全,防範和控制自身風險,提高交易與結算效率。

據瞭解,國家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下稱聯席會議),最近就地方交易場所涉嫌非法證券期貨活動的風險發文,提示各省級政府對地方交易場所要嚴防風險、落實整改。

函件稱,從聯席會議掌握的情況看,一些交易場所通過驗收後違規行為“死灰復燃”,有的還涉嫌非法證券期貨活動。造成大多數投資者虧損嚴重。

從國家政策和銀行業務談2017年地方交易所發展 | 中評信用

央視網之前報道稱,有投資者反映,在多家網絡平臺上出現的投資品“郵幣卡”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就讓他們損失慘重,在經歷了連續無量跌停的情況後,根本無法賣出。

與股票發行不同,郵幣卡的發行並未經過國家證券監管機構的審批,許多交易平臺實際上是私營企業,並不具備提供公共服務的資質。交易平臺名義上是進行郵票的線上交易,但實際上可以隨意發行郵幣卡,採取違反國家法律法規的證券化交易模式。對於惡意炒作、違規引導投資者高位接盤買入的行為,一些交易平臺並沒有實質的監管能力。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研究員趙萍:從國家層面來說,對全國的各類文交易的場所進行統一監管的部門目前還沒有。因此,現在為了促進這個行業的規範發展,我想首先就應該明確哪個部門應該成為這個行業的監管部門。全國的監管,首先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其次呢,日常的監管也有一個部門每天都在從事相應的工作,這樣監管的這種能力才能夠跟得上。

函件提示,各省級人民政府要抓緊排查摸清風險底數,做好資金和人員管控,對交易場所違法違規活動採取穩妥措施予以嚴厲打擊,涉嫌犯罪的,移動公安機關;做好轄區內交易場所的清理整頓工作,落實整改和分類處置要求;同時要按照總量控制、合理佈局、審慎審批的原則,嚴格程序,明確標準,審慎批設新的交易場所。

有分析人士認為,當今地方交易所存在的問題已經引起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新一輪的洗牌將不可避免。但也有人認為還是要看函件的執行力度。相信在國家監管與行業自律的共同作用下,郵幣卡電子盤必定向著更加規範、理性的方向健康發展。

2017年可能是地方交易場所發展最艱難的一年,因為業務模式、人員機構全部需要變化,而目前的很多人因為不懂、因為不通、因為不順應可能將離開。地方交易場所需要陣痛,需要換血,才能生存下來,否則仍走老路,第一走不通,第二政府不會再讓走。

關於中評

服務定位

專注於行業信用評級技術的開發商

互聯網金融領域信用信息的提供商

信用大數據系統平臺開發的集成商

核心技術

1、《產權交易市場信用評級技術體系》

(1)產權交易市場信用風險研究體系

(2)產權交易市場信用評級技術

(3)產權交易市場資產證券化產品信用評級技術

(4)產權交易市場信用風險黑名單管理體系

2、《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技術體系》

(1)分行業中小企業信用風險研究體系

(2)中小企業信用評級技術

3、《徵信大數據/信用工程技術體系》

(1)大數據爬蟲技術

(2)機器學習/自然學習技術

(3)計算機神經網絡技術

(4)數據信息安全技術

(5)數據可視化技術

4、《交易者信用風險畫像技術體系》

(1)投資者投資風險評價技術

(2)交易者交易風險評價技術

更多信息請訪問 www.315tr.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