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热潮降温:这一场出行战役有什么启示?

共享单车热潮降温:这一场出行战役有什么启示?

共享单车的行业困境

资本热度降低、竞争激烈、盈利模式仍未确定、市场逐渐饱和、监管收紧,上述这些问题使得市场迅速整合。在小公司被淘汰的同时,摩拜和ofo成为市场的主导者,根据研究公司Cheetah Global Think Tank的数据,这两家共享单车巨头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然而,对于摩拜和ofo而言,这是另一场战争的开始,因为他们不仅要与共享单车同行“斗争”,还要与曾经支持自己的投资者角力。

2017年,“共享单车”成为最火热的融资项目,融资金额皆超过十亿美元。随着市场前景变得更加清晰,投入数百万美元进入该行业的投资者变得不耐烦了。投资者思维方式的变化,造成了投资者之间出现裂痕,内部开始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希望通过兼并、收购,从而快速获利然后退场的声浪;另一种是希望寻求公司的独立发展。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摩拜和ofo之间的合并,一直被中国共享单车市场所看好。实际上,两家公司的投资者一直在推动两者合并,但两家公司的创始人坚决反对这一选择。加上复杂的投资者关系,最后排除了合并的可能。

GSO Ventures早期投资者朱小虎态度的转变,可以很好地说明投资者情绪的变化。2016年,这位投资者声称中国共享单车战争将在三个月内结束。随着市场的成熟,他在去年6月开始对摩拜和ofo的合并施加压力,但在今年1月,随着合并可能性的下降,他将其股票卖给了阿里巴巴。

不确定的获利模式使得收购不可避免

对于摩拜和ofo而言,他们最后一笔最大的资金注入是在2017年7月。两家公司都遭遇不同程度的现金流紧张,源自于在接受各自的大规模资助时,他们发起了激烈的补贴战。

资本市场冷却,其盈利模式尚未被证明可以永久持续,加上单车的高损坏率,导致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原先的按次付费方式证明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受资本流入推动,以及激烈的竞争,将补贴确立为行业新常态使得公司难以获得收益。

美团4月4日宣布以27亿美元收购摩拜。许多媒体认为,有鉴于盈利模式的瓶颈,共享单车公司很难寻求独立发展,与大型企业深度整合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ofo承受站队的压力

ofo告诉TechNode,传言是完全错误的,该公司运行正常。针对这一猜测,他们还对有关媒体提起了诉讼,并发布公告称:“没有公司因为谣言而失败”。然而,新加坡的消息来源告诉TechNode,他们已经从60名员工中减少到不到一半。

ofo今年3月融资获得8.66亿美元。尽管该笔资金在关键时刻进帐,但筹款的方式凸显了一些限制:ofo创始人戴威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先后两次将其资产共享单车作为质押物,换取了阿里巴巴共计17.7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这是该行业罕见的案例。

鉴于单车本身获得收入存在着困难,因此,该公司通过在自行车和应用程序上销售广告加快了获利。但是,由于上海等几个地区性城市已经颁布了禁止在自行车上投放商业广告的规定,所以这一尝试遇到了障碍。此外,该公司放慢了自行车生产商的订单速度,甚至取消了全国20多个城市的免付款政策。

受损的投资者关系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滴滴在共享单车战争的早期阶段,就加紧了与ofo的合作关系,并通过投资将该服务嵌入​​其主应用程序中。但是,随着滴滴试图获得更大的权力,两家公司之间出现了裂痕。去年11月,滴滴指派的ofo监事在任职后不久被罢免。滴滴随后与Bluegogo合作推出了自己的共享单车租赁服务。

腾讯与阿里巴巴之间的代理权战争

在某种程度上,共享单车市场的跌宕起伏,反映了中国初创企业夹在腾讯与阿里巴巴在中间生存的高难度。

共享单车之战的早期,两家公司都获得一家科技巨头的支持。腾讯选择摩拜,并成为其最大的投资者。美团对摩拜的收购,无疑巩固了摩拜作为腾讯盟友的地位,因为腾讯也是美团的投资者。

阿里巴巴及蚂蚁金融则投资了ofo。不过,ofo不是阿里巴巴唯一的选择,蚂蚁金服在6月1日向Hellobike出资人民币20.6亿元(3.21亿美元)。自今年年初以来,蚂蚁金融几乎加入了Hellobike的每一轮融资。

“独立发展或被收购,这是在不同情况下作出的决定。我们现在更加专注于改善用户体验和成本控制,” Hellobike的一位发言人表示。

“戴威本可以带着巨大的个人财富走开。他坚持认为,共享自行车的真正价值,就是带来一种改变我们生活的、简单环保的交通方式,而不是作为一种付款方式或收集数据的方式。“一位员工告诉TechNode。

“中国的企业家永远不能避开当地科技巨头的力量。坦率地说,独立开发会给摩拜带来巨大的可能性和挑战。但我现在无能为力,投资机构有自己的判断。规则是规则。我希望人们不会后悔做出这样的决定,“摩拜首席执行官王晓峰在股东投票赞成美团收购之后告诉媒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