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又出國際笑話!關鍵時刻鬧錢荒,兩大原因曝光令人無解

美軍又出國際笑話!關鍵時刻鬧錢荒,兩大原因曝光令人無解

美國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美國軍費總量也一直保持對他國“秒殺”地位,可在美俄較量的關鍵時刻,美軍卻突然發生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財大氣粗的美軍竟缺錢花。

2018年6月7日據環球軍事網援引俄羅斯衛星網報道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對外宣稱,他們已經接到華盛頓發出的最新政府文件,由於缺乏足夠資金,美國空軍已經取消預定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研發合同的擴大招標,而整個訂單總價值約為10億美元。

大多數情況下,“財大氣粗”的美國在研製新式武器方面都不會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只讓一家研製。一方面,由於政府不直接掌握技術,研製公司很容易利用這方面漏洞套取資金,甚至“坐地起價”;另一方面,美國在多種武器開發方面世界領先,往往同一類型武器會有很多公司能造而且每個公司都有特色。可這既是優勢也是劣勢,諸多技術團隊如果沒有足夠資金支撐很快會流失,屆時再想重新組織將萬分困難,所以向不同公司提供科研經費研製同種類武器也是有維持相關科研團隊的考量。

美軍又出國際笑話!關鍵時刻鬧錢荒,兩大原因曝光令人無解

但此次,美國僅跟馬丁一家公司簽署合同,而且明確對外宣稱即使研製成功也僅是少量生產。這顯示出美國軍方,至少是美國空軍,科研經費已經出現嚴重短缺,而這還是發生在美國防部研發部門主管邁克爾 格里芬剛剛對外宣稱美軍當前首要任務是奪取高超音速武器研發方面“技術優勢”的背景下。

作為世界軍費“領跑者”,因為一次武器研究項目資金縮水便斷言美軍“缺錢”顯然太過武斷,可“不差錢”的美軍為何如此“囊中羞澀”依然值得注意。實際上,美軍並不缺錢,造成這種“有錢沒得花”窘境的罪魁禍首恰恰是美國自己。近年來,美軍武器研發開始進入一種“概念化”和“戰略化”誤區,即不以實戰需求為導向,過分追求功能或技術的“高大上”及某種虛無縹緲的“戰略優勢”。這造成大量寶貴資金被浪費,而研發出的武器卻基本是“昂貴的廢鐵”,很多真正有用的武器卻因為缺乏必要資金而無法研發。

美軍又出國際笑話!關鍵時刻鬧錢荒,兩大原因曝光令人無解

同時,近年來,美國卻打腫臉充胖子,將主要精力投到與其他大國進行政治與軍事對抗方面,大力扶持多國反對派並在敏感地區組織軍演以壯聲勢。可這些事情都需要資金支持,即使每一筆在美國龐大軍費支出中都如九牛一毛,但積少成多也會消耗掉驚人數量資金。這其中比較經典案例莫過於美國媒體對伊拉克戰爭的質疑,自2003年至美軍撤出伊拉克前,美國總計在伊拉克消耗掉近3萬億美元。如此龐大支出實際上卻由許多“小賬單”組成,如每年給庫爾德人的援助,當地駐軍裝備維護和衣食住行,伊拉克新政府武裝力量培訓費用及各種演習和小規模軍事行動支出等。

好高騖遠的裝備發展計劃和毫無節制的非正常支出正一步步吞噬掉美軍的生機,其消極作用已經開始顯現,最近接連發生的撞船及飛機墜毀事故就證明美軍基礎領域資金短缺非常嚴重。城堡往往從內部攻破,無論從哪個方面比較,尚無哪個國家能正面挑戰美軍。可是“不作死就不會死”,“家底”再豐厚也架不住這種折騰。美國總統特朗普想利用減少貿易逆差來擺脫當前困境的做法是捨本逐末,美國只要減少點對外部署和演習,少去幹涉別國內政,困境恐會自然過去,繼續執迷不悟只會讓美國在困境中越陷越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