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桌好飯的幸福(現代故事)

做一桌好飯的幸福(現代故事)

時的記憶裡,春節前一個星期父母就開始各自忙碌,為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母親總是清晨去買菜,她說:“那個時候的菜最新鮮,帶著泥土和露水的味道。”

父親是家裡的廚師,一個在外事業成功在家又是好丈夫的蘇州男人,他說:“做一桌好飯看到你們吃得滿心歡喜,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幼時,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常常輾轉各地,但每到一處都有溫馨的家居和一桌子好飯,這兩件事他們從不湊合。而且每逢節日我們還會吃到應景的美食,冬至的湯糰咬開一口,拌了豬油磨碎的黑芝麻晶瑩剔透,清明節前的田螺塞肉,春天裡的醃篤鮮,秋天裡的菱角、雞頭米等等。

這就是在那個物質貧瘠的年代裡,父母對我們傾盡全力的呵護與愛了。長大後更加明白,那也是父母各自家庭教養的秉承,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堅持了好多年,用一個幸福的家告訴我們,有付出就會有收穫,用一桌子好飯告訴我們,愛都在小事裡,用一生的嚴格自律告訴我們,教養來自於幾代人的堅守,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成為更好的人。

父母盡心為長輩們養老,又盡力撫育子女,他們都不是多話的爸媽,卻用幾十年不變的習慣與付出,讓我們瞭解到了教養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並且為之崇拜和傾倒。

父親說:“過好自己的日子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道,也才會有幫助別人的能力,心胸大攬事多了都是愛,心胸小攬事多了都是怨。”

我曾是家族中最任性叛逆的孩子,被長輩和兄姐們集體寵愛到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可從小養成的生活習慣讓我知道家要有家的樣子,孩子要穿得乾淨整潔,耳濡目染的東西會滲透到骨子裡。

結婚之後我的家被收拾得一塵不染,我親力親為給孩子洗澡做飯,甚至看書學習成了半個兒童營養學家和兒科醫生。看似沒有人教我這些,可都是父母曾經為我一一做過的事情。

雖然父親已經去了天堂,但他的兒女們每家都能做出一桌好飯,然後也用這種傳承下來的教養告訴我們的孩子,為人處世慎獨慎行,求取學識盡善盡美,唯有付出過才能歲月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