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去旅遊了,還是“被”旅遊了?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

事物有甘苦之分,嘗過的人才會知道其中的滋味;道路有平坦和坎坷之分,走過的人才知道兇險與否。只有經過了實踐的檢驗,才能得出對事物的正確認識。

而旅行,就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一種途徑。

你是去旅遊了,還是“被”旅遊了?

人這一生會經歷三個階段:

無知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成長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成熟時,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如果,不出門瞧一瞧,怎麼知道何為山水?山水又為何?我想這一定是有的人熱衷旅行的原因。

你是去旅遊了,還是“被”旅遊了?

而也有的人,選擇旅行是為了給自己放一個假。

你在寫字樓的一個個小隔間裡埋首看報表寫報告的時候,鄉間裡的野花,開了。山花爛漫,奼紫嫣紅,十里芬芳。

你是去旅遊了,還是“被”旅遊了?

你在上班路上,還有兩分鐘就要遲到,於是你不顧形象全力奔跑,彼時從山頂上涓涓流下的小溪們撞擊著岸邊的小石子,發出叮咚翠響最後匯聚成一股力量,斷崖而下形成一座氣勢磅礴的瀑布,好不熱鬧。

你是去旅遊了,還是“被”旅遊了?

你在家裡匆匆忙忙的做好晚餐,叫上老人小孩兒上桌吃飯,還沒來得及好好喘口氣,你又得去洗碗,陪老人散步,給孩子看家庭作業,而收拾完這一切你就該洗洗睡了,因為明天還要工作。

但在同一個時空的地球的另一邊,有座城市正在狂歡,他們的臉上掛著笑容洋溢著快樂,可能是因為代表國家的球隊剛贏了比賽,也有可能是因為他們自己創造了一個節日而聚在一起舉杯同慶。

你是去旅遊了,還是“被”旅遊了?

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旅行對我們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當你真的決定去旅遊的時候,麻煩就來了。選目的地、查路線、做攻略、訂機票\火車票\輪船票\汽車票、買什麼保險、哪家的食物是特色,哪裡的酒店最舒適,語言通不通等等,這一切都需要自己來搞定,這些事情做好了,就是一次愉快的行程,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若是沒做好,難免會留下遺憾,時間和金錢都花了,卻感覺沒盡興。

你是去旅遊了,還是“被”旅遊了?

此時,下班回家的路上有家旅行社,你忽然眼前一亮……

2

不得不承認,選擇旅行社出行,確實是個明智之舉。

門店的工作人員專業又熱情,不到十分鐘,他們就根據你的需求推薦了適合你的行程。不管是時間、線路、行程、目的地,都讓人相當滿意,重點是價格還很划算。美中不足的是途中會有幾個購物店需要進,但是旅行社的人告訴你沒關係,可以不買看看也行。衝著那個價格,你心動了。

當你終於興奮不已的踏上這期盼已久的旅程後,一些端倪也逐漸顯露出來。

首先是所謂的“準四星”酒店,環境一般,乾淨倒還是乾淨,但是離四星還有很大一段距離。這難免讓人有些失望,在你的設想裡,美好的假期至少該是個寬敞明亮又舒適的酒店裡度過。

好在導遊人挺好的,親切和藹能說會道,讓你在異地也能有個能信任的託付。但在你去過兩三個購物點卻仍然兩手空空的時候,漸漸導遊就沒有那麼熱情了,甚至看起來還有一點“憂鬱”。在你的關心下,最後導遊忍不住講了“實話”,說,你們不消費,我就沒工資拿,上有老下有小該喝西北風去了。出於同情,你購買了連真假都不確定的“當地特產”

隨後遊玩了幾天,你覺得非常的疲憊。有趣的景點都是走馬觀花,倒是聽了滿腦子的不同商品的“知識講解”。去的購物店比景點多,待在購物店的時間比景區還長。

最後你帶著給家人買的禮物,踏上了回程之路,但是你卻沒並沒有因此感覺到滿足與快樂,而是困惑自己這趟旅行究竟收穫了什麼?

你是去旅遊了,還是被旅遊了?

3

生活本就是負重前行,旅行對我們來說就是對自己的一個獎勵,一個留白的時間,短暫的休息之後才能夠更好的風雨兼程,奮勇前進。

或許你也是一名旅遊愛好者,但是卻苦於忙於生計抽不開時間去與大千世界相遇。

如果能有一個機會,把愛好變成工作的話,你願不願意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