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整天抱著黃金睡覺,卻窮得揭不開鍋


加納位於富饒的西非,被稱為非洲的“黃金海岸”,目前探明黃金儲量約985噸,佔世界黃金總產量的3%,每年產值大約能到15億美元,是僅次於南非的非洲第二大產金國和黃金出口國。這裡曾是中國人的採金聖地,大量的中國淘金者在這裡暴富,但當地人卻窮得揭不開鍋。

十二年前,一個上林人帶著500萬來到加納,三年的時間裡,500萬像滾雪球一樣,變成了1個億。這個故事在廣西風傳,驅使著成千上萬的淘金者湧入加納。

現在,在加納這個西非小國,有超過5萬的上林人聚集於此,他們被稱之為“上林幫”。上林幫控制著大部分小型金礦。

加納幾乎所有的小型或中型金礦,都掌握在上林人手裡。加納每年生產的360萬盎司的黃金中,有40%產自“上林幫”擁有的金礦。

中國人的到來,給加納的採金行業帶來了技術性的變革。他們帶來的挖掘機和淘“砂金”的技術,讓加納采金從原始手工作坊步入了機械時代。

加納人有自己的採金公司,對抗一些來自外國的大公司,也有一些小型的金礦挖掘者去開發那些已經被開發過的土地。

但加納工業製造能力低,採金設備與技術落後,大多采用較原始的淘金方法。當地人大多都是在礦區工作,用以賺錢養家。

該地區濫伐森林已經成為非常嚴重的問題,為了能夠開採金礦不得不破壞當地的植被,政府為了保護環境,在盡力制止這種挖掘方式。

因此加納本地採金者的狀況很差,雖然他們接觸的是世界上最為珍貴的黃金,但生活卻沒有因此改變,依然收入低下,勉強餬口。

加納本地的採金者還在使用老辦法淘金,這樣的效率很低,質量也不好,在市場上幾乎討不到什麼便宜。圖中,工人們用水衝擊沙土來篩選砂金。

他們在水中洗沙,最終才篩選出一點點砂金。相比造成的破壞,這一點點砂金太過渺小。圖中是這個礦主一天不計成本的收穫,243.5g。

將砂金顆粒用火融化成金塊,這就是上林人赴非洲開金礦利潤。中國人追求產金數量,不求精耕細作,一旦開採量不佳,馬上轉戰另一塊土地。所以遺留給當地的是嚴重的環境問題,所以中國淘金者受到了嚴厲的打擊,目前基本撤出加納,現在的金礦是加納人的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