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村誰來種地?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

在一個單位裡,“誰來做”如果成為一個問題的話,要麼是缺少合適的人選,要麼是缺少足夠的激勵。解決之道,無非就是相應地培養和引進人才,以及給予合理的激勵。

中國農村誰來種地?一個不是問題的問題!

放大至一個國家,同樣如此。所不同的是,國家之龐大和複雜,遠非一個組織能比,信息傳遞的不暢、各方利益的博弈,都可能導致決策的偏差、執行的走樣,計劃之手難免失靈,這是它遠比一個單位難以管理的地方。國家也並非單一的組織,在政府之外,還有一個具備強大自我調節功能的社會,“無為而無所不為”,市場之手往往有效,這又是它比一個單位“容易”管理的地方。

近年來,“誰來種地”之所以成為話題,背後主要還是“種地不掙錢”的問題。在主要農產品(這裡主要指依靠土地集約的糧棉油糖等大田作物)價格已經逼近天花板,畝均淨收入(農戶自身勞動投入折價+利潤)已經高於美國、歐盟和南美的情況下,種地不掙錢的問題,主要又是因為單個農戶經營規模過小的問題。

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需要計劃和市場兩隻手發力,但行政力量始終要注意“有為而有所不為”。一些地方操之過急,人為“壘大戶”、靠行政力量推動土地流轉等等,既有違社會公平,又人為推高了土地成本。

數年前,在一次出差途中,一名四川農業系統的幹部憂心忡忡,同筆者聊起農村青壯勞力大量流失,以後誰來種地的問題,並堅定地認為,政府就要主動加速土地流轉。筆者寬慰他,中國這麼多人要吃飯,如果真要沒人種地了,那我一定第一個去,因為那時候種地一定很掙錢。

筆者雖是隨口一說,聊以慰之,卻也是基於常識的推論。農業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身體健全的人幾乎都能從事,不說去搞高精農業,至少能夠入門。低門檻的行業,要能有普遍性的高收入,可能本身就不合理。另一方面,低門檻的行業,即便缺人,也不會成為長期現象。只要行業本身有資源有價值,缺人從事,其回報就會變得可觀。門檻既低,人就會馬上進去。

時下火熱的以農業生產託管為主要形式的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就是這樣一種市場的自我調節。如同隨著青壯勞力的進城,農村的婚喪嫁娶,如今都已由專業公司承包。大量勞力的外出,也讓農業生產的服務型規模經營有了可能。而相比一些地方在推進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冒進,這種現實需求引導的規模經營,更加富有活力。

至於執念過去全家老小齊下田、雞犬相聞阡陌間的熱鬧農業農村景象,則大可不必,也已經超出了誰來種地的問題。在留住上一代鄉愁的同時,也應思考該給下一代創造一個怎樣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