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將胞弟名字改得面目全非,卻對一總兵說:你的名字,我很喜歡

向敬之

1

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一月二十日,新皇帝胤禛的登基儀式很簡單,就連最基礎的群臣朝賀禮,也給免了。但是,一場避皇帝名諱的文字運動,大張旗鼓、聲勢浩大地開始了。

避皇帝名諱,這是封建專制時代帝王特權所致的政治運動。新皇登基,無論大人小孩,還是今人古人,只要名字與皇帝同字同音,都須徹底改過。

雖然此時,新皇帝還沒正是啟用雍正的年號,但雍正皇帝的權威已成了國家最高形象。

首先從皇家內部改起。

先帝康熙給雍正皇帝諸兄弟賜名,第一個字為“胤”,現在都必須徑改之,無論是親王郡王,還是普通皇子,原名中的“胤”,一律改為“允”。只動一個音符,但讀音、意義都變了。

雍正將胞弟名字改得面目全非,卻對一總兵說:你的名字,我很喜歡

康熙諸皇子劇照

昨天是兄弟,今日是君臣。

天地有別,從名字開始。

雍正的胞弟、著名的皇十四子,沒有享受到一奶同胞的親哥哥即位帶來的喜氣。他的撫遠大將軍職銜,被雍正以為子盡孝之名,給褫奪了。這是政治鬥爭的結果,老十四不是哥哥的支持者,而站在了雍正的對立面。

成王敗寇。

勝利者的決定,就是命令。

老十四名叫胤禎,必須全部避雍正名胤禛之諱,被改為允禵,被改得面目全非。

國戚名字同音,也得改。

雍正封即位,將第一功臣隆科多為總理事務大臣,加太保,並追授其父佟國維為太傅、其祖佟圖賴為太師。佟圖賴的父親佟養真也被推恩進行追封,封一等公,加贈太師,諡曰忠烈,入祀昭忠祠,專祠供奉,並賜額為“功崇元祀”。

佟養真為天命初年,向率軍攻克撫順的太祖努爾哈赤輸誠而降,棄商從戎,攻打明軍,以功授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奉命駐守鎮江城,於天命六年(1621)七月,被明將毛文龍突襲擒獲,押送京師,明正典刑。

其長子佟豐年一同被殺,次子佟圖賴承襲世職,成為太宗、世祖朝名將,任漢軍正藍旗都統。父憑女貴,成為了順治皇帝的岳父之一以及康熙皇帝的外公。

雍正將胞弟名字改得面目全非,卻對一總兵說:你的名字,我很喜歡

康熙帝

佟養真為康熙的太姥爺,曾外孫的兒子胤禛做了皇帝,他的名字也必須避皇帝諱。

佟養真被改名為佟養正,雖然他死了一百多年。

2

在這一場全國範圍的政治運動中,卻有人沒有改名。

不是他不肯改,而是不讓改。

此人為藍廷珍,官拜臺灣總兵。

他名字中的“珍”,與雍正名諱的“禛”同音。

皇帝的親兄弟和老祖宗都被改名,藍總兵更不敢躲在孤島上裝作不諳政治的土皇帝。他不敢擅改,而要鄭重其事地改,於是,向新皇帝問安,提交改名的請示。

這份報告是雍正元年八月二十日遞交的。

藍廷珍恭敬地奏請賜準改名:“照禮諱嫌,名分宜引避。臣本名廷珍,查字畫雖不上同聖諱,而音聲無異,似於尊重之義未協,請將臣名廷珍改為廷瑛字樣,以符禮制。”

讓藍總兵意料不到的是,嚴苛的雍正,竟然對他的大表忠心很是讚賞。

雍正投桃報李:“不必。從來只諱上一字,近來將下一字都要諱,覺太煩。況朕諱下字同音者頗多,況珍字於御諱總不相干,若書滿字,他們都寫貞字,這還猶可,漢字何必改?你的名字,朕甚喜歡,就是原字好。”

你的名字,我很喜歡!

雍正將胞弟名字改得面目全非,卻對一總兵說:你的名字,我很喜歡

雍正帝

康熙六十年四月,內地移民朱一貴自稱亡明宗室起兵反清第一人,聚眾在鳳山姜園造反,攻陷臺灣府治,誅殺總兵歐陽凱、副將許雲等。時任南澳總兵藍廷珍向閩浙總督滿保請命,率部急赴澎湖,與提督施世驃會師後進剿,很快消滅朱一貴的義軍。

藍廷珍因功受賞,被賜三等輕車都尉世職,還被授福建水師提督,加戴花翎。

有人認為這是雍正的親和,殊不知這是恩遇示好。

雍正在嘉獎令中指出,藍廷珍赤膽忠心,很有度量,不可挑剔,但也多次指出個人操守不好,喜歡用人唯親、大搞裙帶關係。

對於這位“操守未優,屢加訓誡”(《清史列傳·藍廷珍傳》)的武將,雍正皇帝還特批他跋山涉水、不遠千里地來京覲見,並批准他去馬蘭峪拜謁康熙的景陵,以示特別的恩寵。

有人認為,雍正準其拜謁景陵,是因為藍廷珍對先帝很有情感,其實未必。藍廷珍雖在康熙朝,從基層把總幹到了地區軍分區司令員,靠的是拼軍功和從祖藍理的提攜,而不是康熙帝的格外垂青。

但是,雍正是把他當做心腹愛將在培養。雍正七年十一月,藍廷珍病逝,雍正皇帝賞銀二千兩治喪,並加贈太子少保,賜予襄毅的美評。

當然,藍廷珍被不按禮制改名,主要繫於雍正新皇登基的倚重。

同樣名字中又一個同音字的內閣學士魏廷珍,也沒有被改名,而是很快被授職湖南巡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