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对冲“紧信用”,货币大转向或言之过早

特别提示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降准对冲“紧信用”,货币大转向或言之过早

张文朗 周子彭 刘政宁 邓巧锋

严监管带来金融周期转向,去杠杆抬高实体融资成本,银行“紧信用”影响已经显现。央行降准有对冲银行“紧信用”之意,但货币政策大幅转向尚言之过早。未来货币政策走势或相机抉择,具体演变要视资管新规的影响,经济下行的力度以及外围风险的发展而定。

从量来看,降准短期释放4000亿流动性,对市场影响中性偏松。估计1季度末银行一般性存款145万亿,按照央行估算降准总释放约1.3万亿来看,此次降准已经覆盖绝大部分银行。降准释放的流动性将在4月25日置换9000亿MLF(目前MLF余额为4.9万亿),同时新增释放4000亿。根据央行描述,新增流动性部分用于对冲税期。回溯过往,央行在2017年税期通常净投放2500-4000亿的流动性,此次净投放量与以往水平相当,预计短期内对市场的影响中性偏松。不过我们尚需观察央行对未来MLF到期续作量的操作。

本次降准更多利于中小银行、小微企业并有利于降低金融系统风险。

降准有助于边际上降低信贷价格,尤其利于中小银行和小微企业。从2016年至今,受监管和宏观审慎政策影响,银行整体付息率同比升约60BP,中小行负债成本显著上行,银行盈利下滑压力增大,当前商业银行举借MLF的成本较高(目前1年期为3.3%),本次置换将有利于缓解银行负债压力。另一方面,银行负债成本上升也导致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央行此次降准,既缓和银行息差收窄盈利下滑压力;同时短期对冲MLF置换的9000亿后释放的4000亿,通过纳入MPA考核,扶持小微企业,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贵与难问题。此外,降准或有利于压制银行负债端成本上行,从而减弱其追求高收益资产的动机,缓解金融风险。

在资管新规尚未落地、贸易冲突未见缓解的情况下,降准有助于对冲相关风险,并缓解市场情绪。3月28日,《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但具体内容还存在不确定性(比如在资管新规的过度期、净值化管理的规则、到期产品续发等问题上)。目前市场对资管新规落地的影响有较大分歧,但不排除在短期内,新规落地会对市场流动性产生一些影响,尤其是对中小银行的压力较大,而降准则有助于缓和这一压力。中美贸易冲突风险未见降温,如果美国的挑衅升级,在实体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降准或边际上缓和负面影响。

货币政策大幅转向尚言之过早。美国金融周期转向时期经济大幅下滑,中国金融周期转向并非暴风骤雨,经济有下行压力,但难言失速。当前降准可以对冲“紧信用”带来的资金价格上升,未必代表货币政策已经大幅转向。未来货币政策走势可能是相机抉择,具体演变要视资管新规落地的影响,经济下行的力度以及外围风险的发展而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