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格下行 生豬養殖戶如何做到收益不減?

生豬包括豬肉價格不僅關乎百姓的“菜籃子”,也關乎眾多養殖戶的“錢袋子”。今年以來,生豬價格呈現斷崖式下跌,生豬養殖又進入一輪“豬週期”。數據顯示,目前養殖戶每出欄一頭豬就要虧損200元~300元。養殖戶該如何規避市場風險,減少損失呢?

2018年春節以來,生豬價格就進入下行通道,不但下跌快,而且跌幅大,持續時間久,生豬價格如此持續性的下跌,不僅跌沒了養殖戶的利潤,也跌沒了他們的信心。從某種角度來說,後者顯得比前者更加重要,按照市場週期來看,如果這輪生豬價格下跌持續時間太久,導致未來幾年養殖戶和生豬出欄量大減,勢必會迎來生豬和豬肉價格的報復性上漲,那時候消費者的利益也會受到損失。

豬價格下行 生豬養殖戶如何做到收益不減?

生豬市場價格如此波動,弊遠遠大於利,作為養殖戶,也要想方設法減少損失,力求生豬價格下降但自己的收益不減,至少能夠做到不虧本。在具體的做法上,有些頭腦靈活,風險意識強的養殖戶,已經為我們做出了表率。比如安徽省桐城市綠緣生態養殖場的負責人張行養豬已有五六年了,為了應對豬價下跌,避免虧損太大,他的辦法就是種養結合,多元化發展。除了養豬,他還養雞養鴨養魚外加苗木種植。這樣一來,豬場產生的廢水糞便可以作為肥料培育苗木,豬糞還可以作為魚的飼料。通過種養結合、多元化發展來規避養豬風險,還有的生豬養殖戶充分利用電商平臺,走品牌化發展之路,因為豬肉品質過硬,口感上乘,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積累了很多固定客戶,所以無論市場價格如何波動,這些養殖戶養的生豬,受到的波動都較小,保持了可觀的市場利潤。

由此可見,在生豬價格持續下跌的情況下,養殖戶們為了減少損失,獲得盈利,也是各顯其能,但關鍵還是要讀懂市場、靈活變通。源自農業科技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