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是多少?糖友如何有效控制血糖?

理想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是多少?糖友如何有效控制血糖?

空腹血糖高于餐后2小时血糖有哪些原因?

一般餐后2小时血糖是高于空腹血糖的,但以下原因均可导致空腹血糖高于餐后2小时血糖:

1.反应性低血糖

早期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功能异常,会出现血糖高峰到来时,自身胰岛素分泌反应迟钝,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到来,血糖高峰在前,胰岛素高峰晚到,两者不同步。这就造成了餐后短时间内血糖显著升高,而在餐后2~3小时血糖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出现低于空腹血糖的情况,甚至发生餐前低血糖。

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早餐前注射的预混胰岛素剂量较大,而预混胰岛素的作用的高峰出现在注射后2~6小时,恰好涵盖了早餐后2小时至午餐前这一时段,如果食物摄入不足就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预混胰岛素剂量调整应参照餐前血糖而非餐后2小时血糖。

3.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很多病友习惯于早餐喝粥,但这种食物的吸收代谢比较快,有些病友还喜欢在早餐后外出锻炼,这样虽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但也增加了午餐前低血糖的风险。

4.某些药物干扰的结果

  • 药物直接影响会导致血糖检测结果偏低。

  • 某种药物与餐前或餐时服用的降糖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导致降糖药的血药浓度升高,相当于增加了降糖药的服用剂量。

  • 某些疾病对糖代谢的影响,比如慢性肝病。这种情况一般在餐后2~3小时的血糖值低于空腹状态。

理想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是多少?糖友如何有效控制血糖?

理想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

血糖不是越低越好,为了避免发生低血糖,糖友们的血糖控制在正常偏高的水平就可以。一般来说,满意的血糖控制标准是为:空腹血糖5.0-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5.0-10.0mmol/L。

年纪大点的糖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1.1mmol/L以下就可以。因为年纪大的患者出现低血糖更危险。

怎样既有效控制血糖,又能避免餐前低血糖的风险呢?

1、做好自身情况的评估

应当对自身的血糖情况和胰岛功能作全面的评估。

2、做好血糖监测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掌握自身血糖波动的特点,找到容易发生低血糖的时间区段。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在易出现冷汗、头晕等不适症状的时段加强血糖监测,寻找规律。

3、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食谱

针对糖尿病患者容易在午餐前出现血糖偏低的情况,可以适当分餐,将早餐分出一部分来放在早晨9点左右进食,同时尽量避免吃一些吸收过快的食物,这样不仅能够避免早餐后血糖明显升高,也能有效地预防下一餐前血糖偏低的情况发生。

理想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是多少?糖友如何有效控制血糖?

4、注意锻炼时间和和强度,运动完监测血糖

(1)餐后1小时运动最好,强度不宜过大,运动30分钟左右最佳,微微出汗即可,为防止运动中和运动后低血糖,可适当加餐。

(3)运动后也应该检测血糖。

针对餐后血糖偏低的情况,可以在餐前应用速效胰岛素或格列奈类口服降糖药,也可以在餐中服用阿卡波糖以延缓淀粉类食物的吸収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