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最近跟新能源車真心有緣分,上兩週試駕了寶馬X1插電混動,這周就更純粹一點,試駕了純電驅動廣汽傳祺的GE3。很老實說一句,國產純電新能源車型一直都不是我的菜,在我試駕GE3之前,接觸過不少中國造的國產新能源車型,它們在駕駛感、設計感和科技感都暴露不少令人詬病之處。感覺就是一種為政策而濫竽充數的敷衍產品,所以壓根談不上用心,就更不用說品質了。但試駕一週之後,GE3在各方面的表現讓我對國產二字的新能源車有了全新的認識。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樣子看起來挺可愛的。”這是在拍照時攝影師脫口而出的原話。沒錯,市面上大部分國產新能源車,外觀造型都十分呆板,甚至是醜陋的,跟美或者可愛一點都沾不上邊。GE3的整體設計感較為簡潔,尤其從前45°去欣賞,三角形頭燈配圓弧型車頭設計,非常流暢的線條帶來一種很清爽的感覺。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走到側面,你會發現C柱之後的車尾採用了懸浮式的設計手法,使得車身多了一絲輕盈感,在配上細長的尾燈燈組。看得出設計師有意增強了整車前後的比例感,令整車看起來更為協調,減少純電車型常見的厚重感。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而比起外觀造型,GE3的車內設計更討我喜歡。液晶儀表盤配液晶中控臺觸摸屏,科技感滿滿又不失實用性。當然,如果中控觸摸屏面積更大,看起來會更酷也更匹配GE3的身份。GE3所帶的人機交互系統,操作便捷性不錯,響應速度有挺快了,並且支持Carlife。而大屏上方還有顯示續航公里數的小屏,較為直觀可用里程數。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GE3車身尺寸不算大,車長4,337、軸距2,560屬於緊湊級別的SUV,坐在後排腿部空間算是合理,但談不上寬敞。但是整車前後排的乘坐感都很棒,包裹座椅的皮革有十分柔軟,要是坐墊硬度提高一點,承託感會更加好。另一方面,車內部件之家的裝嵌接縫位處理都非常均勻,製造工藝算是同類型國產品牌產品中數一數二了。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簡單說了一下內飾和外觀,該說說它的行駛表現了。之前寫X1插電混動時候,我就說過,續航力低和充電便捷性是我拒絕此類車型的關鍵。GE3快充狀況下,3小時左右能滿電(慢充沒測試過時間),續航里程為300公里(升級軟件後會顯示為310km)。這個公里數不算高,但也不低。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300公里續航里程當然能滿足上下班需求,但如果算上假日出行的話,以工作日一天來回20公里計算,5天之後就剩下200公里了,加上其它因素的話,想一週一充可能需要好好計劃一下行程。不過,試駕GE3期間,發現現在廣州市區已經佈置了不少快充點,便捷性比以往大幅提升,可由於共享汽車多采用純電車,不少充電位都被“霸佔”,大家使用時有需要多定位幾個充電點。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其次,如果住所充電便捷性高的話,大可回家後充電,反正GE3也分有快慢充電接口,以便於不同用家的需求。而未來廣汽傳祺會只設置一個充電接口,以便於消費者使用。對了,忘了跟大家交代,戶外快充站收費為1.6元一度電,我在充電時還剩20%的電量,用了兩個半小時充滿,費用為37.4元。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電充滿了,自然就可以在市區隨便浪起來。但試駕同類國產車時,都會有剎車不給力的情況出現,需要踩深一點才有預期中的剎車效果。其次,就是動力回收比較突兀,一收油門就有一種重剎車的感覺,大大影響舒適性。當然,有些產品可調回收動力量,以降低對行駛舒適性影響。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不過GE3完全沒有上述同類情況出現,不僅起步十分輕盈,整個駕駛過程舒適性還非常高,行駛質感比起特斯拉更優。我這樣說,可能有人會噴我,覺得我誇大。但事實就是,GE3在一套調校得當的懸掛協作下,再輔以人性化很高的電機控制系統,帶給我一種高端豪華車的舒適感與行駛性。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特別是懸掛的調校,濾震效果可能是傳祺出品中最好的一款車型,甚至好於身價貴數倍的特斯拉Model X。面對路面的起伏,貼地性非常好,為車身提供很高的穩定性。只有當遇到減速帶和坑窪路面,為了負重性,才會顯現出後懸掛較為生澀的感覺。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當然,扭動起方向盤時,其轉向感還是出賣了它是一臺純電車型的身份。這裡我不是說它轉向不好,只是轉向助力出現有點突兀,不夠自然。然而,油門對於動力輸出的控制非常線性,跟一臺6缸自吸車差不多,,沒有一臺大排量的渦輪車那麼炸裂。這個動力風格的調校,於我而言非常討好。

有實力不忽悠的新能源車 自主品牌中就服它

一連幾周都在新能源車型產品上打轉,特別是試駕了傳祺GE3之後,外觀造型也好,內飾採用的工藝材質也好,加上整車的機械調校,與電機控制系統的設計,傳祺讓我對國產新能源車有了全新的認識。雖然還有一些地方還有提升之處,可整體水平已經相當出色。現在回想起來,我之前試駕的那些所謂國產新能源車型到底是什麼鬼呢?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