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那些地震中致殘的人們,過得還好嗎?——鳳凰衛視推出《無障愛行動》紀錄片

“你不敢想象,在沒有腿以後,你還可以自己去開車,可以去你自己想去的地方。”在汶川地震中雙腿截肢的楊蘭,開著自己這輛專為殘障人士改裝的小汽車,行駛在成都的街道上。

十年了,那些地震中致残的人们,过得还好吗?——凤凰卫视推出《无障爱行动》纪录片

汶川地震已過去十年,逝者已去,那些從地震中倖免,卻永遠致殘的人們,現在過得還好嗎?今日中國有數以千萬計的殘障人士,他們的生活又過得怎樣?

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鳳凰衛視《名人面對面》節目組發起“無障·愛行動”,這是一次關於“愛”的行動,也是一次對“無障礙環境”的體驗與探索。

十年了,那些地震中致残的人们,过得还好吗?——凤凰卫视推出《无障爱行动》纪录片

“無障·愛行動”聯合中國殘聯及全國各地的殘障人士社團,在各界名人大咖的支持和參與下,以體驗式記錄和背靠背式採訪,共同推進了“六大行動”,從出行、教育、就業、科技、預防性侵和社會保障等方向,多維度探索無障礙環境的各種可能。

十年了,那些地震中致残的人们,过得还好吗?——凤凰卫视推出《无障爱行动》纪录片

5月12日,中國首部無障礙體驗式系列紀錄片《無障·愛行動》將正式開播,一週一更,在騰訊、優酷等主流視頻網站全線上線;將聯合深圳市信息無障礙研究會一同發佈slogan“支持無障礙,共同享未來”。

十年了,那些地震中致残的人们,过得还好吗?——凤凰卫视推出《无障爱行动》纪录片

據瞭解,十年前汶川地震發生後,《名人面對面》欄目製片人張燕帶領團隊在災區製作節目,被無數個無助的目光深深震撼;五年後,欄目組製作《為了忘卻的記念》系列片,追蹤被採訪者的新生活。

此次汶川地震十週年之際,欄目組沒有再延續這一思路,而是以“無障礙環境”這一相對較小、但卻非常實際的角度去切入殘障人士的生活需求,對此,製片人張燕接受《公益時報》採訪時表示,製作初衷是基於過去、放眼未來。

“創傷還在那裡,雖然難以撫平,也不可能被徹底忘卻,但他們慢慢可以與之相處,就像是人生的一本影集,放在那兒,但生活還要繼續。”張燕說,“不僅是殘障人士,無障礙環境和每一個人都有關係。”

通過和主創團隊、名人走進殘障人士的生活,體驗缺乏無障礙設施帶來的種種不便,張燕表示,無障礙環境建設不僅僅是硬件設施的提供,“更多的是大家的心理”。“比如說我們遇到殘障朋友的時候,很可能不知道該以何種方式對其進行幫助。”張燕說,這也是製作節目的初衷之一。

張燕表示,《無障·愛行動》不是一次性播出的紀錄片,現在已經抱著促成下一季的想法,與殘聯密切合作,把無障礙環境這一議題繼續深入推動下去。

十年了,那些地震中致残的人们,过得还好吗?——凤凰卫视推出《无障爱行动》纪录片

此外,在5月20日的全國助殘日,鳳凰衛視“我愛你,關注無障愛,我們在一起”手語接力活動也將在社交媒體啟動。

- END -

十年了,那些地震中致残的人们,过得还好吗?——凤凰卫视推出《无障爱行动》纪录片

-點擊下面的關鍵字,直接閱讀文章 -

十年了,那些地震中致残的人们,过得还好吗?——凤凰卫视推出《无障爱行动》纪录片

公益時報

政策解讀/公益活動/熱點事件/社會創新

想留言嗎?果斷在留言區發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