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梨”“母梨”是怎么回事?粗皮果多数发生在“公梨”上

“公梨”“母梨”是怎么回事?粗皮果多数发生在“公梨”上

一、“公梨”“母梨”是怎么回事?

在我国许多梨品种的果实有“公梨”和“母梨”之分。在同一个梨品种中,果实萼端发育存在差异,有的果实成熟时萼片不脱落,且萼端凸起,人们形象称“公梨”,相反果实萼片脱落,且萼端凹陷,这种形状的果实称“母梨”。因此,“公梨”和“母梨”的区分是看果实的萼端形状。

“公梨”和“母梨”是俗称,不是科学术语,可是越来越多的果农和客商使用此名称,一些科研学者也使用此名称,且生产和消费者普遍认为“公梨”品质差。

“公梨”“母梨”是怎么回事?粗皮果多数发生在“公梨”上

“公梨”“母梨”是怎么回事?粗皮果多数发生在“公梨”上

“公梨”“母梨”是怎么回事?粗皮果多数发生在“公梨”上

“公梨”“母梨”是怎么回事?粗皮果多数发生在“公梨”上

“公梨”“母梨”是怎么回事?粗皮果多数发生在“公梨”上

“公梨”“母梨”是怎么回事?粗皮果多数发生在“公梨”上

“公梨”“母梨”是怎么回事?粗皮果多数发生在“公梨”上

“公梨”、“母梨”的称谓涉及的产区和品种

“公梨”“母梨”是怎么回事?粗皮果多数发生在“公梨”上

二、“公梨”“母梨”有哪些不同?

1、病虫发生情况不同

(1)萼端黑斑病。在库尔勒香梨上,贮藏期果实萼端黑斑病(或为顶腐病),“公梨”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母梨”的。

(2)粗皮果。粗皮果多数发生在“公梨”上。

(3)“公梨”因有萼片存在,阻止药液、雨水从果实上及时散失,易引起果锈,易遭康氏粉蚧、病害等危害。

2、矿质元素

经测定,砀山酥梨“公梨”的幼果及其萼片中9种矿质元素含量发现:萼片中Fe的平均含量是幼果的6.13倍,其他元素差异较小。

3、植物激素

在库尔勒香梨花萼中,若IAA、GA3和ZR含量高,ABA含量低,有利于花萼的宿存,并发育成“公梨”,反之,有利于花萼的脱落,发育成“母梨”。

因此,产生了“公梨”不好吃的现象。

桃梨汉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