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逐渐升高,入夏鸡群管理的要点

入夏以来,各个养殖场均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蛋率下降,蛋重下降,蛋色变差,以及蛋品质下降,另外由于鸡蛋价格的下调,给养殖户朋友带来很大的损失,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就饲料营养和管理方面进行简单的沟通。

蛋鸡在适宜的环境温度内,每天实际需要的能量可以按照此公式估算:kJ/只·d=W(140-2T)+2E+5△W。其中W是蛋鸡当时的体重(kg);T为平均环境温度(℃);E为只鸡平均每天的产蛋量(g);△W为平均增重。蛋鸡的采食量(g)=每天实际需要的能量(MJ/只·d)×1 000/饲料的代谢能(MJ/kg),在适宜温度(13℃-23 ℃)下,随着温度降低,鸡需要的能量增多,采食量升高;反之则采食量下降。高温环境下,家禽首先表现出采食量下降而饮水量增加。当环境温度超过23 ℃,热应激造成的采食量下降数值会大大超出上述公式的估算值:在23℃-34℃,温度升高1℃采食量下降1-1.5 g/只·d;在32℃-36 ℃,温度升高1 ℃采食量下降4.2g/只·d。此外,高温不仅降低蛋鸡采食量,而且抑制蛋鸡卵泡发育。

气温逐渐升高,入夏鸡群管理的要点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鸡群采食量下降的问题,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一、防暑降温

蛋鸡最适环境温度为13℃~20℃,若温度高于29℃,则产蛋量下降10%~20%;37.8℃时,鸡有中暑的危险。因此,防暑降温是保持高产的关键。具体办法:

1、降温

在鸡舍的向阳面搭设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在自然通风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可直接向鸡舍内喷洒凉水降温在鸡舍周围种草植树,减少反射热。

2、及时清粪

鸡粪易发酵产生热,而且散发有害气体,每天早晚各清扫一次鸡舍,保持舍内清洁干燥。

3、通风换气

将窗户全部打开,有条件的可在鸡舍内安装风扇,以提高空气对流,确保舍内凉爽。

4、减少密度

饲养密度大,不利于鸡体散热,一般每平方米饲养7只为宜。

二、调整日粮

蛋鸡因高温,造成采食量减少,所以要合理调整日粮,更好地满足鸡在产蛋各期的营养需要,早晚应多喂蛋白质含量较高、能量较低的日粮,中午多喂青绿多汁饲料,并做到饲料品种多样化。另外,还要增加饲料中矿物质成分,尤其是钙。饲料要少喂勤添;饲槽要保持清洁,以免影响鸡的食欲下降或引起肠胃病。改变饲料配方,增加营养浓度, 蛋鸡在高温环境下采食量减少10%~30%,饲料利用率也随之降低,因此必须根据采食量相应调整饲料配方,增加营养浓度,可在饲料中添加1%~3%的油脂,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还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也能降低饲料通过肠道的速度,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适当降低饲料中粗蛋白水平而保持必需氨基酸水平,如添加0.1%~0.15%的蛋氨酸和0.05%的赖氨酸,钙可提高到4%,并保持钙磷比例为7∶1;多种维生素主要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和B族维生素,添加量可调整为正常量的2倍。

三、保证饮水

通常鸡的饮水量平均为每只150~250毫升,水温以10℃左右为宜。保证全天不断水,并保持饮水清洁,同时可在饮水中加入盐以维持机体对无机盐的需求,蛋鸡若断水24小时,产蛋量下降30%,需25~30天才能恢复若断水30小时以上,蛋鸡就会换羽。如发现粪便增多,要注意限制饮水。

四、加强防疫

夏季适合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繁殖,加之高温应激,导致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是鸡常见病的多发季节。因此要做好防疫隔离,按时进行鸡新城疫、霍乱、鸡瘟等疫苗注射外,还要定期消毒鸡舍,切断病原传播途径。每隔7~10天用抗毒碱、来苏尔等消毒一次,发病期间每日消毒一次。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抗生素,如土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等,可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气温逐渐升高,入夏鸡群管理的要点

五、关于营养方面

1、将高峰期饲料粗蛋白水平提高1-2个百分点,达到17%-17.5%;同时可在饲料中添加0.5%-1%油脂,以提高饲料的能量水平。

2、在高峰期饲料中添加0.2-0.3%的小苏打(化学名称:碳酸氢钠,NaHC03),以调节体液酸碱平衡,防止呼吸性酸中毒。同时还可以起健胃作用,有利于采食量的提高。

3、在高峰期饲料中添加100-200g/吨维生素C,以提高鸡群的抗热应激能力。

4、可在高峰期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大蒜素,既可以起到健胃促消化的功效,又能预防肠道及其它疾病的发生。

六、发酵饲料

最后,也希望大家在养殖初期添加发酵饲料,促进鸡群肠道健康及肠道吸收能力,以达到鸡群对热应激的耐受性。

对于入夏鸡群容易出现的病害,也有一下几点要注意!

一、坏死性肠炎

二、中暑

天气热时容易发生中暑,病鸡饮水增加,过料,拉稀,精神沉郁鸡冠发紫。防治热应激,使用多维素、维生素C、碳酸氢钠、氯化钾等电解质补充剂配合藿香正气水、冰片、植物油等,减少中暑机率。

三、产蛋鸡产蛋疲软衰竭综合症

和热应激有关,导致缺氧、钙流失、产蛋下降、蛋畸形、死亡等。需加强管理,晚间开灯加水,保证饮水新鲜,同时加强通风等。

气温逐渐升高,入夏鸡群管理的要点

四、黄曲霉素中毒

夏季饲料容易霉变,投喂霉变的饲料常常引起黄曲霉素中毒。病鸡废食,下痢,皮肤苍白或黄疸,生产力下降,衰竭死亡。所以不能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并做好饲料的储存,注意防潮、通风、防鼠等,发生中毒,立即更换饲料,并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下列几种药物:白芍粉0.5%、维生素C0.05%、葡萄糖1%、活性碳1%。

五、球虫病

鸡球虫病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特别是10日龄~50日龄的雏鸡,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和天气潮湿多雨,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K以及日粮配合不当等都是引起球虫病流行的诱发因素。球虫病的防治,需要专用药物,可咨询当地具体兽医。

六、鸡霍乱

高温多湿、闷热的气候条件下最容易流行。病鸡精神沉郁,羽毛松乱,鸡冠暗红,呼吸困难,体温高至43℃~44℃,排出灰黄色或绿色粪便。防治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喹恶林等,都有良好疗效。

七、鸡新城疫

发病初期精神不振,羽毛松乱少光泽,鸡冠呈暗红或紫黑色,发出“咕咕”的叫声,张嘴呼吸,粪便稀而发黏(有时带血)恶臭,此病的死亡率高。要综合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抗病力和对免疫的应答。严格隔离消毒,切断传播途径。预防接种是非常好的一种办法。我国最常用的疫苗有鸡新城疫Ⅰ、Ⅱ、L(Lasota)系活疫苗和油乳灭活疫苗。Ⅰ系苗是一种中等毒力的活苗,常用于经过弱毒力的疫苗免疫过的鸡或2月龄以上的鸡,多采用肌注或刺种的方法接种。Ⅱ系和L系苗属弱毒力苗,大小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接种。

八、鸡大肠杆菌病

高温季节,由于环境、饲料、饮水卫生状况恶化,肉鸡易暴发此病。表现是精神、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排黄绿或黄白色粪便,零星死亡。最典型的病变是肝周炎、心包炎、腹水及腹膜炎。除了保证环境卫生外,还要防止饲料及水源的污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气候突变等造成的一些应激因素。可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如:白头翁、黄连、黄柏等。

九、鸡传染性鼻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