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溫逐漸升高,入夏雞群管理的要點

入夏以來,各個養殖場均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產蛋率下降,蛋重下降,蛋色變差,以及蛋品質下降,另外由於雞蛋價格的下調,給養殖戶朋友帶來很大的損失,針對以上出現的問題,就飼料營養和管理方面進行簡單的溝通。

蛋雞在適宜的環境溫度內,每天實際需要的能量可以按照此公式估算:kJ/只·d=W(140-2T)+2E+5△W。其中W是蛋雞當時的體重(kg);T為平均環境溫度(℃);E為只雞平均每天的產蛋量(g);△W為平均增重。蛋雞的採食量(g)=每天實際需要的能量(MJ/只·d)×1 000/飼料的代謝能(MJ/kg),在適宜溫度(13℃-23 ℃)下,隨著溫度降低,雞需要的能量增多,採食量升高;反之則採食量下降。高溫環境下,家禽首先表現出採食量下降而飲水量增加。當環境溫度超過23 ℃,熱應激造成的採食量下降數值會大大超出上述公式的估算值:在23℃-34℃,溫度升高1℃採食量下降1-1.5 g/只·d;在32℃-36 ℃,溫度升高1 ℃採食量下降4.2g/只·d。此外,高溫不僅降低蛋雞採食量,而且抑制蛋雞卵泡發育。

氣溫逐漸升高,入夏雞群管理的要點

因此,我們需要通過各種方式來解決雞群採食量下降的問題,具體操作辦法如下:

一、防暑降溫

蛋雞最適環境溫度為13℃~20℃,若溫度高於29℃,則產蛋量下降10%~20%;37.8℃時,雞有中暑的危險。因此,防暑降溫是保持高產的關鍵。具體辦法:

1、降溫

在雞舍的向陽面搭設遮陽網,避免陽光直射;在自然通風條件較差的情況下,可直接向雞舍內噴灑涼水降溫在雞舍周圍種草植樹,減少反射熱。

2、及時清糞

雞糞易發酵產生熱,而且散發有害氣體,每天早晚各清掃一次雞舍,保持舍內清潔乾燥。

3、通風換氣

將窗戶全部打開,有條件的可在雞舍內安裝風扇,以提高空氣對流,確保舍內涼爽。

4、減少密度

飼養密度大,不利於雞體散熱,一般每平方米飼養7只為宜。

二、調整日糧

蛋雞因高溫,造成採食量減少,所以要合理調整日糧,更好地滿足雞在產蛋各期的營養需要,早晚應多喂蛋白質含量較高、能量較低的日糧,中午多喂青綠多汁飼料,並做到飼料品種多樣化。另外,還要增加飼料中礦物質成分,尤其是鈣。飼料要少喂勤添;飼槽要保持清潔,以免影響雞的食慾下降或引起腸胃病。改變飼料配方,增加營養濃度, 蛋雞在高溫環境下采食量減少10%~30%,飼料利用率也隨之降低,因此必須根據採食量相應調整飼料配方,增加營養濃度,可在飼料中添加1%~3%的油脂,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還能提高飼料的適口性,增加採食量,也能降低飼料通過腸道的速度,提高飼料的利用率。適當降低飼料中粗蛋白水平而保持必需氨基酸水平,如添加0.1%~0.15%的蛋氨酸和0.05%的賴氨酸,鈣可提高到4%,並保持鈣磷比例為7∶1;多種維生素主要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添加量可調整為正常量的2倍。

三、保證飲水

通常雞的飲水量平均為每隻150~250毫升,水溫以10℃左右為宜。保證全天不斷水,並保持飲水清潔,同時可在飲水中加入鹽以維持機體對無機鹽的需求,蛋雞若斷水24小時,產蛋量下降30%,需25~30天才能恢復若斷水30小時以上,蛋雞就會換羽。如發現糞便增多,要注意限制飲水。

四、加強防疫

夏季適合各種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蟲繁殖,加之高溫應激,導致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弱,是雞常見病的多發季節。因此要做好防疫隔離,按時進行雞新城疫、霍亂、雞瘟等疫苗注射外,還要定期消毒雞舍,切斷病原傳播途徑。每隔7~10天用抗毒鹼、來蘇爾等消毒一次,發病期間每日消毒一次。要定期在飼料中添加適量抗生素,如土黴素、環丙沙星、氟哌酸等,可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力。

氣溫逐漸升高,入夏雞群管理的要點

五、關於營養方面

1、將高峰期飼料粗蛋白水平提高1-2個百分點,達到17%-17.5%;同時可在飼料中添加0.5%-1%油脂,以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

2、在高峰期飼料中添加0.2-0.3%的小蘇打(化學名稱:碳酸氫鈉,NaHC03),以調節體液酸鹼平衡,防止呼吸性酸中毒。同時還可以起健胃作用,有利於採食量的提高。

3、在高峰期飼料中添加100-200g/噸維生素C,以提高雞群的抗熱應激能力。

4、可在高峰期飼料中添加適量的大蒜素,既可以起到健胃促消化的功效,又能預防腸道及其它疾病的發生。

六、發酵飼料

最後,也希望大家在養殖初期添加發酵飼料,促進雞群腸道健康及腸道吸收能力,以達到雞群對熱應激的耐受性。

對於入夏雞群容易出現的病害,也有一下幾點要注意!

一、壞死性腸炎

二、中暑

天氣熱時容易發生中暑,病雞飲水增加,過料,拉稀,精神沉鬱雞冠發紫。防治熱應激,使用多維素、維生素C、碳酸氫鈉、氯化鉀等電解質補充劑配合藿香正氣水、冰片、植物油等,減少中暑機率。

三、產蛋雞產蛋疲軟衰竭綜合症

和熱應激有關,導致缺氧、鈣流失、產蛋下降、蛋畸形、死亡等。需加強管理,晚間開燈加水,保證飲水新鮮,同時加強通風等。

氣溫逐漸升高,入夏雞群管理的要點

四、黃麴黴素中毒

夏季飼料容易黴變,投餵黴變的飼料常常引起黃麴黴素中毒。病雞廢食,下痢,皮膚蒼白或黃疸,生產力下降,衰竭死亡。所以不能喂發黴變質的飼料,並做好飼料的儲存,注意防潮、通風、防鼠等,發生中毒,立即更換飼料,並在飼料或飲水中加入下列幾種藥物:白芍粉0.5%、維生素C0.05%、葡萄糖1%、活性碳1%。

五、球蟲病

雞球蟲病各種年齡的雞均可感染,特別是10日齡~50日齡的雛雞,不良的飼養管理條件和天氣潮溼多雨,飼料中缺乏維生素A和維生素K以及日糧配合不當等都是引起球蟲病流行的誘發因素。球蟲病的防治,需要專用藥物,可諮詢當地具體獸醫。

六、雞霍亂

高溫多溼、悶熱的氣候條件下最容易流行。病雞精神沉鬱,羽毛松亂,雞冠暗紅,呼吸困難,體溫高至43℃~44℃,排出灰黃色或綠色糞便。防治磺胺噻唑,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喹惡林等,都有良好療效。

七、雞新城疫

發病初期精神不振,羽毛松亂少光澤,雞冠呈暗紅或紫黑色,發出“咕咕”的叫聲,張嘴呼吸,糞便稀而發黏(有時帶血)惡臭,此病的死亡率高。要綜合防治,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雞的抗病力和對免疫的應答。嚴格隔離消毒,切斷傳播途徑。預防接種是非常好的一種辦法。我國最常用的疫苗有雞新城疫Ⅰ、Ⅱ、L(Lasota)系活疫苗和油乳滅活疫苗。Ⅰ系苗是一種中等毒力的活苗,常用於經過弱毒力的疫苗免疫過的雞或2月齡以上的雞,多采用肌注或刺種的方法接種。Ⅱ系和L系苗屬弱毒力苗,大小雞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點眼、飲水及氣霧等方法接種。

八、雞大腸桿菌病

高溫季節,由於環境、飼料、飲水衛生狀況惡化,肉雞易暴發此病。表現是精神、食慾不振,呼吸困難,排黃綠或黃白色糞便,零星死亡。最典型的病變是肝周炎、心包炎、腹水及腹膜炎。除了保證環境衛生外,還要防止飼料及水源的汙染、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氣候突變等造成的一些應激因素。可在飼料中添加中草藥,如:白頭翁、黃連、黃柏等。

九、雞傳染性鼻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