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大夏千年文化,悟素雅華服之美

中國又稱“華夏”,這一名稱的由來就與漢服有關。《尚書正義》注:“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覽大夏千年文化,悟素雅華服之美

華服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講究天人合一。因此在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的中國,“衣冠”便成了文明的代名詞,同時更是華夏禮儀的一部分。

覽大夏千年文化,悟素雅華服之美

簡約低調的一款黑白配色漢服,上衣是一個直領對襟,直接穿成交領會更加有風骨。下裙是一片式黑色下裙,質地輕薄,夏天穿也壓力不大。搭配紅色系帶,整體一下子亮起來。後背同色的翅膀刺繡,有一種低調守護的感覺。

有剛就有柔,既然有江湖,那麼閨閣女子也必然不會落下。充滿俠士風情的利落漢服總是伴隨著柔美紗裙出現,如果你偏愛江南朦朧的煙雨,那麼你一定不能錯過最具婉約氣質的漢服。

覽大夏千年文化,悟素雅華服之美

這一套漢服呢雖不及上面那套瀟灑利落,卻也是自帶俠氣。下裙面料自帶出場特效的閃光,是一個一片式的下裙,外層的黑色褙子拼接了白色襟邊,顯得嚴肅不好惹。裡面藍色的半透明長褙子卻十分妖嬈,柔中帶剛。

除了規整的華服,古時美人還會通過他物來展示自己的美。一襲漢服的女子,手上提著一把描畫精美的宮燈,穿梭在蜿蜒小路上,寧靜的月華鋪灑了一身,豈不是美極妙極?

覽大夏千年文化,悟素雅華服之美

手工製作的宮燈,精緻玲瓏,6根手工漸變小流蘇,搭配一根手工漸變大流蘇,提在手上行走的時候,動則搖之,唯美雅緻。漂亮的花型裝飾,搭配溫柔的色彩,動人明媚。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飄過一個丁香一樣的結著愁怨的姑娘”,戴望舒的一首《雨巷》更是給人留下了一個身穿一襲華服的江南女子撐傘而去的唯美背影。

覽大夏千年文化,悟素雅華服之美

新傘偏白色,竹葉偏綠色。真實添加的竹葉隨機放置,獨特而又不會千篇一律。歷經滄桑的八十歲老師傅親手做的傘,本身就蘊含了不少的故事。不僅很有觀賞性,這把傘還能經受六級左右大風和普通暴雨的襲擊,出行無憂。

覽大夏千年文化,悟素雅華服之美

韓國、日本在過傳統節日時都穿他們的民族服裝,作為中國人,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有一件屬於自己的中式服裝?即使再忙,過節的時候總還是有機會穿穿的,也無愧於“衣冠上國”子民的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