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明朝遠比清朝強大,但明朝極盛時期的疆土比清朝極盛時期的疆土面積小?

煙比你好-傷肺不傷心


明朝遠比清朝強大?沒有任何史料支撐這個觀點。所謂的強大,無非是指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建樹,而這三者也是密不可分的。軍事行動是政治的延續,而經濟實力又能支撐軍事行動,同時政治政策對經濟發展又影響,經濟發展也決定了政治是否穩定。其餘的文化,外交等,皆可以算作是政治作用的結果。



這麼一講,明清兩朝孰強孰弱就能有個大概的比較了,無非是比政治,經濟,軍事。

不妨先從政治開始說起。政治是個抽象的概念,無法直接以一個量化的標準進行比較,既然這樣,不如從對社會的作用這一結果方面來比較。對於社會的管理方面,很多人覺得明朝作為所謂的"漢人王朝",那肯定對於民眾更加愛惜,但是,事實恰恰相反。

大明朝對百姓的態度,可以用一個詞,"嚴苛"來概括。首先就是建立嚴密的戶籍制度,固化社會的階層;再者,嚴格限制人口流動,對於流動人口,處以重刑;而明朝的農業稅也是相當高的,這對於農民而言又是一個大的災難;而刑罰方面,對於百姓可謂是絕不手軟,朱元璋的《大誥》中,刑罰不可謂不多,明朝後來的君主不勤政,有一點好處,那就是沒有把朱元璋這一套嚴刑峻法執行下去。


而清朝,首先得承認,作為滿族建立的王朝,的確存在一定的民族矛盾。但是,這並不是主要矛盾,這種民族矛盾在康乾時期基本上就化解了,只有少部分秘密社會如天地會等組織在極力渲染這個矛盾;在當時的條件下,最主要的矛盾還是農民與地主之間基於土地的矛盾以及國家稅收與自然經濟脆弱性的矛盾。然而,清朝通過廢除人頭稅,攤丁入畝,大大減少了農民的負擔;通過頒佈政令,永不加賦,使農民得到了極大的解放;通過廢除賤籍,保證了社會的相對平等。

所以,就政治方面來看,清朝遠勝於明朝。如果要問清朝為什麼比明朝做得好,那是因為清朝的一系列政策就是在總結明朝失敗教訓的基礎上得出來的。

再來看經濟方面,經濟是個很大的題目,並不好直接比較,但是大概有一個指標,那就是稅收。明朝財政收入的巔峰,大約是萬曆年間張居正執政時期,大約是400萬兩白銀,加上其糧食折算,一共大約是1500萬兩白銀;但清朝立國之初的康熙年間,財政收入就已經達到了3000萬兩白銀。沒有證據表明這一段時間出現了通貨膨脹,且農業社會的經濟生活較為單一,所以不存在購買力相差太大的情況。



因此,在經濟方面,清朝也是勝於明朝。值得注意的是,清朝似乎很少有純粹的農民起義,即農民因為土地問題而與清政府不對付,相反,明朝就很多,這一點值得思考,所以明朝的藏富於民,到底藏到了哪裡。

最後比較軍事。雖然在明清戰爭中,明軍被清軍吊打是常態,但是鑑於有些朋友認為,這是拿明朝的衰落期與清朝的上升期相比,並不公平,所以不妨用明朝的巔峰期來和清朝的巔峰期對比。

眾所周知,明朝武功的巔峰期並不長,大概只有洪武和永樂兩個時期,所以在此不妨看看洪武,永樂朝的戰績如何。

洪武時期軍事行動的主要目標,就是打擊北元的殘餘勢力。此時的蒙古,已經奄奄一息,元氣大傷。但依然有徐達的大敗,然而總體上還是有一些不錯的戰果,比如藍玉北伐,而在這一時期,明朝將自己的勢力擴張到了長城以外的幾十公里。

然而,這種大好的局勢,被某個被封為"世界性大帝"的朱老四給毀掉了。朱棣登基後,五次討伐蒙古,除了前三次有所建樹,後來三次是典型的勞民傷財,毫無斬獲,反而因此使得軍隊疲敝不堪,無法維持長城以北的防禦。於是,在大約第四次北伐後,朱棣撤回了長城以北的衛所,從此,明朝的勢力退回了長城以南,依託長城進行消極防守。

而清朝康乾雍三代,可謂是大規模開疆拓土,先是將內外蒙古納入版圖,之後滅掉了準噶爾汗國,將新疆納入版圖。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其實是故土新歸的意思,但這個故土,是隔了明朝二百多年以後才"新歸"。


至於對外戰績,有些人拿明朝的料羅灣海戰,亞娘鞋海戰說事,但很少有人真正看完了史料。《荷蘭人在福爾摩莎》一書,詳細記錄了料羅灣海戰的過程以及結果,如果看完之後,還能說出"明朝吊打荷蘭"之類的話,那隻能說明是文盲;清朝在面對工業化完成的西方時,的確吃虧不少,但農業文明無法對抗工業文明,也是事實,而清朝前期,在雅克薩之戰中擊敗沙俄(2000對800,不要說什麼清軍加上補給等後勤人員一共上萬人,沙俄之所以不需要補給部隊,是因為他們的補給都是強西伯利亞土著和東北地區的鄂倫春等少數民族的),並且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關於尼布楚條約,有一點可以說明,但凡學過國際法的都知道這是平等條約,因為當時清朝根本沒有實際控制尼布楚以及貝加爾湖地區,不僅如此,對蒙古地區的控制也不如內地一樣牢固;然而通過條約 卻直接確立了清朝對該地區的主權,限制了沙俄的擴張。說句抬槓無理但比較形象的話,就算清朝真是割地,這地也是清朝自己打下來的,愛怎麼處理是自己的事,明朝,這些地方都沒有到達過,更別說碰到沙俄。


所以,綜上,明朝暈遠落後於清。


庭州行者


關於這個問題,我是這麼看的。

首先,疆域大小與朝代是否強大並沒有直接關係

對於中國而言,真正生產財富的區域,直到現在為止,依然是漢族本部的區域。而西北部的大部分神族領地,都是財政吸血區,它們對於中央王朝的意義更大的體現在國防安全、戰略緩衝。

在古代,沒有現代運輸技術的情況下,遼東、漠北、西域、西南,對於漢族的農耕文明來說,更是無法立足的蠻荒之地。


另外,蒙古高原以北,很多地方就是鳥不拉屎的荒漠、原始森林,無論是明朝還是滿清,甚至是現代的俄羅斯,都沒有能力做直接管理統治,把這些地盤統統畫入地圖,頗有“地圖開疆”的嫌疑。

例如明代極盛的疆域圖,我就看過有遠大於滿清的版本,但這種地圖開疆有意義嗎?


其二,造成明代與滿清巨大疆域差異的關鍵原因在於蒙古的問題處理。


在籠絡蒙古各部方面,明朝一般是把蒙古人當成異族僱傭軍對待,用財貨進行收買。例如明初赫赫有名的“朵顏三衛”。

而滿清的籠絡程度更為深入,統治高層大量通婚,蒙古人與滿洲人大量混血,完全視為“自己人”。所以,在朝代後期,蒙古各部依然忠於滿清,八里橋一戰,蒙古騎兵為了滿清勇往直前,8000人全戰死。而明朝一代,蒙古韃子一直都是反噬主人的狗。

而對於不肯臣服或者存有異心的蒙古部落,明朝的應對也是比較消極的。相比之下,滿清對準格爾蒙古的征戰,體現了帝王更大的雄心壯志。

對於蒙古的問題,我認為明朝的鍋要歸咎於朱元璋。

1、朱元璋在徐達北伐失敗之後,失去了統一蒙古各部的信心,把蒙古問題留給後代。

2、朱明王朝的第二代繼承人朱標病死之後,朱元璋大肆殺戮功臣名將,自毀大明爪牙。與此同時,朱元璋對外日趨保守,立訓十五不徵之國,完全失去對外進取的精神。

3、朱棣叛亂,明朝立國不久,就在“靖難之役”中空耗了大量國力。


試想一下,如果明王朝的前幾代皇帝能跟滿清一樣順利過渡,前三代皇帝能堅持不懈的對蒙古用兵,大明朝是有希望達到滿清的疆域。


最後,雖然不喜歡滿清,但依然要表示:明朝遠比清朝強大?

這個說法毫無根據嘛。


從耗子胖成豬


一個如此強大的明朝,它的疆域面積竟然遠遠無法跟據說比它弱小的清朝相提並論,這難道不是一件諷刺的事嗎?

這隻能說明兩個問題:1、明朝沒有說的那麼強大;2、評價者對清朝心懷偏見,以致無法正視清朝的強大。

談及疆域問題,有明一代的總體發展趨勢是不斷內縮的。儘管在明朝創立之初,有洪武、永樂等積極進取之君主開拓疆土,但他們當政的幾十年時間,與整個明朝276年的歷史相比實在是短暫。

總之,明朝是一個疆域不斷縮小的王朝,歷史事實與所謂的“強大”判斷頗不相符。

就以北方蒙古地區而言。明朝雖然在洪武、永樂時期,先後設置大寧衛(內蒙寧城)、開平衛(內蒙正藍旗)、東勝衛(內蒙托克托縣)、興和所(河北張北縣)乃至大寧都司,勢力一度達到西遼河、西拉木倫河與查干諾爾一線,但是這個成果維持的時間很短暫。

自宣德年間開始,明朝勢力就逐漸被壓縮到長城線以內,甚至先後出現了土木之變、庚戌之變兩次蒙古士兵入寇內地、逼近京畿的奇恥大辱。

再說說西北的新疆。洪武、永樂年間,明朝先後在西北設置了七個羈縻衛所,也就是所謂的“關西七衛”,分別是安定、阿端、曲先、罕東、沙州、赤斤蒙古和哈密七衛。但是隨著西域的土魯番汗國勢力日益強大,這些衛所也不復存在。自明朝中期以後,明朝對嘉峪關以外的事情都不再過問。換言之,明朝的疆域僅限於嘉峪關以東、長城以內。

這如何與清朝相比?

清朝解決了蒙古問題,將漠南、漠北、漠西蒙古全部納入版圖;不僅如此,唐代以來脫離中央王朝控制達近千年之久的西域新疆,也重新成為清朝的疆域。

所以明朝到底比清朝強在哪兒?全靠嘴吹嗎?


HuiNanHistory


這個標題沒太看明白,"明朝遠比清朝強大"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的呢,我怎麼看不出明朝有哪裡比清朝更強大。

我知道肯定又有人說清朝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明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粉的這句口頭禪我也背下來了。

明朝自始至終都窮的叮噹響,不客氣的說,如果是明朝末年遇到工業革命後的西方列強,明朝連交賠款的錢都沒有,而且以明朝軍隊那戰鬥力,朝廷沒錢補充彈藥,軍隊連烏合之眾的農民軍都打不過,能打的過堅船利炮的西方列強?所以如果明朝遇到清朝那局面,只可能被人家強行瓜分,各地起義軍趁勢而起,中國會四分五裂。

再說說割地這個事,提問題的樓主也說了,明朝疆域遠不如清朝大,而且樓主提供的圖片還是明朝極盛時期的疆域圖,實際上到了後期,基本就是當初秦朝的疆域範圍,所以如果明末遇上西方列強侵略,明朝就是想割地,也真的沒地兒可割。清朝雖然割掉了巴爾喀什湖附近和庫頁島、外興安嶺附近的幾百萬土地,但直到清朝滅亡,它的疆域範圍仍然大於一千萬平方公里,而且說實話,割掉的土地基本都是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和不毛之地。

直到同治年間,清朝還能撥款500萬兩支持左宗棠率軍收復新疆,趕走沙俄。而明朝那邊從萬曆朝就已經財政崩潰了,貪官遍佈,老百姓口袋裡也沒錢,你再加稅,不讓人活,那隻能起義造反了,明朝末年的起義軍可比清朝末年多吧,幾乎是全國各地都有,明朝就是被自己國內的農民推翻的,關外的後金只是幫了農民軍的忙而已。

所以,就別說明朝遠比清朝強大這事了。


北宋一書生


12萬多明朝官兵被日本50多個賊寇嚇得不敢出城,倭寇從浙江打到武漢直到南京城下,燒殺姦淫擄掠至死5000餘人,老百姓自發抵抗慘遭屠村,事後官府殺老百姓充功湊數,這就是明朝?

2萬7千明朝海軍打臺灣島荷蘭500人,最後明朝傷亡9000多人,荷蘭死傷不過百,最後臺灣島上沒有糧食,荷蘭投降了。

明朝和元朝,打到北京城下,城北是元朝,城南是明朝,蒙古人進關燒殺搶掠,十幾萬明軍不敢放一箭,待其搶奪姦殺之後出來收拾殘局。

敵國殺了明朝2萬5千餘人,並且執信明朝皇帝,等於打中國的臉,而明朝皇帝卻表現出殺了2萬多頭生口一般,你不經過我允許,擅自殺了那麼多人,以後別這樣了,朱元璋為有這樣的子孫是否感到恥辱?

明朝打大清,大清鐵蹄區區不足20萬人嚇跪了1.2億明朝官民,北京城外60萬大軍不敢動,沒有人敢救崇禎,乖乖投降大清。

用鰲拜那句話說,就和殺小雞崽子一樣,一刀一個,一刀一個。被大清嚇的,崇禎要逃跑,城門侍衛不給他開門,他心灰意冷掛歪脖樹自殺了。

另外一個南明皇帝喊外國人來打中國人,失敗了,跑緬甸去,被人家當(豬)一樣五花大綁送回來的。

東林黨人在領袖錢謙益的帶領下,跪在南京城門,迎接滿清騎兵入城。那一刻,所謂的骨氣何在?當投降形成風氣,江北四鎮紛紛投敵時,本應殺敵報國的百萬軍隊迅速成為滿清征服南明的爪牙,這難道不諷刺嗎?

沒有大清帝國,就沒有今天的中國版圖。換個角度來講,如果把清朝打下的領土都劃出去,不要黑龍江省了,不要遼寧省了,不要吉林省了,,不要內蒙了,不要外蒙了,不要新疆了,不要西藏了,不要福建省了,不要雲南省了,不要廣西省了,不要臺灣了等等,不要不要全不要了。只留下明朝的300萬國土,你願意嗎? 其他的都是你口中的”韃虜”。記住:做人不能忘恩,忘祖,難道你的祖宗沒留過辮子嗎?

南宋的士大夫崖山跳海,而明只因”水太涼”

宋朝當年被遼,西夏,金,蒙古虐成狗,明朝是宋朝的翻版。

翻開歷史書看看對比一下兩個朝代會發現他們有很多共同點。

1,重文輕武 還出了好男不當兵的段子

2,黨爭 朝廷大臣為了爭權奪利不幹正事

3,政治腐敗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4,一個腐朽老化的壟斷集團遇到了創業階段積極進取的新興集團挑戰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娘則國娘。一隻羊來帶領一群獅子打不過一隻獅子帶領的一群羊。

看到這裡,你還覺得黑暗的明朝強大嗎?





我是三無明粉


清朝交通工具是騎兵,明朝沒有交通工具


迷失濤


這個問題有瑕疵啊。

關於明朝和清朝到底誰強大的問題,或者說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清朝必定比明朝強大!

首先,清朝比明朝晚建立200多年,是站在明朝技術積累的基礎上,它只要不是連年戰亂,四分五裂,怎麼能比明朝還弱小?清朝有鐵甲戰艦明朝卻只有木帆船,這就好比讓今天的人拿著衝鋒槍和古代拿長矛的武士去比武,差距是想而易見的!

所以清朝一定是比明朝要更強大的,說明朝和清朝誰更強大本身就是一個不公平的比較形式!

很多人認為縱向的比較對明朝不公平,所以拿著明朝和清朝最鼎盛的時期分別對應世界上的各大力量。這是一個非常客觀的表現形式,不過因為面對的對手情況完全不同,所以從橫向維度上比較似乎也不容易得出結論。

不過,這裡的所謂國家實力和疆域的面積有直接的關係嗎?

當然有,比如自身強大了就可以吊打周邊少數民族,然後成倍拓展疆土。如果實力不濟,比如宋朝,就只能被周邊輪番吊打輪流叫爸爸。

但是,實力強不代表就一定疆域大!除了綜合國力,還和國家的內外政策、面對的國際形勢有直接的關係。比如明清兩朝,雖然都是各自時代的超級大國,但是因為面對的情況完全不同,所以最後兩朝的盛世疆域也不盡相同。

其中,明朝是遠遠小於清朝的。當時的明朝並不弱,為何還是不如清朝面積廣闊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明清統治階級的不同

明朝是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是帶有強烈漢文明特徵的王朝。

為何這麼說呢?明朝的建立,實際上是1279年崖山海戰後漢人的一次成功的復國運動。漢人終於重新成為這片土地的主人。

但是,朱元璋作為漢人中最貧寒的階層,在當上皇帝后,對於高階層的大政方針不可避免地要產生牴觸,於是朱元璋對大明帝國進行了重新的設計。包括:

  • 廢除“重商主義”政策,重拾“重農抑商”,國家稅收由倚仗財稅改為倚仗農業;

  • 撤銷市舶司,全面推行禁海政策;

  • 繼承元朝的“諸色戶”制度,將大明社會的活力進行大規模扼殺;

  • 推行八股文,扼殺讀書人的思想;

  • 廢除丞相制度,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 恢復殘酷的人殉制度等。

難怪胡適會推薦他的學生從《明史》中學習我國封建社會的發展歷程,因為明朝太過典型。

明朝的本質,是典型的漢本位制度,不過在恢復漢人地位的同時,明朝對周邊的關注就小了很多,比如北方的蒙古。

長期以來,包括秦漢隋唐等強大王朝都對北方遊牧民族頭疼不已,朱元璋也沒有頭疼藥,所以也很難過。

雖然秦漢唐等少數民族不斷髮動對遊牧民族的反擊,但是因為遊牧民族來去如風,最後效果都差強人意。明朝也是如此,由於沒有找到有效治理蒙古地區的手段,所以明朝的手段只能是打,或者修長城守。

而這樣的做法只能讓受到明朝打擊的蒙古迅速恢復實力,併成為明朝的心腹大患。雖然明朝一直將蒙古看成蠻夷,但是蒙古從來沒有自暴自棄,搶劫明朝從來很賣力。

但是,蒙古問題最終在清朝手中解決了。之所以能夠達到這一奇蹟,主要就是一句話:

清朝也是蠻夷!

既然大家都是蠻夷,所以自然知根知底,降服蒙古不費勁!

因為自己的蠻夷身份,清朝和蒙古人在一起特別親切,特別是清朝和漠南蒙古,組成了牢不可破的政治同盟,這是清朝能夠成功入主中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清朝比明朝疆域多出的部分,是漠南、漠北以及西域和青藏地區等漢地十八省之外的區域。而這一區域,基本都為蒙古部落所佔據。所以清朝解決了蒙古問題,也就意味著清朝將整個蒙古地區納入了自己的版圖。

而且因為自己蠻夷的身份,清朝很快找到了壓制蒙古的辦法,那就是:

  • 盟旗制,將各部落固定在一定區域,使其無法隨意遊走,斷絕了他們形成強大勢力的可能;

  • 黃教,在草原上大建喇嘛廟,並吸納大量人口出家為僧,使蒙古地區人口大量減少;


  • 政治聯姻,清朝和蒙古各部之間相互聯姻,通過血脈姻親鞏固上層聯繫;

  • 經濟掠奪,鼓勵晉商等深入蒙古低收高賣,使蒙古各部更加貧窮,不得不依靠清朝;

  • 戰爭,清朝靜看蒙古抵抗沙俄,相互間的仇殺,然後充當仲裁者;

通過以上的方式,使蒙古成為清朝牢不可破的一部分。

所以,得到蒙古地區的清朝疆域面積遠遠超過了明朝!

2、明清面對的國際形勢不同

明朝建立時,明朝是當時世界上的超級帝國。此時的西方還未開始大航海時代,鄭和的27000人的船隊在西洋各地遊蕩,從來沒有碰到一個值得一打的對手,一個都沒有。

鄭和麵對的最大的危險就是活捉錫蘭國王,而者只是鄭和航海生涯的一個小小插曲。可以說,當時的鄭和,以及整個大明帝國,都是獨孤求敗的存在!

直到鄭和下西洋停止60多年後,西方的哥倫布才帶著4條破船踏上了尋找大元帝國的道路。

此時明朝的麻煩主要是東南沿海的倭寇,不過因為此時是明朝前期,政治清明,國力強盛,這些倭寇並不能掀起大風大浪。

概括起來,因為幾乎沒有外來勢力能夠撼動明朝的霸主地位,所以明朝的疆域擴張完全取決於皇帝們的態度和心情。

像明太祖朱元璋這樣的勞模,自然是為大明帝國殫精竭慮,夢裡都在想著為子孫留下更多的疆土。

明成祖朱棣,雖然勤奮程度差一點,但是同樣取得了五徵漠北,打擊韃靼和瓦剌。並且,在東北設置了奴兒干都司,派亦失哈九上黑龍江巡邊;在南部征服了安南,將大明的疆域大大擴張。

在以往的中華帝國藩貢圈中,從來都是以中原王朝為中心,建立起包括中原王朝和周邊小國的藩貢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中原王朝是當之無愧的老大,類似於春秋時期的幾大霸主。周邊小國跟著大哥混,自然是好處多於壞處,這種好處除了能從朝貢中得到比進貢多幾倍的賞賜,還能得到他們發動戰爭都不一定能得到的好東西——土地。

1392年,李成桂發動政變推翻了高麗王朝,建立了李氏朝鮮。此時的明朝已經驅逐了元朝,李成桂及時調整策略,將工作重心從北元轉移到明朝,事實證明這一招非常正確。

在李成桂發動政變前,這位將軍正在帶領高麗人準備進攻半島北部的明軍。自知不敵的情況下李成桂才發動了政變。而成功建國後的李成桂及時就給朱元璋拍了馬屁,請求將鴨綠江以東地區賜予朝鮮。而志得意滿的朱元璋則大手一揮,從此鴨綠江以東地區徹底成為李氏朝鮮領土!

可以說,天下之中的地位決定了明朝在疆域觀念上並不很強!

但是清朝不一樣,因為清朝遇到了更大的麻煩——沙俄來了!

沙俄的到來絕對不是為了做客,而是想要屠殺當地人民,奪取當地的財富,是名副其實的強盜。然後,沙俄遇到了清朝!

從1582年沙俄越過烏拉爾山開始,1600年沙俄就已經到達了貝加爾湖,1639年到達鄂霍次克海,1643年侵入黑龍江。

因為一直想要溫暖的出海口,所以沙俄不斷南下,蒙古岌岌可危。

如果蒙古全部被沙俄侵佔,清朝就只能依託長城對沙俄進行防禦,成就清朝版的“天子守國門”,這對於清朝北疆極端不利。

所以清朝開始積極和沙俄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從1689年的《尼布楚條約》,到1727年的《恰克圖條約》,再到1755年消滅準噶爾汗國,清朝穩紮穩打,沒有給沙俄機會。

因為有這樣的國際和危機意識,清朝奪得了大部分的蒙古地區,為清朝奠定了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區域!

所以,清朝疆域比明朝大絕非偶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什麼叫強大?前者被後者代替還能夠稱之為強大?小編的羅輯思維能力是漿糊?


鬼行僧


非常感謝大清為中國做的貢獻!

蒙古被沙俄控制;

日俄戰爭後,東北被日本暗中控制(才有了918事變);

長江中下游被英國控制(發生英軍多次炮轟老百姓,累計炸死上萬人,多謝英勇的解放軍把英國趕出去,1949年,解放軍在長江和英軍發生衝突,最後把英國趕出去);

北京被八國聯軍控制(外國駐軍在北京附近,天津是北京的門戶,但不能有中國軍隊),

廣東省成為英法勢力範圍,到處欺壓老百姓,山東省一些城市被割讓德國(後來才有了五四運動),

臺灣被日本佔領……

中國周圍的十幾個藩屬國(越南,朝鮮都被清朝拋棄了)全沒了,全是明朝的積累下來的政治遺產(類似於英聯邦,只剩下孤家寡人)。清朝還欠了外國十幾億白銀賠款,各位的祖上每年都得還錢,每年要交多重的稅。

建立民國之後還得還錢(按照當時的國際法,你不還列強的錢,他們就揍你),民國政府一點錢都沒有,想搞軍隊建設國家,都沒有錢。

海關全被抵押,外國商品隨便進,民族企業遭到重創,根本就發展不起來。

還有老百姓被清朝弄成什麼樣,愚昧無知。

非常感謝大清為中國做的貢獻。






安靜的池塘


這裡分兩種情況:即對外戰爭強大和內戰強大。在對外戰爭中明朝顯然強於清朝,明朝即戰戰勝利。而對於當時的滿清入注中原,其前期,仍是局於內戰,是由宮庭政變中失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