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凡事質疑到再願相信,背後的是見識和格局

人生之路之所以走的不順暢,

不是因為自己不夠聰明,

而是因為不願意相信。

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總有不少這樣的人在我們身邊,懷疑一切的成功與美好。

人生潤語|從凡事質疑到再願相信,背後的是見識和格局

"他這麼成功,還不是因為家裡有錢。

這次升職又是她,一定有背景。

他兒子能讀北京四中,不知道花了多少錢。

……"

人生潤語|從凡事質疑到再願相信,背後的是見識和格局

最近讀了心理學家麥基寫的《可怕地錯覺》,才知道這個現象的原因。麥基在研究很多人的經歷後,提出了一個概念:你看到的只是你想看到的。當一個人內心充滿某種情緒時,心裡就會帶上強烈的個人偏好暗示,繼而會導致主體從客體中去佐證。

“喜歡某個人或事物的時候,我們的心靈會讓自己在現實中搜尋印證,然後再用這些似是而非的印證,來佐證自己的心理預期,最終形成一種‘真是如此’心理定勢。若是憤怒、仇恨或是懷疑時,我們又會不斷尋找材料來強化自己的臆想,在偏執於憤怒、仇恨的情緒裡,讓暫時壓抑的情緒感得以宣洩。”

也就是說:我們所看到的世界,是我們選擇看到的模樣,你相信什麼,就能看到什麼。你相信不公平,就會發現無數不公平。而你相信努力,就會發現努力真有回報。你相信美好,就會發現生活處處有美好。

而且,麥基還發現了一個秘密:一個人相信什麼,他未來的人生就會靠近什麼。“人的一生正如他天天中所想的那樣,你怎麼想,怎麼期待,就有怎樣的人生。”

仔細品味這句話,發現現實生活還真是如此。

人生潤語|從凡事質疑到再願相信,背後的是見識和格局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寫過一篇《相信奮鬥的力量》。文中講了他一段經歷:高中時,他的老師對全班同學說:“你們在座的,沒有一個能考上大學,以後一定都是農民。”很多同學就這樣相信了。不是中途輟學,就是考一次就放棄了。

但是俞敏洪不相信,他只相信努力和奮鬥終會有回報,所以考了一次不成,就考第二次。考了第二次不成,就考第三次。最後終於考進北大,從此改變人生。

人生潤語|從凡事質疑到再願相信,背後的是見識和格局

懷疑一切往往就會失去一切。”

很喜歡顧城的一首詩:“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之前,別人說什麼我都會信,後來發現自己真的太傻,太單純。經歷過後,我發現,在如此複雜的社會里,要慢慢自己學會辨識,縱使這個過程不是那麼容易。

我知道,現在的世界,要讓人相信,真的特別難。人們只願相信真正發生的,而把其他看作虛偽。人們只會看到自己能到達的地方,而不敢觸碰難以抵達的遠方。

卡夫卡說,“信仰什麼?相信一切事和一切時刻的合理的內在聯繫,相信生活作為整體將永遠繼續下去,相信最近的東西和最遠的東西。”我理解的最近的東西,就是你眼前的一切,最遠的東西就是你的理想。

所以,無論怎樣,守住心裡那份光與熱,擁抱屬於你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