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設計師拿特斯拉開涮:誰說電動車就不需要進氣格柵了?

文/顧家棟

每次去上汽設計中心圍聽新車設計講解,總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一般情況下,這樣一場設計解析會的主角會有三個,一是車,二是人,三是理念。

上汽設計師拿特斯拉開涮:誰說電動車就不需要進氣格柵了?

而在前幾天榮威光之翼MARVEL X(以下簡稱MARVEL X)的設計解析會上,上汽設計總監邵景峰就拋出一個勁爆觀點——“電動車不需要進氣格柵絕對是偽命題”。

上汽設計師拿特斯拉開涮:誰說電動車就不需要進氣格柵了?

以目前的眼光來看,此觀點絕對“逆勢而生”

為什麼這麼說?如果經常看汽車新聞,肯定會知道現在很多電動車在外觀設計時,都會刻意減小進氣格柵的面積或者直接取消進氣格柵。

這樣的做法並不是全無理由,因為傳統燃油車無論是自然吸氣或渦輪增壓,發動機都需要進氣和散熱,而大多數車都是前置發動機,所以進氣格柵就必不可少了。

上汽設計師拿特斯拉開涮:誰說電動車就不需要進氣格柵了?

而相對的,新能源車,比如純電動車依靠電力驅動,首先沒有發動機進氣的需要,其次是作為動力源的電機和電池也配有獨立的散熱系統,而不是單純依靠空氣。

再者考慮到風阻,所以部分新款電動車取消了“大嘴”設計,反而把前臉整個“蒙起來”,這漸漸成了一種現階段電動車設計的趨勢。

上汽設計師拿特斯拉開涮:誰說電動車就不需要進氣格柵了?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特斯拉Model S了,這款車在誕生初期依舊採用“大嘴”設計,而後又轉為“蒙臉”設計,據官方稱以前在外觀上設計出這樣一個進氣格柵是為了在消費者群體中獲得“認同感”,後來牌子打響了,便考慮到實際使用需求取消了車頭進氣格柵。

上汽設計師拿特斯拉開涮:誰說電動車就不需要進氣格柵了?

在我看來,特斯拉又在裝了!事實上,老款Model S的進氣格柵並沒如大家以外的那樣全封閉,而是有部分鏤空的。這部分鏤空承擔著重要角色,它為電機、電池組以及空調冷卻水箱起著冷卻作用。

雖然前面提到說,電池組擁有獨立冷卻系統,但空調的散熱怎麼辦?要是沒有獨立散熱渠道,我相信特斯拉的空調製冷效率會打折扣。說到這,誰還說電動車是絕對不需要進氣格柵的呢?

上汽設計師拿特斯拉開涮:誰說電動車就不需要進氣格柵了?

然後我們又回到了邵景峰先生提出的這個設計觀點,對於電動車來說,進氣格柵所起到進氣冷卻作用是不可忽視的。但我們也知道,空調系統散熱是可以通過外觀上其它局部的進氣設計來實現,就電動車的整體散熱需求來說,其實真的用不到一張“大嘴”,“櫻桃小嘴”就可以了。

那麼為什麼邵景峰(上汽設計團隊)在設計榮威MARVEL X這款純電動超跑SUV時還要保留進氣格柵的設計呢?這牽扯到辨識效率以及品牌向上的這兩個方面。

上汽設計師拿特斯拉開涮:誰說電動車就不需要進氣格柵了?

曾經在網上,我看到過一組特斯拉Model 3換標合成圖,意思就是在Model 3上的“蒙臉”處P上各大汽車品牌的中網,效果令人意外。單就前臉而言,Model 3換臉之後竟毫無違和感。

上汽設計師拿特斯拉開涮:誰說電動車就不需要進氣格柵了?

這恰恰說明一個問題:格柵/中網在品牌辨識方面極為重要,沒有格柵就意味無法傳遞出品牌特色,不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

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有著百年積澱的豪華品牌在設計概念車/電動車時不敢冒然取消中網設計的原因,一張極富辨識度的前臉正是品牌根基所在。

上汽設計師拿特斯拉開涮:誰說電動車就不需要進氣格柵了?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榮威MARVEL X作為一款純電動SUV非但沒有取消中網,還進一步加強了家族化的設計特徵。在大面積的橫向鍍鉻裝飾周圍,品牌還首次加入了“光弧格柵”概念。用LED燈帶勾勒出前臉造型輪廓,並沒有LED前大燈相連,增強了整體感。

上汽設計師拿特斯拉開涮:誰說電動車就不需要進氣格柵了?

綜上,邵景峰先生之觀點雖然毒辣,但背後不缺思考。作為自主品牌盲目跟風不可取,產品的設計開發應考慮品牌和產品的定位。

各位看官覺得上汽榮威MARVEL X的大嘴好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