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改名獨行俠,原來球隊譯名背後有這般奧妙

小牛改名獨行俠,原來球隊譯名背後有這般奧妙

2018年1月5日,NBA達拉斯小牛隊正式將中文譯名更改為“獨行俠”

北京時間2018年1月4日,在與衛冕冠軍金州勇士隊的比賽中場,達拉斯小牛隊舉行了球隊官方中文名的更名儀式。此前球隊已透露球隊將改變在中國球迷中耳熟能詳的中文隊名——“小牛”,並先後發佈了“獨行俠”、“烈駒”、“狂馬”三個名字供球迷投票選擇。最終,“獨行俠”勝出,成為了這支藍白軍團新的中文譯名。

有趣的是,在這場比賽中,達拉斯“小牛”隊以61—67的6分之差落後於強大的勇士隊,而在半場宣佈改名之後,“新生”球隊“獨行俠”居然61—58“反勝”了衛冕冠軍3分。有網友球迷笑稱道,這是“新軍”的“開門首勝”。

小牛改名獨行俠,原來球隊譯名背後有這般奧妙

球迷寄予厚望的新秀丹尼斯.史密斯

說到NBA球隊的中文譯名,其中不乏有“太陽(suns)、爵士(jazz)、公牛(bulls)、魔術(magic)”這類沒有爭議的詞典式直譯,也有“凱爾特人(Celtics)、籃網(nets)、馬刺(spurs)、火箭(rockets)"這樣的意譯——當然,也有如"開拓者(trail blazers)"為代表的精妙的轉譯和“尼克斯(knicks)”這種不明實義的“粗暴”音譯。

NBA球隊的中文譯名早在上世紀80年代,國內的電視臺獲得轉播權時期,由於當時NBA還沒有意識到中國這片廣闊的市場的重要性,全球化戰略也沒有開始進行,因此球隊名稱多由轉播員在解說時的脫口而出而傳播開來。等到了21世紀,各支球隊想要為自己取一個官方中文名時,才發現球迷口中的印象譯名早已根深蒂固,不太好改了。

小牛改名獨行俠,原來球隊譯名背後有這般奧妙

“好的,達拉斯小牛”還不習慣的球迷們在改名後的調侃

仔細琢磨,湖人(lakers)的隊名似乎有洛杉磯的地理環境因素,76人(76ers)乃所在地費城在美國革命史上的重要歷史意義事件而定名,奇才(wizards)遠不如港臺譯名“巫師”那樣準確透徹,步行者(pacers,港臺譯名遛馬)就更讓人摸不著頭腦了。

總而言之,以NBA球隊為例的體育球隊的官方中文名似乎早在它們遠渡重洋,傳入中國球迷的耳中就已經被解說員們的“無心之語”而定型了。現在,各球隊在高關注度和極大的盈利背景下,漸漸認識到中國市場這片沃土,品牌意識的覺醒也讓球隊高管有了想要為自家球隊確定一個更加清楚地展現球隊精神風貌的中文譯名的想法,這才有了獨行俠隊的改名。只是,想要讓球迷們改變多年的刻板印象,接受新鮮出爐的譯名,只怕還需要一段時間,球隊也還需要多花些心思來推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