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脣形學發音 非洲女生表演蘇州評彈網上走紅

對唇形學發音 非洲女生表演蘇州評彈網上走紅

諾貝拉與嬌嬌登臺演出蘇州評彈

“真是天降神農佑蒼生,從此後神農便是小哥名。”操著一口相當純正的蘇州話、手法熟練地彈三絃琴,如果閉上眼睛,你可能猜不出這段蘇州評彈曲出自一個來自非洲國家喀麥隆的女生之口。近日,在中國留學的喀麥隆女生諾貝拉首次在上海登臺表演蘇州評彈。她的評彈老師、國家一級演員周紅說,諾貝拉僅僅用了兩個月,就從零開始學會了一段評彈。諾貝拉表示,她的父親聽說女兒學到了中國評彈後,非常開心,“爸爸說我回去要給他當老師教評彈。”

非洲女生演評彈 網友直呼“真厲害”

近日,一段蘇州評彈表演的視頻在微博上熱傳:兩個女孩子穿著旗袍,分別抱著琵琶和三絃琴坐在椅子上,操著一口蘇州話,彈唱蘇州的傳統評彈。讓很多網友驚訝的是,兩個女孩中的一人是來自非洲喀麥隆的留學生諾貝拉。

有網友評論:“真厲害,這個非洲小姐姐可以的。”瞭解到,視頻拍攝於5月20日,當天諾貝拉和12歲的中國女孩嬌嬌一起,在劇院裡演出了蘇州評彈《神農頌》。諾貝拉回憶,20日是她在觀眾面前登臺表演蘇州評彈的第二天:“我一上臺,臺下就傳來一陣‘啊’的聲音。”

從零開始學蘇州話 看著唇形學發音

諾貝拉今年21歲,2015年來到中國,目前是上海理工大學通信工程系的大二學生。她曾跟父親學過吉他和鋼琴,但在半年前,她還完全沒有聽說過“評彈”這個詞。

諾貝拉的評彈老師、國家一級演員周紅說,她在春節的一次演出中第一次見到諾貝拉,“當時我覺得她唱得很不錯,有天賦,就問她想不想學學評彈。她不知道評彈是什麼,但還是同意了。”

樂器是第一道難關,諾貝拉從零開始,學習中國的三絃琴。但最難的還是語言,蘇州評彈講究彈唱結合。“評彈用的是蘇州話,諾貝拉的普通話很不錯,但學蘇州話不容易。她聽我的發音,看我的嘴唇形狀,一個字一個字地學會了唱很標準的蘇州話。”

上臺表演沒犯錯 仍檢討坐姿不好

5月28日,諾貝拉將和嬌嬌一起,參加上海最高級別的業餘曲藝比賽。周紅考慮到比賽的壓力,決定讓諾貝拉提前登臺演出。5月19日是諾貝拉首次登臺亮相,當天在劇場觀看演出的陳先生:“我真是驚呆了,完全沒想到一個非洲小姑娘能把蘇州評彈的味道唱得那麼好。”

“我覺得諾貝拉表演很完美了,她下臺後還是跟我檢討,覺得她的坐姿不好看,準備回去再好好練。”周紅說,諾貝拉就是憑著這股勁兒,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水平就超過了一些中國演員。

對話

留學生諾貝拉:回國要教爸爸學評彈

問:你是怎麼接觸到蘇州評彈的?

諾貝拉:我2015年來到中國,從那時候開始學中文,今年春節的時候,我參加了一個文藝晚會的演出,當時就見到了周老師。她問我要不要跟著她學習蘇州評彈,當時還讓我試著唱了一些。她告訴我蘇州評彈是中國一種講故事的表演,用樂器演奏音樂的同時,把故事講好。

問:你很喜歡評彈嗎?

諾貝拉:幾個月的接觸下來,我現在很喜歡評彈,很想聽評彈。我以前洗澡的時候會唱歌,現在無論是洗澡還是上下學路上,都會聽著《神農頌》的錄音,小聲哼著唱。我還會主動找周老師,問她要評彈的錄音和視頻,去練習評彈。

問:學評彈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問:學評彈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諾貝拉:我唱的是《神農頌》,也就是講神農的故事,我記得神農嘗百草,最終不幸吃了斷腸草,臨死前並不在意自己,而是提醒其他人,不要吃這種草,中國文化中“捨己為人”的精神讓我很感動。

我之前告訴我爸爸,我在中國學了新的樂器,還有評彈。他喜歡音樂,從小教我樂器,聽到這話他非常開心,說等我回國,一定要教他三絃琴和評彈。

問:今後在評彈表演上有什麼打算麼?

諾貝拉:先準備28日的比賽,我想贏,但不論贏還是輸,我都會堅持下去。我已經跟老師說了,我想繼續學習評彈,這已經是我的一個興趣了。

注:本文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