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波羅的海欺負俄羅斯 普京只好“策反”特朗普的好兄弟 軍情+

波羅的海被俄羅斯及多個歐洲國家所環抱,地緣角逐從未停止。目前美國已經將與俄羅斯接壤的波羅的海三國,即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變成了遏制俄羅斯的前沿陣地,波羅的海三國領導人上個月還一起造訪了白宮,呼籲特朗普施以更多軍事保護。

長久以來,俄羅斯將波羅的海視為俄美的潛在衝突區。不過最近一條橫跨波羅的海的海底天然氣管線引發了北約小夥伴間的不愉快。近期,德國與俄羅斯推進了北溪2號項目。須知,在今年4月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要求德國放棄對北溪2號項目的支持,否則將對歐洲展開貿易戰。有評論稱,北溪2號是一個商業項目,但卻牽扯著太多的非商業因素,在歐洲腹地波羅的海,俄美的對抗會如何發展?北約內部又是否依然團結呢?

對於波羅的海,為什麼俄羅斯方面會認為是俄美衝突的一個潛在方向?中央電視臺《防務新觀察》國際問題專家葉海林認為,“潛在”這個關鍵詞值得關注,它傳遞出俄美在波羅的海的衝突現在還沒那麼尖銳。而潛在方向還是個比較客氣的說法,但是並不等於這個地方真的就是一個風平浪靜的狀態。實際上,大家都是在為日後的衝突做準備,而俄羅斯方面強調這一點,恰恰是因為俄羅斯在這方面的力量是最薄弱的,它的整個地緣態勢也是最不利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美國進一步擠壓俄羅斯,俄羅斯必須採取非常規的反擊態勢,就會造成整個形勢空前緊張,所以一個現在看起來寧靜的地方很可能在未來會成為博弈最激烈的地方。

從軍事實力來看,在波羅的海俄羅斯的波羅的海艦隊有300多年的歷史,可謂老牌艦隊,而美國軍艦的身影在這個地方則幾乎看不見蹤影,這又是一種什麼樣的爭奪呢?葉海林指出,對於美國來說,在該區域主要依靠的是北約反潛力量,靠的是德國、瑞典這樣的國家幫助美國去完成對俄羅斯的封鎖。因為俄羅斯現在的波羅的海艦隊已經沒有控制波羅的海制海權的可能性,波羅的海艦隊跟俄羅斯其他所有艦隊一樣面臨嚴重的艦齡老化的問題,它現在手裡的王牌就是靠潛艇。但是波羅的海的海況非常複雜,而且波羅的海周邊有很多美國的盟國,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想從波羅的海潛出到大西洋去其實是非常困難的。而從地緣來看,整個區域對於大西洋國家來說非常有利,因為它可以把這些國家從北海到波羅的海全堵在家門口。當年德國海軍最強大的時候也是北海艦隊,也是在這個方向,但是照樣打不出去。俄羅斯現在很清楚,在波羅的海它主要是要把北約儘量往外趕一趕,所以它要表現出一種極強的鬥志。其表現形式就是一定要在空中跟你鬥到底,在海上要不斷給你製造麻煩,但是其實就是往外推,因為俄羅斯在地利上已經非常吃虧了,蘇聯解體後,它在這個地方只保留了一個加里寧格勒。加里寧格勒作為一個孤懸海外的要塞是不太能發揮波羅的海整個俄羅斯的一個前進基地的。那麼作為一個據點它能夠守住,更重要的是它後邊對它至關重要的聖彼得堡,而聖彼得堡現在已經是一個無防禦狀態了,因為所有的緩衝地帶基本上都已經西化了。所以俄羅斯在波羅的海應該說這個防禦戰是比較困難的。

為了轉化這種不利局面,俄試圖借“天然氣戰略”籠絡歐洲。國際問題專家滕建群認為,石油天然氣歷來都是一種戰略物資。對於有關國家的合作來說,如果能簽署石油天然氣的合作大單的話,不單單是一個能源的問題,更多是兩個國家在戰略層面的合作。那麼這一次“北溪2號”是在“北溪1號”基礎上繼續加大對歐洲輸入天然氣的這種量。這個跟當前局勢有很大的關係。眾所周知,美國現在一方面對歐洲施加一定影響力,但是另外一方面它又著急獨來獨往,特朗普不斷“退群”讓默克爾感到非常難受,那麼默克爾現在也希望能夠緩和跟俄羅斯之間的關係,不管是能源還是地緣政治,還是歐洲的安全,畢竟從安全角度來說的話,歐洲特別是東歐地區出現任何風吹草動都對各國構成影響。而德國現在又是歐洲的一個經濟發展龍頭老大,比如爭奪波羅的海,它不單單是一個海上較量問題,水下也有、空中也有、陸上也有。再比如加里寧格勒,現在俄羅斯把“伊斯坎德爾”導彈部署到加里寧格勒之後,如果量一下距離的話,500公里正好罩著德國首都,那德國人怎麼會睡得踏實呢?而這些對於美國來說就無所謂了。美國現在不斷地在波羅的海沿海幾個國家和北約成員國搞軍事演習,就貼著俄羅斯的西部邊境地區進行大規模的陸上演習,實際上爭奪波羅的海不單單是海上爭奪,不單單是幾艘潛艇對艦艇的問題,表面看爭奪三海,其實是陸上配合,還有空中一體化建設進程等方面都在跟進。(文/劉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