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日本動漫裡「錯的不是我,是世界」的世界觀?

sgill-理

講道理,“對與錯”究竟在誰手裡,我們誰又說的明白呢?

更何況就如現在很多人都已經學會了說的那樣,我們也比早前更習慣問自己和他人這樣一個問題了——世界上哪裡有絕對的對和絕對的錯呢——不是嗎?

在“錯的不是我,是世界”這個表述中,大體可能包含兩種差別較大的情形。

第一種情形,確實從某種意義上給予我們一定的啟發性,那就是“以人數的絕對多寡來判斷事物的對錯的狀態值得質疑”,就如同我們常聽的其他一些“真理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平庸是多數”“沒有變異就沒有沒有進化”一樣,我們假設一組相對的“對錯”存在的話,那麼處於少數的“我”是對的,而處於多數的“世界”是錯的,這種可能性不是不存在的,在很多亟待變革的大環境下,確實可能會讓我們看到“世界破落,英雄顯目”的狀況,但我想,從寬容的角度而言,世界本就是包含“我”在內的,因此既然世界容納了一個“正確”的“我”在其中,那麼恐怕呼吸著這個世界上的空氣的你,也不必與之過於劃清界限吧。

第二種情形,世界本沒有錯,只是“讓我不痛快了”,因此“世界就錯了”,在現實世界中,其實不是不存在這樣思想的原型,甚至可以說處處可見,你可以看到很多人每每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將責任推卸到外界,以此避免面對自身的不足。縱使不說旁人,恐怕每個人在自己身上也時不時會發現這種傾向,動漫中的“錯的不是我,是世界”,其實也只是這種思想的一種誇張化顯現而已。

文:JOJO


橙心社

~

關於題主說的這個話題,具體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我已經不太記得了。只不過好像在叛逆的魯魯修當中,似乎印象比較深刻。對於這部動漫 我個人沒有什麼好惡,所以不做評價。只是單純就這句話本身而言,感覺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被普遍運用到許多動漫當中的。

~

站在我個人的角度分析,這句話出現的背景是為了迎合 現在日本青少年的一種普遍心情,眾所周知,日本的經濟在失落的20年以後,進入到了一種很尷尬的狀態。這種尷尬在於經濟發展停滯,人口老齡化加劇,使得年輕人進入社會 以後很難再得到以前日本高速發展時期的待遇,在這種情況下日本的年輕人普遍產生了一種非常強烈的悲觀意識和厭世情結。他們普遍接受不了自己的現狀,卻又無力去改變,因此只得把一切的責任拋給社會,甚至於拋給了老一代。而這句話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引發了部分青少年的一種共鳴,所以很快就流傳開了。

~

日本的動漫實際上在十年前就已經開始走向下坡路,我個人的態度是輕小說的逐漸繁榮正好代表了日本動漫的慢慢滑落。這並不是代表我對輕小說有什麼偏見,而是輕小說的性質本身就帶有輕鬆.簡單.容易接受的特點。本身這種特點並沒有好壞之分,但在日本日漸滑落的二次元市場之中,輕小說成為了一個難得的 掘金 點。因此快速吸引年輕讀者的邏輯導向之下,這種類似於世界辜負了我的思考方式,能夠極快地獲得這些年輕人的共鳴,因此就被廣泛的使用了。

~

最後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來說,一個人是否成長 或者說成熟,一個明顯的判斷 就是他是否能夠正確的融入社會。真理是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那往往是針對認知方面的問題,比如說前沿科技,比如說宇宙科學,但絕不代表社會 常識。說到底,如果一個成年人 在經過了社會的洗禮之後,還會說出“錯的不是我,是 世界”,那結果也很簡單,你不認可 世界,又不能改變世界,那就只會被世界 否定掉,排斥掉。

這句話或許是日本青少年 對於絕望的未來的吶喊,然而如果沉迷在這種吶喊之中,不知道去開拓道路,就如同魯迅說的,他也就會在吶喊中死去。

~

一家之 言,不喜勿噴。


伏桀

“都是時臣的錯”“都是時臣的錯”“都是時臣的錯”重要的事說三遍。

俄羅斯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罪與罰》有這麼段思想“能改變周圍與世界的人,即偉人,聖人或者像夜月神的那種人,他們就不必拘泥於世俗的規則與世界的規則,同時也不能用世俗的規則來衡量他們的行為,理解他們的思想”大概意思就是這樣,具體在哪看的,我也忘了,如果這不夠具體,我就舉個具體點的例子:如果馬雲,當年被快餐店招去了,儘可能的融入於這個社會這個體制,那麼他可能會是個出色的店長,但絕不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有著改變世界能力的人,他們要做的不是融入這個世界,而是改變這個世界,在比如“史蒂夫喬布斯”如果當年他沒有堅持他的思想與理念,蘋果手機,就不會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手機之一了。世界上並沒有對與錯的概念,只有少數服從多數,為大多數人的利益著想。

一個只能上九個人的電梯,卻上了十個人,那麼自然會有一個人出去,那麼出去的那個人會怎麼做,自然是,把那九個人都殺了,這便是罪與罰的定義,你的選擇,你的思想,不必顧忌他人,因為你覺得你做的事是對的,你便並不愧疚,你的良心也不會受到譴責,因為你是正確的,不正確的則是他們,你的行為與定義並不遵守大多數,能唯一衡量你行為的,只有你自己,這便是王者的孤獨,聖人的煩惱,因為他們不可能有知音。

“罪與罰”的思想,在大多數的文學作品都有應用,但是很多人都並沒有讀過《罪與罰》的原著,很多人甚至連“陀思妥耶夫斯基”是誰都不知道,但是他的文學形式卻源遠流長,原因很簡單,每個人都有一顆自由的心,但卻沒有勇氣,被社會的條條框框束縛,所以,他們創造了一個完美的替代品,可以改變世界,改變周圍,不會被條條框框所束縛的人們。


黑鼠鼠

另外這也是一個梗在《schooldays》裡女主就叫西園寺 世界 男主犯下錯誤推卸責任就說出這句一語雙關的名句:錯的不是我,是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