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學生平時作業、背誦、聽寫都會,但是每次考試成績都不好,該怎麼辦?

榮林186


七年級學生平時作業、背誦、聽寫都會,但是每次考試成績都不好,相信這科考不好應該是語文吧,因為到了七年級,語文基礎知識,也就是需要背誦和聽寫的內容僅佔20%左右,其中語文基礎知識與運用佔12分左右,古詩文中需要背誦的內容的考查佔8分左右。其它100分全部來自閱讀理解和作文。因此,七年級學生語文僅靠練習基礎知識是得不到高分的,必須在閱讀理解和作文上狠下功夫。

一、七年級現代文閱讀與小學現代文閱讀考點上的不同以及解題要點。

七年級作為小升初後的關鍵一年,現代文閱讀理解主要集中在記敘文,考點相對於六年級難度有很大提高,主要體現在:

1、考查的能力依然以篩選信息的能力和鑑賞分析理解的能力為主,但篩選信息並不那麼一目瞭然,需要對文中答案信息進一步整理、綜合才能得出全面準確的答案。

2、文章的主旨也更加有深度,所選記敘文閱讀多出自名家名篇,很多情感思想遠超七年級學生的認識範圍。

3、鑑賞、分析、理解能力的考查從修辭手法拓展到結構安排的寫作技巧等等,另外通過對人物描寫和人物事件分析人物形象,通過文章語言特色來分析文章寫作特色等更具有深度。

因此,到了七年級,語文記敘文閱讀理解一定要整體感知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後再思考為了突出這一中心主旨,作者是怎樣選材,怎樣組織語言的,在答題時,不可斷章取義,更不可脫離文章的主旨而談文章的寫作技巧。

二、現代文閱讀理解篩選信息類題解題技巧

1、概括文章內容,提煉文章中心思想

一件事的要寫出事件的六要素。

多件事的要看突出了事件的核心是什麼,即主人公做了什麼事,表現了主人公什麼樣的性格、思想品質和精神面貌等。如下圖所示:

2、分析人物形象類題,一方面要看運用了哪些描寫,從人物的言行舉止中去分析人物性格特點。另一方面通過人物所做的事和做事時的表現來分析人物性格特點。通常這類題篩選信息和審美鑑賞聯合來考,要篩選出文中概括人物形象的詞語,再結合文章所用的描寫與所選的事件來分析。如下圖所示:

三、審美鑑賞類考題,主要考查:

1、記敘方式,如運用了哪種描寫有什麼作用?主要考查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側面描寫等。答題模板和經典例題如下圖所示:

2、重點詞語或句子的含義及表達效果類題。

此類題同樣需要結合對文中答案信息的篩選,弄清該重點詞語或句子在文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由淺入深分析出作者煉詞造句上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如下圖所示:

3、從整體結構上分析文章的重點句段的表達效果,主要包括文首、文尾、過渡句段、重點點題句段等的作用分析。

此類題,一定要記住答題要點,然後再結合文章所涉及的要點進行具體分析。

4、對標題特色的分析,和重點句段的分析一樣,要從多個角度去考慮它的語言特點、結構特色以及與主題的聯繫。要做到答題時寧可多答一點,不少答一點。

四、七年級作文的寫作要點

初中作文要求內容豐富,感情真摯,中心突出、結構嚴謹……

1、內容豐富是指寫人要將人物刻畫得有血有肉,活靈活現,且性格特點鮮明突出。而記事就要把事情寫得具體生動,有強烈的畫面感。

2、感情真摯,是指運用一系列的寫作手法,將人物感情自然而然的烘托出來。達到真摯而充沛的效果。不虛情假意,不矯揉造作。

3、中心突出,是指全文能圍繞一箇中心來組材,並通過材料的詳略安排,將文章所要表現的中心思想突出出來,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4、結構嚴謹,是指文章結構安排詳略得當、前有伏筆,後有照應,首尾文氣貫通。在安排文章結構時要有清晰的線索,必要時運用中心句,過渡句或小標題的方法來提高文章結構的嚴謹性。

總之,上了初中,語文僅憑死記硬背是得不了高分的,還要從做題不斷的思考解題技巧,並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深度和情感的敏銳度,從而提高對文章的感悟能力和對寫作的語言的表達能力等,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語文成績。

同學們,你們明白了嗎,順著這個方向趕緊來練練吧!小徐老師期待大家的關注轉發,謝謝大家的支持!


指尖教育帝國


我來說說英語吧。平時英語的單詞,句型反覆出現在課文中,都是要求背誦的。背誦下來也不難。所以,背誦了單詞,句型並不能保證你在考試中拿高分。因為這只是基礎,是學習的開始。

你還要會用才可以。會用的前提是妮真正的掌握了這一個知識點或者句型。舉個例子,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和名詞性物主代詞,你背過了,會默寫了。考試的時候人家不回讓你默寫,是填空題或者選擇。你就出錯了。原因是,你沒有學透知識。

This book is mine.

My book is this .

Our teacher is tall and strong.

The red bike is hers.

二,背了單詞,句型這些基礎知識還不夠,你還需要進行深加工。做題。簡單的課後題,同步習題,難點的單元測試題,期中,期末試題。

題型上選擇,填空,閱讀,從不同題型上來實用感受同一知識點。最後就是造句,使用學到的句型,單詞自己來造句。

三任何科目的學習都有一些基本概念需要背誦,理解,這是必備的是基礎。然後理解概念,通過做題來使用背誦的知識,最後才能吃透,消化掉這些知識,真正掌握。考試的時候,分數自然可觀。

加油!學習從來沒有捷徑可以走。堅持學下去才是硬道理。


肖老師英語課堂


很多學生反映自己有這個問題。這樣的學生的優勢在哪裡?怎麼改進?

優勢在於:

♛記憶力很好,聰明;因為有一些學生是背不下來的,無論是英語單詞,還是語文課文。我以前就不愛背,課文都背不下來,只是理科成績好。

♛學習態度比較端正;作業做了並且會做,很好的,強於多數人。

孩子的問題應該是性子比較浮躁(聰明人大多都這樣)、背完就拋之腦後了,練習量小。

怎麼改進讓考試成績跟上來?

第一、多訓練,鞏固知識點。家長可以買些數學、英語資料讓孩子做,督促孩子對好答案。能鞏固課本,同時見識更多的題型,平時練習題畢竟是最基礎的,也是給孩子點壓力。補課就免了吧。

第二、多陪孩子閱讀。閱讀能讓人的心沉靜下來,也能培養語感,提升語文能力。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朗讀、閱讀、互相講故事等。

其實,以上也能讓孩子變得更自信,自信的學生上課積極性更高,思維更活躍,能緊跟老師的步伐,當然,有利於成績。

我作為老師,對這樣的學生就是多提問,時刻提醒,讓他自己瞭解自己到底有沒有掌握知識點和各種題型的答法,讓他不要掉以輕心或者自以為是。


語文之家


這是典型的“知識-能力轉化障礙症”。

這樣的問題在小學還不是很明顯,因為在小學或中學低年級的考試中,還是基礎知識佔較大比重,反映在具體的學生身上,就是隻要平時努力學習,成績一定會很出色。但是這種狀況隨著中學年級的升高,會發生變化的。部分學生,尤其是老師佈置什麼就做什麼的學生,儘管還是同樣努力,但是在考試中發現,“學的知識不考”“考的看著都見過,就是不會做”。這種現象的出現,說明原來非常有效的“老方法”已經不適應高年級的“注重能力”和“知識轉化”的考試模式了。

七年級是個分水嶺,是逐漸脫離小學學習模式,接近中考考試模式的階段。學生的日常作業、背誦和聽寫之類,都是用來檢測“基礎知識”的,但是僅僅滿足這方面的完成,只能在考試中得到“注重基礎”類型試題的分數,在回答“注重能力”的題目時就顯得力不從心,因此成績不理想。而“注重能力”的題目的比例越來越大,因此到了八年級、九年級會越來越吃力,中考成績也不會很理想。因此,需要轉變這種狀況。

做個比喻,作業、背誦和聽寫相當於蜜蜂採的花粉,而考試需要的是蜂蜜,“知識—能力轉化”就是釀蜜的過程。

轉化的過程需要的是孩子心態的調整、學習方法的優化和以訓練為主的實戰轉化。一是讓孩子不要滿足於老師佈置的作業,要多想想這些作業(包括背誦和聽寫)的目的是什麼,通過分析試卷上的題目,讓孩子看到每個題目是考的平時哪個知識點,是如何運用的。二是在學習時,多注重解題的過程,多注重解題思路的梳理,不要僅僅將注意力集中在“考的什麼知識點”上。三是多訓練,知識轉化成能力是需要載體的,最直接的載體就是練習題。脫離實戰的轉化是紙上談兵,是過於抽象的。選擇高質量的試題,認真做題,多揣摩解題方法和出題人的思路,是最直觀的提升能力的途徑。

最後,祝孩子的學習取得進步。


Hello翻譯官


首先你說的背下了課文,我們來拿英語作個例子。你所指的背下了課文是個怎麼樣的程度?是吞吞吐吐的背下,是要去靠慢慢回憶背下,還是脫口而出英語書上的內容連想都不用想。如果背英語書做到了脫口而出書本上所有的內容,成績是不可能差的。當你的小孩可以脫口而出英語書時,再針對小孩有些不理解的單詞,句子進行講解,成績是一定可以達到優秀的。而如果只是完成任務式的背下課文,成績是不可能好的,因為他馬上就會忘記所背的課文,只是走了一個過場。千萬要記得你要了解你所說的背誦是真的脫口而出的背誦,全部記住了還是偽背誦,只是當時記住了,過後馬上就忘了。其次我們要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測試練習,可以買一些相關的試卷,練習題來鞏固所學的知識,查漏補缺,也可以對所學的內容進行模擬測驗。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小孩子所學知識,而且也可以鍛鍊小孩子考試的心理素質。因為小孩子考試肯定會比平時學習緊張,心理緊張也會影響考試發揮的。


螞蟻英語


我個人覺得如果說孩子平時表現很好,但是一到考試就掉鏈子的話,那可能是心態的問題,嗯,孩子的基礎知識應該還是蠻紮實的吧,只是說他可能過於緊張導致嗯,出現了那種馬虎性的錯誤,或者是說在哪一個關鍵地方失了分。因為如果是每次都這個樣子的話,那可能就是孩子平時嗯,他的學習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孩子的心理我感覺家長需要適當的去參與一下,因為她一到考試就掉鏈子,說明他很在乎考試或者是說對於考試過於重視,太過於在乎分數或者是說家長給了他什麼壓力,然後呢,讓他過於的緊張,然後發揮失常。你遇到這種情況的家長也不必過度擔心,但是我覺得還是應該適當的干預一下,畢竟厄在我們國家雖然說教育體制在不斷的改革,但是還是以考試定天下的。首先要調整他的心態啊,也就是調整孩子自己對待考試的態度啊,不用過於緊張啊,正常的發揮就好,也不要太過於在於在乎分數。如果說過於在於分數過於重視這個考試的成績的話,可能家長不覺得或者是孩子心理已經形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首先讓小孩呢,要學會放鬆啊,然後要正確的看待這個啊,考試是一種檢測自己的一個措施啊,看你自己的掌握程度讓自己變得更好,出錯了以後下次呢,要進行改正就會越來越好,首先一定要改正他這個態度,讓她放輕鬆啊,放一種輕鬆的心態去對待考試如果說他的平時不錯的話,那他如果心態調整好的話的話,相信考試也是會,發揮得很好的。


多麗的繽紛世界


平時會和考試區別很大。

平時的會,是在老師引導之下去理解,時間上也沒有考試嚴格。

到了考試就不一樣了,要求你獨立思考,並且有時間限制,如果平時舉一反三和獨立思考能力不足,考試的時候就會出現看著題很熟悉,但是一做就容易出錯。

建議:每天有針對性的做練習題,給自己限定時間,作業當成考試,給自己壓力,經過兩個月到一學期,就會有很大改善了。

希望我的回答讓你滿意!


清北學霸經驗總結



劉邁3


關於這個話題我想問各位家長孩子是理解性的背記還是死記硬背,這個很重要。

現在的考試跟我們那個年代的考試模式發生了根本變化,主要是閱讀理解性的題目多了,題目的拓展性很強。

首先讓孩子知道這篇課文講的是什麼,中心思想是什麼,這樣理解性的背記就能在考試中很好的應用。如果是死記硬背,那麼題目的變換讓孩子無從著手。

有的家長會說昨天晚上我給孩子聽寫了,也背了怎麼第二天考試成績不理想,這個就要問孩子是否真弄懂了學會了還是一知半解,如果是是懂非懂,那麼就是不懂,一定讓孩子舉一反三的學通弄懂,這樣就不會發生學會了而考試不理想的現象。


雪狼138810914


這也是學生中的一種通病,在語文學習中,背誦、聽寫不存在什麼問題,可是考試就是成績不好,究其原因是閱讀、寫作太差了,在百分制試卷中這兩塊佔百分制八十,學生悟性、能力的高下在這裡見分曉。建議孩子養成愛看書、多看書的好習慣,一旦有廣博的知識面,閱讀、寫作就易如反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