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作者丨Яна

来源丨公共食谈(ID:ggst01)

全文共2124字丨阅读需5分钟

作为一款并非保健食品,更不是药品的“罐头食品”,厦门燕之屋生物工程发展有限公司(下称“燕之屋”)的即食碗燕广告却传递给消费者能够“美容养颜”“长寿”的错觉,频频被质疑为虚假宣传。加上“碗燕97%以上的成分是糖水”“营养价值不如牛奶和鸡蛋”的质疑,燕之屋已深陷舆论风波。

燕之屋执行董事兼CEO李有泉还表示,即食燕窝一碗才卖458元,简直就是“公益企业”。

“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多方“狙击”舆论质疑

“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3月下旬,《消费者报道》发布《即食冰糖燕窝对比测试:燕之屋、同仁堂(600085,股吧)、康富来97%以上的成分是糖水?》的测评,引发消费者和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媒体及公众对于即食燕窝的配比产生的疑问,加上此前多名营养专家对于燕窝作用的质疑,引发了针对燕窝的新一轮舆论风暴。

为此,以燕之屋为代表的碗燕头部品牌,开启了一轮舆论“狙击战”。

“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同时,网上还涌现了不少疑似软文的宣传稿,大谈吃燕窝的好处。然而事实上,目前在营养界,普遍认为均衡膳食、充足睡眠才是美容养颜的最佳方式。此前范志红、钟凯、顾中一等知名专家,都公开表示过对燕窝美容、养颜“不支持”的态度。

“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嗯???其实只作为“零食”,吃点正规厂家的燕窝无非就是浪费点钱。但是,这种只吃两勺燕窝就能保障孕妇和胎儿营养的鬼话,实在骇人听闻。无论是哪一版本的膳食指南,哪位知名的营养专家,都是建议食物多样化,且不说燕窝有多少营养价值,再有营养也不能只靠一种东西活啊!即使前面罗列的“科研成果”再多,加上这句话这篇软文就整段垮掉了,怕不是高级黑吧?

更可怕的是,食谈君在市场总局官网查询了相关数据,却并未查找到燕之屋即食燕窝拥有药品、保健食品批号,甚至并未查到任何一款品名中带有“即食燕窝”字样的保健食品,药品更是没有一款品名中带有“燕窝”二字。而燕之屋碗燕的生产许可证上,写明生产产品为饮料、罐头。

“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一碗燕窝458的“慈善”企业

“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有趣的是,对于燕之屋广告中“美容养颜”等说法,燕之屋方面却表示并非公司的主观表达。

李有泉表示,燕之屋的广告从没直接说有什么功效,不存在消费欺诈。“如果消费者通过广告有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我们也不能左右他们”。

至于燕之屋代言人刘嘉玲广告词“我10年坚持吃燕之屋,每天一碗”、“我的保养秘诀:每天一碗燕窝”的表达,则是其“个人行为”。燕之屋副总经理翁慧贞对媒体表示:“刘嘉玲‘每天吃一碗’的这个说法,是她在代言时自己说的,不是合同中约定的。”这说法似乎与某药酒“经销商有广告违法行为”的说法非常类似。

那么想必,其官方旗舰店中“和女神刘嘉玲一起解开,燕窝养生的不老秘密”的宣传语,也是经销商自己的决定吧。

“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事实上,海量广告带动销量,是燕之屋的基本营销策略。财务数据显示,燕之屋的资产总额并不高,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资产总额分别为6659万元、7145万元和1.4亿元。

2017年燕之屋完成税收4000万,其利润率却只占整个销售收入的5%左右,以6.68亿的销售收入计,大概在4000万左右。大量费用被花在了广告宣传上。

执行董事兼CEO李有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2017年投入过亿的基础上,该公司2018年的广告投入将以15%的比率增长。而预计在5月17日举办的“同一首歌,爱在燕之屋群星演唱会”,将耗资超过1000万。届时,不仅将汇聚多名明星,还将有3000名燕之屋的客户去厦门观看演出,燕之屋承包了他们的吃住行。

“燕之屋”CEO:“一碗燕窝才卖458,简直是公益企业!”

正因广告花费巨大,不少人认为燕之屋一碗即食燕窝458元的售价虚高。对此,李有泉表现的相当委屈。

他认为,这个售价是最合理的。在他看来,每克进口干燕窝的原材料价格为20元左右,一碗售价458元/碗的即食碗燕,燕窝含量5.2克,而其他品牌的燕窝10克就可能要600元。因此他认为,燕之屋不仅是“良心企业”,甚至是个“公益企业。”

当然,燕窝行业中,不仅燕之屋一家企业面临质疑,还有不少非法燕窝、劣质燕窝、假冒燕窝更令人担忧。李有泉自己也表示,行业目前还有乱象,并为燕之屋作为行业龙头的“无奈背锅”感到忧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